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减速摩擦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716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减速摩擦滚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摩擦式抽油机的专用和关键部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97217513.X公开了一种摩擦式抽油机,它与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相比,具有高效节能,调参方便等突出特点,几乎是其它类型抽油机不可比拟的。该机的缺点是传动路线较长由变向电机→联轴器→减速机→大联轴器→摩擦轮等组成,而且传动系轴线与抽油机的纵轴线垂直,因而造成整机重心偏离该机的纵轴线,使该机的稳定性下降和对地面的压力分布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摩擦式抽油机传动路线长和改善重心远离整机的纵轴线的缺点,提供一种内减速摩擦滚筒,即将减速器安置在摩擦轮内部,并将减速器的壳体作为动力输出件带动滚筒和摩擦轮转动,从而创造出摩擦式抽油机的一个崭新的关键部件。内减速摩擦滚筒,包括输入轴、支撑滚筒轴承、一齿差行星减速器、滚筒、摩擦轮,其特征在于一齿差行星减速器设置在摩擦轮的内部,输入轴通过空心轴连接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的外壳为旋转件,外壳与滚筒相固接,再通过散热片与摩擦轮相联。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将摩擦式抽油机传动系长度缩短40~50%,使之重心布置更趋于合理。减速器改为壳体输出,提高了轴的刚性,改善了啮合传动,加之抽油机的传动系中省去了大联轴器和一对轴承,可提高效率3~5%。
内减速摩擦滚筒中的减速器采用一齿差(或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由偏心轴输入,内齿圈(或针齿壳)输出带动滚筒转动,滚筒与摩擦轮间用散热片支撑和相联,为双层筒体结构,提高散热性能。内减速摩擦滚筒中的润滑油随滚筒一起转动,所以齿廓得到良好润滑,且带走齿廓啮合中生出的热量,从而提高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在摩擦滚筒的两侧还装有动力输出卷筒。
综上所述,内减速摩擦滚筒是摩擦抽油机的关键部件,具有速比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散热好、承载大和结构新等优点。


图1是内减速摩擦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输入轴1通过空心轴进入一齿差或少齿差行星减速4,其外壳为旋转件,并与滚筒10相固结成一体,滚筒支承在轴承3上。摩擦轮8通过散热片9与滚筒相联,摩擦轮的外表面与柔性带组成带、轮摩擦付,滚筒的两端装有动力输出卷筒2;另一结构是在摩擦轮8的外表面上装有特殊配方的橡胶块5,在其上开有半园绳槽,用螺栓7和压块6压紧橡胶块与一根(或多根)柔性绳组成绳轮摩擦付,此种结构适用于绳轮传动摩擦轮,带传动的摩擦轮外表面不用装胶块和压块。
权利要求1.一种内减速摩擦滚筒,包括输入轴、支撑滚筒轴承、一齿差行星减速器、滚筒、摩擦轮,其特征在于一齿差行星减速器设置在摩擦轮的内部,输入轴通过空心轴连接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的外壳为旋转件,外壳与滚筒相固接,再通过散热片与摩擦轮相联,滚筒支承在轴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减速摩擦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减速器为一齿差或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由偏心轴输入,内齿圈或针齿壳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减速摩擦滚筒,其特征在于摩擦轮与滚筒间由散热片相联,形成双层筒体滚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减速摩擦滚筒,其特征在于摩擦轮外表面设有楔形橡胶块,在其上开有半园绳槽,通过螺栓和压块压紧橡胶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减速摩擦滚筒,其特征在于滚筒的两端装有动力输出卷筒。
专利摘要一种内减速摩擦滚筒,系摩擦式抽油机专用部件。该实用新型是将一齿差(或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安装在摩擦轮内部,组合成新的部件,在摩擦轮和滚筒间装有散热片,形成散热良好的双层筒体结构滚筒,并在摩擦轮外表面装有专用橡胶块和压块。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将摩擦式抽油机传动系长度缩短40~50%,使之重心布置更趋于合理。减速器为壳体输出,提高了轴的刚性,改善了啮合传动,传动系中省去了大联轴器和一对轴承,可提高效率3~5%,具有轴向尺寸小、速比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散热好、承载大等优点。
文档编号E21B43/00GK2524011SQ0220983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2日
发明者郭凌汾, 蔡锡光 申请人:沈阳金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