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管柱拉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284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管柱拉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管柱拉跋工具,尤其是一种液压管柱拉跋器。适用 于油井用于各种措施、生产管柱打捞、解卡、拉拔,实现小修作业设备完成大修 作业车载钻机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而且具有锚定机构回收快速灵活、能全程传 递扭矩和正洗井冲砂,且可以显示是否移动解卡的功能,有安全性和可靠性髙, 操作简单的特点。
背景技术
油气田多数投入生产的小修作业设备以配置390kN级提升系统的通井机为 主,作业井架极限负荷为750kN。在油气井生产中,因套管变形,砂、蜡、落物、 水泥卡管柱;在压裂酸化井中,尤其是分层措施管柱时有被卡难于起出;在注水 井中,下有水井锚的管柱因为结垢等多种因素,管柱难于起出;在水平井中,对 管柱操作时,地面上提力和扭矩无法全部传递到井下水平段内,时有水平井管柱 起出困难;另外,防砂井、热采井中,防砂管柱也难于起出。究其原因主要是上 提拉力往往超过通井机许用最大工作载荷,这就必须搬迁大修作业车载钻机才能 完成施工,大幅度增加了施工成本,延长了躺井时间,降低了生产时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知的一种液压增力解卡装置(专利号为 CN200420097532. 3,步进液压增力解卡装置),主要由上接头、举升液缸、液压 锚、节流阀、下接头连接而构成,但该液压增力解卡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锚定机 构在放压卡瓦不能较好地回收,严重影响管柱的起出;在液拉拔后,下部管柱(或 鱼顶)是否移动解卡没有显示,地面无法判断;不能全程传递扭矩和正洗井冲砂, 从而使用范围较小。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解卡装置在现场使用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管 柱拉跋器,该拉跋器不仅能有效的对生产管柱打捞、解卡、拉拔,实现小修作业 设备完成大修作业车载钻机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而且具有锚定机构回收快速灵 活、能全程传递扭矩和正洗井冲砂,且可以显示是否移动解卡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上接头、上外套、上中 心管、上活塞、下中心管、连接头、下外套、下活塞、锚体、打捞杆、背帽、锁 块、压条、锚爪、弹簧、螺钉自上而下连接而构成。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连接 在打捞管柱最下端下入井内,如落物井底有砂则可正洗井冲砂,捞住管柱后,油 管内投入钢球,待钢球坐在打捞杆的挡球台阶上时,油管内通过地面设备加液压, 液压通过挡球台阶边上的缝隙将锚爪外推,,使其卡在套管内壁上,液压通过上 传压孔、下传压孔最后作用在上活塞和下活塞的下端面上,推动活塞上行,从而 带动上中心管、下中心管、打捞杆以及下面的被打捞管柱上行,当上活塞的两股 外密封圈运行到上小孔与小孔之间时,下活塞的两股外密封圈运行到中小孔与下 小孔的之间时,由于外密封圈全部失去密封作用,使油管内外连通,油、套管压 力平衡,由此可以在地面判断出上中心管、下中心管、打捞杆产生移动,同时在 油、套管压力平衡和弹簧的作用下,锚爪收回到锚体内,此时即可上提管柱,直 至上活塞和下活塞下行到其下死点,然后油管内加液压,重复第一次动作,如此 循环操作,使管柱逐步提出,直至解卡。本实用新型可正向传递扭矩实现被打捞管柱需倒扣、或打捞失败需要退出打 捞管柱的特殊功能,地面正转管柱,扭矩由上接头、上外套、连接头、下外套、 锚体传递给锁块,由于锁块的作用,最后将扭矩传递给打捞杆,由于打捞杆上容 纳锁块的凹槽长度与活塞行程相等,故而实现了全程传递扭矩的功能。液压动力 装置(包括外套、活塞、中心管)可以多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小小修作业设备工作负荷,实现小修作业 设备完成大修作业车载钻机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而且具有锚定机构回收快速灵 活、能全程传递扭矩和正洗井冲砂,且可以显示是否移动解卡的功能,具有安全 性和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特点。为油田开发节约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上接头,2、上外套,3、上中心管,4、上活塞,5、下中心管, 6、连接头,7、下外套,8、下活塞,9、锚体,10、打捞杆,11、背帽,12、锁 块,13、压条,14、锚爪,15、弹簧,16、螺钉,17、上小孔,18、小孔,19、 说明书第3/3页 上传压孔,20、中小孔,21、下小孔,22、下传压孔,23、挡球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由上接头(1)、上外套(2)、上中心管(3)、上活塞(4)、下中 心管(5)、连接头(6)、下外套(7)、下活塞(8)、锚体(9)、打捞杆(10)、 背帽(11 )、锁块(12 )、压条(13 )、锚爪(14 )、弹簧(15 )、螺钉(16 )自上 而下连接而构成。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打捞管柱最下端下入井内,如落物井底有砂则 可正洗井冲砂,捞住管柱后,油管内投入钢球,待钢球坐在打捞杆(10)的挡球 台阶(23)上时,油管内通过地面设备加液压,液压通过挡球台阶(23)边上的 缝隙将锚爪(14)外推,使其卡在套管内壁上,液压通过上传压孔(19)、下传 压孔(22)最后作用在上活塞(4)和下活塞(8)的下端面上,推动活塞上行, 从而带动上中心管(3)、下中心管(5)、打捞杆(IO)以及下面的被打捞管柱上 行,当上活塞(4)的两股外密封圏运行到上小孔(17)与小孔(18)之间时, 下活塞(8)的两股外密封圏运行到中小孔(20)与下小孔(21)的之间时,由 于外密封圈全部失去密封作用,使油管内外连通,油、套管压力平衡,由此可以 在地面判断出上中心管(3)、下中心管(5)、打捞杆(10)产生移动,同时在油、 套管压力平衡和弹簧(15)的作用下,锚爪(")收回到锚体(9)内,此时即 可上提管柱,直至上活塞(4)和下活塞(8)下行到其下死点,然后油管内加液 压,重复第一次动作,如此循环操作,使管柱逐步提出,直至解卡。本实用新型可正向传递扭矩实现被打捞管柱需倒扣、或打捞失败需要退出打 捞管柱的特殊功能,地面正转管柱,扭矩由上接头(l)、上外套(2)、连接头(6)、 下外套(7)、锚体(9)传递给锁块U2),由于锁块(12)的作用,最后将扭矩 传递给打捞杆(10),由于打捞杆(10)上容纳锁块(12)的凹槽长度与活塞行 程相等,故而实现了全程传递扭矩的功能。液压动力装置(包括外套、活塞、中 心管)可以多级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液压管柱拉跋器,其特征是由上接头、上外套、上中心管、上活 塞、下中心管、连接头、下外套、下活塞、锚体、打捞杆、背帽、锁块、压条、 锚爪、弹簧、螺钉自上而下连接而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管柱拉跋器,主要由上接头、上外套、上中心管、上活塞、下中心管、连接头、下外套、下活塞、锚体、打捞杆、背帽、锁块、压条、锚爪、弹簧、螺钉自上而下连接而构成。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减小小修作业设备工作负荷,实现小修作业设备完成大修作业车载钻机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而且具有锚定机构回收快速灵活、能全程传递扭矩和正洗井冲砂,且可以显示是否移动解卡的功能,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特点。为油田开发节约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E21B31/00GK201037387SQ20072008480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1日
发明者姚永柏, 徐兴全, 石玉民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