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053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烟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铝电解槽槽膛内等量吸风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电解槽散发出大量烟气,烟气中含有的氟化物是铝厂主要的污染物之一。这些污染物通过电解车间天窗和烟气净化系统烟囱排空,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电解槽的集气烟道系统正是控制电解车间和净化系统氟化物排放指标的关键。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的铝电解槽集气烟道系统分上烟道与下烟道两种结构形式,由于烟道较长,且向一端排气,所以烟道往往存在端部冒烟、集气效率偏低和烟道阻力偏大等缺点。
[0004]下烟道结构无法维持槽膛内的负压均匀,使烟道系统的集气效果严重失衡,槽上局部出现冒烟冒料的现象,导致电解车间天窗的氟化物排放量超标;且大量烟气集中在槽膛内的下部通道,需要绕过多个打壳气缸和下料桶,导致气体流速过大和流通路径过长,烟道内易形成粉料堆积,增大了烟道阻力。上烟道结构的系统阻力小,集气效果较好,但不能对槽上部结构进行隔热保护,导致槽上部结构温度偏高,各零部件(如气缸、绝缘垫等)易老化,且由于结构复杂,使得槽上部各零部件安装和检修困难。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目的是实现槽膛内的均匀集气的目标,解决烟道堆料、槽上冒烟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集气下烟道分成2?10段分烟道,每段分烟道设独立的支烟管单独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集气下烟道内设清灰管。
[0007]集气下烟道分成5段分烟道时,在集气下烟道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烟管和第二支烟管,在集气下烟道内设有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四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排出,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的距离不同。
[0008]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烟管、第二支烟管、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
[0009]在集气下烟道上沿长度方向开集气孔。
[0010]集气下烟道分成3段分烟道时,在集气下烟道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烟管和第二支烟管,两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排出,两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烟管和第二支烟管。
[0011]集气下烟道分成3段分烟道时,在集气下烟道内设有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两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排出,两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
[0012]总排烟管分别通过主排烟管和侧排烟管与集气下烟道连接。
[0013]在侧排烟管上设有风量调节阀。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通过独立的多段下烟道集气,把烟气从槽膛内吸出通过独立的支烟管汇合于总排烟管,从而避免所有烟气在槽膛下部通道中流动,降低了烟道阻力;同时在下烟道内部安装清灰管,通过连接压缩空气定时清理烟道内的积灰,减少粉尘堆积对气流通道的阻塞。本实用新型在实现等量吸风、减小烟道阻力和提高集气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烟道结构,增大了槽上部的安装和检修空间,且由于挡板隔热的作用,避免了槽上部各零部件老化过快的问题。可有效降低烟道阻力,改善电解槽的集气效果,解决槽上冒烟问题;运用该实用新型还可对大修槽的上部烟道进行合理改造,能有效提高电解槽的密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传统铝电解槽的集气下烟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2的A-A剖示图。
[0019]图5是图2的B-B剖示图。
[0020]图6是图2的C-C剖示图。
[0021]图7是图2的D-D剖示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集气下烟道;2、总排烟管;3、主排烟管;4、侧排烟管;51、第一支烟管;52、第二支烟管;53、第三支烟管;54、第四支烟管;6、集气孔;7、风量调节阀;8、清灰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总排烟管2分别通过主排烟管3和侧排烟管4与集气下烟道I连接。在侧排烟管4上设有风量调节阀7。集气下烟道I分成2?10段分烟道,本实施例集气下烟道分成5段,分烟道每段分烟道设独立的支烟管单独集气,在集气下烟道I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烟管51和第二支烟管52,在集气下烟道I内设有第三支烟管53和第四支烟管54,四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2,集气下烟道I内设清灰管8。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2侧端部的距离不同。
[0029]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2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烟管51、第二支烟管52、第三支烟管53和第四支烟管54,在集气下烟道I上沿长度方向开集气孔6。那么烟气分别从第一支烟管51、第二支烟管52、第三支烟管53、第四支烟管54排出,剩余烟气直接进入侧排烟管4排出。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总排烟管2分别通过主排烟管3集气下烟道I连接。集气下烟道分成5段,分烟道每段分烟道设独立的支烟管单独集气,在集气下烟道I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烟管51和第二支烟管52,在集气下烟道I内设有第三支烟管53和第四支烟管54,四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2,集气下烟道I内设清灰管8。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2侧端部的距离不同。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2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烟管51、第二支烟管52、第三支烟管53和第四支烟管54,在集气下烟道I上沿长度方向开集气孔6。那么烟气分别从第一支烟管51、第二支烟管52、第三支烟管53、第四支烟管54排出,剩余烟气直接进入主排烟管3排出。
[0032]实施例3
[0033]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总排烟管2分别通过主排烟管3集气下烟道I连接。集气下烟道I分成3段分烟道,在集气下烟道I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烟管51和第二支烟管52,两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2排出,两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2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烟管51和第二支烟管52。那么剩余烟气分别从第一支烟管51、第二支烟管52和直接进入主排烟管3排出。
[0034]实施例4
[0035]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总排烟管2分别通过主排烟管3集气下烟道I连接。集气下烟道I分成3段分烟道,在集气下烟道I内设有第三支烟管53和第四支烟管54,两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2排出,两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2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支烟管53和第四支烟管54。那么剩余烟气分别从第三支烟管53、第四支烟管54和直接进入主排烟管3排出。
【主权项】
1.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气下烟道分成2?10段分烟道,每段分烟道设独立的支烟管单独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集气下烟道内设清灰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气下烟道分成5段分烟道时,在集气下烟道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烟管和第二支烟管,在集气下烟道内设有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四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排出,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的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烟管、第二支烟管、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集气下烟道上沿长度方向开集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气下烟道分成3段分烟道时,在集气下烟道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烟管和第二支烟管,两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排出,两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烟管和第二支烟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气下烟道分成3段分烟道时,在集气下烟道内设有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两个支烟管分别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排出,两个支烟管与总排烟管侧端部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支烟管和第四支烟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总排烟管分别通过主排烟管和侧排烟管与集气下烟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侧排烟管上设有风量调节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烟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铝电解槽槽膛内等量吸风的铝电解槽用多段独立式集气下烟道结构。集气下烟道分成2~10段分烟道,每段分烟道设独立的支烟管单独集气,汇合于总排烟管,集气下烟道内设清灰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通过独立的多段下烟道集气,把烟气从槽膛内吸出通过独立的支烟管汇合于总排烟管,从而避免所有烟气在槽膛下部通道中流动,降低了烟道阻力;可有效降低烟道阻力,改善电解槽的集气效果,解决槽上冒烟问题;运用该实用新型还可对大修槽的上部烟道进行合理改造,能有效提高电解槽的密闭效率。
【IPC分类】C25C3-22
【公开号】CN204570060
【申请号】CN201520246054
【发明人】王富强, 张国斌, 赵冰洋, 曹得志, 丁大勇, 李斌
【申请人】沈阳铝镁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