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531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山凿岩机需要完全由人工操作,不仅功效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开 挖隧道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常常伴随着塌方的危险,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用工人员、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升降机轨道、升降机架、凿岩机托台、凿岩机轨道; 升降机架位于升降机轨道上,并可在升降机轨道上滚动或滑动,凿岩机托台安装在升降机 的上方,在凿岩机托台的上表面设有凿岩机轨道;凿岩机托台包括下托板、上托板、以及位 于上下托板之间的轴承;轴承的上端与上托板固定连接、轴承的下端与下托板固定连接,实 现上下托板的相对转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现有的凿岩机是壹台凿岩机必须由一个人操作,并且操作人 员都靠近开挖断面工作,危险性较高。通过本发明装置,可实现一个人操作一台自动化控制 平台,同时对多台凿岩机进行操作控制,在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减少了用工人数, 同时操作人员离开挖断面较远,提高了人身安全性,一旦发生坍塌,操作人员逃生机会大大提尚。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剖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隧道开挖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面剖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采用另一种升降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面剖式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
1升降机轨道、2滚轮、3升降机架、4凿岩机托台、4-1下托板、4-2上托板、4_3轴承、4_4 上托板支撑板、4-5支撑板液压缸、4-6活页、4-7插销铰接、5凿岩机轨道、6开挖台车、7升 降液压缸、8支撑杆、9凿岩机托架移动液压缸、10圆形轨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升降机轨道1、升降机架3、凿岩机托台4、凿岩机轨道5 ;在升 降机架3的下方设有滚轮2,滚轮2可在升降机轨道1上滚动或滑动,凿岩机托台4安装在 升降机架3的上方,在凿岩机托台4的上表面设有凿岩机轨道5 ;凿岩机托台4包括下托板4-1、上托板4-2以及位于上下托板之间的轴承4-3 ;轴承4-3上端通过轴承4_3外轴与上 托板4-2固定连接、轴承4-3下端通过轴承内轴与下托板4-2固定连接,由于在轴承的外轴 和内轴之间设有滚珠,因此下托板4-1与上托板4-2可相对转动。为了使上托板4-2可相对于下托板4-1做上下的摆动(即上托板4-2相对于下托 板4-1产生倾斜),凿岩机托台4还包括上托板支撑板4-4、支撑板液压缸4-5。上托板支撑 板4-4位于上托板4-2与轴承4-3上端之间,在上托板支撑板4-4与上托板4_2之间采用铰 链连接件连接,在上托板支撑板4-4上或轴承4-3外轴的外壁面上设有支撑板液压缸4-5, 支撑板液压缸4-5的液压杆支撑在上托板4-2的下表面,对上托板起到支撑和调节上托板 倾斜角度的作用。如图1、2所示,所述的铰链连接件的结构之一为(属于已有技术):在上托板支撑板 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板,在竖直板与上托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活页(所述的活页结构为 在竖直板的顶端分段设有圆管,在上托板的下表面位于竖直板的顶端不设置圆管的位置处 设有圆管,使竖直板顶端的圆管与上托板下表面的圆管交错分布,在它们的圆管内穿有一 根轴),使上托板可相对于上托板支撑板上下摆动,实现上托板与下托板之间的相对上下摆 动。为了增强稳定性,活页可贯穿在上托板支撑板的整个宽度方向上。
如图4、5所示,所述的铰链连接件的结构之二为(属于已有技术):在上托板支撑板 的上表面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与之固定连接的支撑板竖直板,在上托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 一块或一块以上的上托板竖直板,在支撑板竖直板上和上托板竖直板上均设有插销孔,并 且它们之间呈交叉分布,插销穿过插销孔。使上托板可相对于上托板支撑板上下摆动,实现 上托板与下托板之间的相对上下摆动。为了增强稳定性,铰链连接件可贯穿在上托板支撑 板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除上述的铰链连接件的结构方式外,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任意的铰链连接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升降机架可以采用如图4或6所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 升降机架。如图1、2、4、5所示为了提高稳定性,在凿岩机托台4的下方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升降机架3,在其中一个升降机架3上设有能对升降架起升降作用的升降液压缸7。图4、5所示的升降机架3的结构与现有单臂升降车的升降装置结构相似或相同。 由升降液压缸7驱动升降架升降,升降架的顶部与下托板4-1的底面连接,在下托板底面与 升降架顶部之间还设有液压缸,驱动下托板4-1摆动成一定的倾斜角。为了提高稳定性,在下托板的上表面设有以轴承为中心的圆形轨道10,在圆形轨 道10上设有上端与上托板支撑板4-4固定连接的支撑杆8。