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086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抽油杆脱扣装置,特别适于稠油水平井斜井段内使用,是一种稠油 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
背景技术
稠油水平井由于井身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有杆泵的抽油杆防脱器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弯
曲和扭转应力,造成抽油杆防脱器连接处的脱扣。专利号为ZL200620201437. 3的中国专利文 献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抽油杆防脱器,虽然采用了嵌入式结构连接,但仍有抽油杆防脱器发生脱 扣的问题,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 足,其能有效解决抽油杆防脱器连接处发生脱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 脱器,包括中防脱器,中防脱器的下端有中凸头,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一端有凹槽, 中凸头嵌入到凹槽内,在靠近中凸头一侧的中防脱器上有外螺纹,在靠近凹槽一侧的下扶正 器或下防脱抽油杆上有外螺纹,下接箍通过外螺纹将中防脱器的带有中凸头的一端和下扶正 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带有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接箍的一侧有下防松螺母,下防松 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中防脱器上并顶紧在下接箍的端面上;中防脱器的上端有中凹槽,上 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的一端有凸头,凸头嵌入到中凹槽内,在靠近中凹槽一侧的中防脱器 上有外螺纹,在靠近凸头一侧的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上有外螺纹,上接箍通过外螺纹将中 防脱器的带有中凹槽的一端和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的带有凸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接箍的一侧有上防松螺母,上防松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上并顶 紧在上接箍的端面上。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中防脱器上有中凹槽的一端上可有上轴肩,上接箍的远离上防松螺母一侧的端面顶 紧在上轴肩上;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上有凹槽的一端上可有下轴肩,下接箍的远离下防 松螺母一侧的端面顶紧在下轴肩上。上述下防松螺母和上防松螺母的中部外侧可分别有环形槽。
上述下防松螺母和上防松螺母的外侧可为六棱柱。
上述下接箍和上接箍的外侧可分别有平面。
上述中防脱器可包括上接头、芯筒和芯轴;上接头的下端外侧与芯筒的上端内侧固定连 接在一起,芯轴包括芯轴体和直径大于芯轴体直径的球头,芯筒内壁的下部有球头座,芯轴 体能穿过芯筒内壁,球头坐在球头座内并能旋转和摆动;芯轴体的下端有中凸头,上接头的 上端有中凹槽;中凸头上部的芯轴体上有外螺纹,中凹槽下部的上接头上有外螺纹。
上述球头座下端的芯筒内壁与芯轴体的轴线可有夹角。
上述上接头的下端外侧与芯筒的上端内侧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上接头的下端与芯筒的上端之间可固定安装有紧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芯轴体在芯筒内能够旋转和摆动,通过嵌入式 连接结构和接箍及防松螺母的双螺母锁紧,有效避免了防脱器连接处脱扣,既消除了抽油杆 柱因斜井段弯曲受压产生的阻力,又具有防脱功能,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减少了因抽油杆 脱扣造成的维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中防脱器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上接头与防脱抽油杆凸台端连接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中凸头,2为外螺纹,3为中凹槽,4为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 杆,5为凸头,6为上接箍,7为上防松螺母,8为上轴肩,9为环形槽,IO为上接头,ll为芯 筒,12为芯轴体,13为球头,14为芯筒内壁,15为球头座,16为紧定螺钉,17为平面,a 为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 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l、 2、 3所示,该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包括中防脱器,中防脱器 的下端有中凸头l,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一端有凹槽,中凸头l嵌入到凹槽内,在靠近 中凸头1一侧的中防脱器上有外螺纹2,在靠近凹槽一侧的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上有外螺 纹,下接箍通过外螺纹2将中防脱器的带有中凸头1的一端和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带有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接箍的一侧有下防松螺母,下防松螺母通过外螺纹2安装在 中防脱器上并顶紧在下接箍的端面上;中防脱器的上端有中凹槽3,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 杆4的一端有凸头5,凸头5嵌入到中凹槽3内,在靠近中凹槽3—侧的中防脱器上有外螺纹3, 在靠近凸头5—侧的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上有外螺纹2,上接箍6通过外螺纹2将中防脱 器的带有中凹槽3的一端和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的带有凸头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接箍6的一侧有上防松螺母7,上防松螺母7通过外螺纹2安装在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 上并顶紧在上接箍6的端面上。通过将中防脱器的中凸头l装入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凹 槽内,再将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的凸头装入中防脱器的中凹槽3内,再通过下接箍和上 接箍6分别对两端的连接处进行螺纹紧固,使得整个中防脱器在工作中具有防脱功能,不会 在工作中因反转扭矩作用而在连接处脱开;通过拧紧下防松螺母和上防松螺母7分别使其顶 紧下接箍和上接箍6,以确保下接箍和上接箍6始终锁紧在外螺纹2上,不因振动和交变载荷 而发生旋转松脱。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l、 2所示,中防脱器上有中凹槽3的一端上有上轴肩8,上接箍6的远离上防松螺 母7—侧的端面顶紧在上轴肩8上;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上有凹槽的一端上有下轴肩,下 接箍的远离下防松螺母一侧的端面顶紧在下轴肩上,通过轴肩与防松螺母能使接箍完全定 位。
如附图2所示,下防松螺母和上防松螺母7的中部外侧分别有环形槽9。防松螺母锁紧后 使环形槽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预紧力能够加强其锁紧作用。
