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顶梁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顶梁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自移式液压支架,特别适用于煤层厚度3.5米以下、岩石顶板、一次采全高的缓倾斜及水平工作面。
本实用新型为我国专利85202365·0号——滑移顶梁液压支架的改进;滑移顶梁液压支架是由顶梁、液压支柱、板弹簧和移动液压缸组成;主要用于急倾斜及缓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及斜切分层顶煤陷落工作面;如果把它用于缓倾斜及水平分层一次采全高的工作面则顶梁的支护面积需增大,后顶梁的支承力需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板支护面积大、后顶梁支承能力强、并且结构简单,适用于缓倾斜和水平工作面的支护装备。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于前顶梁的顶板宽于其底板,其宽度为200~500mm;后顶梁为异形结构如“T”形、“十”字形、“
”形、“H”形、三角形和大矩形等,增大了支护面积;前伸梁、后顶梁通过板弹簧连接在一起;前顶梁、后顶梁共用一个液压缸驱动;后顶梁的支柱根据后顶梁的形状设置横向排列2~3个液压支柱或采用承载能力增大1.2~3倍的液压支柱。
板弹簧的厚度为40~60mm,宽度为100~150mm;液压支柱的万向底盘做成圆形或多边形,其外径或外接圆直径为300~4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前顶梁、后顶梁的移位只用一个液压缸即可;前、后顶梁支护面积大,后顶梁承载能力高;液压支柱上做有压力表的安装孔,可以随时对矿压进行测量。

1为前伸梁;2为前顶梁;3为移动液压缸;4为液压支柱;5为板弹簧;6为后顶梁;7为液压支柱的万向底盘;8为前顶梁顶板;9为前顶梁底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顶梁、液压支柱、板弹簧和移动液压缸组成;铰接在前顶梁(2)中的移动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部与板弹簧(5)连接在一起,板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前伸梁(1)和后顶梁(6)连接着,前、后顶梁与液压支柱(4)连在一起。前顶梁的顶板(8)宽为400mm,两边悬臂伸出;后顶梁做成“T”形,以增大支护面积,可以达到高档工作面支护面积的四倍,可以即使顶板较破碎的工作面也能安全操作;后顶梁(6)下设置两个横向并列液压支柱(4)能有效地起到切顶作用,可以使切顶线的支护强度达到85吨/米2以上,甚至达到100吨/米2。工作时,例如,前顶梁前移,前顶梁(2)上的液压支柱(4)首先提起,脱离底板;接着移动液压缸(3)的前腔注液,缸体带着前顶梁(2)前移,到位后,前顶梁(2)上的液压支柱(4)下落于底板上并支承。后顶梁(6)的前移过程首先提起后顶梁(6)的液压支柱(4),接着移动液压缸(3)后腔进液,活塞杆带动前伸梁(1)和后顶梁(6)一起向前移动,待到位后,后顶梁(6)的液压支柱(4)下落于底板上并支承,至此完成一个循环。液压支柱(4)上做有压力表安装孔可随时检查矿压;板弹簧(5)的厚度为45mm,宽度为120mm,液压支柱(4)下端设置有防滑的万向活动底盘(7),其直径为φ320mm,在软岩或煤底上使用时不会下滑和陷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由顶梁、液压支柱、移动液压缸和板弹簧组成的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A、前顶梁(2)的顶板(8)宽于其底板(9);B、后顶梁(6)采用增大支护面积的异形结构如“T”形、“十”字形、“
”形、“H”形、三角形和大矩形;C、按照后顶梁(6)的形状设置横向排列2~3个减压支柱或采用承载能力增大1.2~3倍的液压支柱;D、前伸梁(1)、后顶梁(6)通过板弹簧(5)连接在一起;E、前顶梁(2)和后顶梁(6)的移动共用一个移动液压缸(3);F、移动液压缸(3)铰接在前顶梁(2)上,移动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部与板弹簧(5)连接在一起,前、后顶梁与液压支柱(4)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前顶梁(2)的顶板(8)宽度为200~500mm。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支柱(4)的万向底盘(7)做成圆形,其外径为300~400mm。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支柱(4)的万向底盘(7)做成多边形,其外接圆直径为300~400mm。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支柱(4)上制有压力表安装孔。
6.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板弹簧(5)的厚度为40~60mm,宽度为100~150mm。
专利摘要
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属于煤矿用自移式支架,用作缓倾斜和水平工作面的支护装置。滑动顶梁液压支架由前伸梁、前顶梁、后顶梁、移动液压缸、板弹簧以及支承顶梁的液压支柱组成。通过液压回路使液压支柱升、降,并使移动液压缸动作,使滑动顶梁液压支架做迈步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大了支护面积和后顶梁的支承力,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文档编号E21D15/44GK87206913SQ87206913
公开日1987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29日
发明者程鹏程, 李信斌, 王敬环, 袁曙光, 刘树海 申请人:北京矿务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