在支撑杆8的下端设有可在圆 形轨道上滚动或滑动的滚轮。当上下托板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时,支撑杆8的下端会在圆形 轨道上滚动或滑动。为了便于凿岩机的移动,在上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凿岩机移动的凿岩机轨道5。在现有的隧道凿岩过程中,工人站在开挖台车6上,手握凿岩机进行凿岩。采用本 发明后,在开挖台车6上设置相应的升降机轨道1,将本发明凿岩机托架设置在升降机轨道 1上。在上托板4-2上设置有与凿岩机连接的、能驱动凿岩机在凿岩机轨道上运行的液压缸 (可以是一级推进液压缸也可以是多级推进液压缸,一般以采用一级推进液压缸为好)或液 压马达或电机或其它现有的驱动装置,通过液压缸或液压马达或卷扬机或电机或其它现有的驱动装置实现凿岩机在凿岩机轨道上的往复移动至所需要的凿岩位置处,由自动化控制 平台对液压缸或液压马达或卷扬机或电机或其他现有的技术进行统一控制,实现凿岩机在 自动化控制平台控制下的自动凿岩过程。所述的多级推进液压缸为在上托板4-2上分段设有便于拆分的固定液压缸的固 定座,在凿岩机上设有便于拆分的液压杆顶端固定装置。当液压缸对凿岩机进行一级推进、 并达到极限位置后,将液压缸的液压杆顶端从凿岩机上分离,并收回液压杆,将液压缸从第 一个固定座上取出并移放至第二个固定座上,并将液压杆连接到凿岩机上,进行二级推进, 如此循环实现多级推进。在开挖台车6上可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任意组装多台本发明专用于隧道挖掘的 凿岩机托架。为了便于操作,本发明还包括自动化控制平台,所有液压缸均与自动化控制平台 连接,一台自动化控制平台可以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可同时控制多台凿岩机。
权利要求
一种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机轨道(1)、升降机架(3)、凿岩机托台(4)、凿岩机轨道(5);升降机架(3)位于升降机轨道(1)上,并可在升降机轨道上滚动或滑动,凿岩机托台(4)安装在升降机的上方,在凿岩机托台(4)的上表面设有凿岩机轨道(5);凿岩机托台(4)包括下托板(4-1)、上托板(4-2)、以及位于上下托板之间的轴承(4-3);轴承(4-3)的上端与上托板(4-2)固定连接,轴承(4-3)的下端与下托板(4-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轴承(4-3)上 端通过轴承(4-3)外轴与上托板(4-2)固定连接、轴承(4-3)下端通过轴承内轴与下托板 (4-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凿岩机 托台(4)还包括上托板支撑板(4-4)、支撑板液压缸(4-5)。上托板支撑板(4-4)位于上托 板(4-2 )与轴承(4-3 )上端之间,在上托板支撑板(4-4 )与上托板(4-2 )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件连接,在上托板支撑板(4-4)上或轴承(4-3)外轴的外壁面上设有支撑板液压缸(4-5), 支撑板液压缸(4-5)的液压杆支撑在上托板(4-2)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连 接件的结构为,与上托板支撑板(4-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板,在竖直板与上托板的下表 面之间设有活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连 接件的结构为在上托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与之固定连接的支撑板竖直 板,在上托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上托板竖直板,在在支撑板竖直板上和 上托板竖直板上均设有插销孔,并且它们之间呈交叉分布,插销穿过插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在凿岩机托台(4)的下方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升降机架(3),在其中一个升降机架(3)上设有能对升降 架起升降作用的升降液压缸(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在下托板的 上表面设有以轴承为中心的圆形轨道(10),在圆形轨道(10)上设有上端与上托板支撑板 (4-4)固定连接的支撑杆(8)。在支撑杆(8)的下端设有可在圆形轨道上滚动或滑动的滚 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自动 化控制平台,所述液压缸均与自动化控制平台控制连接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隧道挖掘的凿岩机托架,它包括升降机轨道、升降机架、凿岩机托台、凿岩机轨道;在升降机架的下方可在轨道上滚动或滑动,凿岩机托台安装在升降机的上方,在凿岩机托台的上表面设有凿岩机轨道;凿岩机托台包括下托板、上托板、以及位于上下托板之间的轴承;轴承的上端与上托板固定连接、轴承的下端与下托板固定连接,实现上下托板的相对转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装置,可实现一个人操作一台自动化控制平台,同时对多台凿岩机进行操作控制,在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减少了用工人数,同时操作人员离开挖断面较远,提高了人身安全性,一旦发生坍塌,操作人员逃生机会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E21D9/00GK101839137SQ2010101820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游天义 申请人:游天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