如附图2所示,下防松螺母和上防松螺母7的外侧为六棱柱,这样就便于拧紧防松螺母。 如附图2所示,下接箍和上接箍6的外侧分别有平面17,这样就便于拧动和拆卸接箍。 如附图1所示,中防脱器包括上接头IO、芯筒ll和芯轴;上接头10的下端外侧与芯筒11 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芯轴包括芯轴体12和直径大于芯轴体12直径的球头13,芯筒内 壁14的下部有球头座15,芯轴体12能穿过芯筒内壁14,球头13坐在球头座15内并能旋转和摆 动;芯轴体12的下端有中凸头1,上接头10的上端有中凹槽3;中凸头1上部的芯轴体12上有 外螺纹2,中凹槽3下部的上接头10上有外螺纹2。芯轴体12在芯筒11内既能旋转又能摆动, 能够解决水平井斜井段内杆柱受压弯曲易产生弯曲阻力的问题。
如附图1所示,球头座15下端的芯筒内壁14与芯轴体12的轴线有夹角a ,此夹角a可为 五度至十一度,最好为八度,使芯轴体13能在夹角a范围内自由摆动。
如附图1所示,上接头10的下端外侧与芯筒11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如附图1所示,上接头10的下端与芯筒11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紧定螺钉16,这样就增 加了连接处的稳定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装配时,首先将芯轴套入芯筒ll内,使球头13坐 在芯筒内壁14的球头座15内并能左右转动,再将上接头10与芯筒11通过螺纹连接并用紧定螺 钉16固定。
现场应用时,如附图2所示,上接头10的上端与带有凸头5的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 的连接步骤如下先将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下端的凸头5嵌入上接头10上端的中凹槽3 内,再用上接箍6通过外螺纹2锁紧上接头10的上端与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的下端,并 使上接箍6的下端面顶紧在上轴肩8上,从而使上接头10的上端与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4 的下端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最后用上防松螺母7通过外螺纹2锁紧在上防脱器或上防脱抽油杆 4的下端的外螺纹2上,使其端面顶紧上接箍6。芯轴体12的下端与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 的上端的安装与锁紧方法与此相同。
抽油泵正常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随抽油杆柱上下往复运动;当抽油杆柱产生反转扭矩 时,芯轴体12随球头13在芯筒11内灵活转动,从而消除扭矩,防止抽油杆柱丝扣脱扣,而芯 轴体12在芯筒11内能做八度角的摆动,能够消除抽油杆柱因斜井段的弯曲而受压所产生的弯 曲阻力。
权利要求1、一种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防脱器,中防脱器的下端有中凸头,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一端有凹槽,中凸头嵌入到凹槽内,在靠近中凸头一侧的中防脱器上有外螺纹,在靠近凹槽一侧的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上有外螺纹,下接箍通过外螺纹将中防脱器的带有中凸头的一端和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带有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接箍的一侧有下防松螺母,下防松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中防脱器上并顶紧在下接箍的端面上;中防脱器的上端有中凹槽,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的一端有凸头,凸头嵌入到中凹槽内,在靠近中凹槽一侧的中防脱器上有外螺纹,在靠近凸头一侧的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上有外螺纹,上接箍通过外螺纹将中防脱器的带有中凹槽的一端和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的带有凸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箍的一侧有上防松螺母,上防松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上扶正器或上防脱抽油杆上并顶紧在上接箍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 其特征在于中防脱器上有中凹槽的一端上有上轴肩,上接箍的远离上防松螺母一侧的端面顶 紧在上轴肩上;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上有凹槽的一端上有下轴肩,下接箍的远离下防松 螺母一侧的端面顶紧在下轴肩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 器,其特征在于下防松螺母和上防松螺母的中部外侧分别有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 其特征在于下防松螺母和上防松螺母的外侧为六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 其特征在于下接箍和上接箍的外侧分别有平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 器,其特征在于中防脱器包括上接头、芯筒和芯轴;上接头的下端外侧与芯筒的上端内侧固 定连接在一起,芯轴包括芯轴体和直径大于芯轴体直径的球头,芯筒内壁的下部有球头座,芯轴体能穿过芯筒内壁,球头坐在球头座内并能旋转和摆动;芯轴体的下端有中凸头,上接 头的上端有中凹槽;中凸头上部的芯轴体上有外螺纹,中凹槽下部的上接头上有外螺纹。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 其特征在于中防脱器包括上接头、芯筒和芯轴;上接头的下端外侧与芯筒的上端内侧固定连 接在一起,芯轴包括芯轴体和直径大于芯轴体直径的球头,芯筒内壁的下部有球头座,芯轴 体能穿过芯筒内壁,球头坐在球头座内并能旋转和摆动;芯轴体的下端有中凸头,上接头的 上端有中凹槽;中凸头上部的芯轴体上有外螺纹,中凹槽下部的上接头上有外螺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 其特征在于球头座下端的芯筒内壁与芯轴体的轴线有夹角。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 其特征在于上接头的下端外侧与芯筒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 器,其特征在于上接头的下端与芯筒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紧定螺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抽油杆脱扣装置,特别适于稠油水平井斜井段内使用,是一种稠油水平井双螺母防脱抽油杆防脱器,其包括中防脱器,中防脱器的下端有中凸头,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的一端有凹槽,中凸头嵌入到凹槽内,在靠近中凸头一侧的中防脱器上有外螺纹,在靠近凹槽一侧的下扶正器或下防脱抽油杆上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芯轴体在芯筒内能够旋转和摆动,通过嵌入式连接结构和接箍及防松螺母的双螺母锁紧有效避免了防脱器连接处脱扣,既消除了抽油杆柱因斜井段弯曲受压产生的阻力,又具有防脱功能,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减少了因抽油杆脱扣造成的维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21B17/00GK201367859SQ20092030171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8日
发明者何先坤, 辉 张, 张丽萍, 杨玉梅, 袁新生, 黄晓东 申请人: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