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倾互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170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隆倾互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基坑支护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在开挖卸荷过程中,会引起坑壁向基坑内部内倾变形,同时亦会引起坑底向 上发生隆起变形。国内外现有所使用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连续墙和支撑拉锚等,多是 仅对坑壁变形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都不能对坑壁内倾变形和坑底隆起变形同时进行调节 控制。此外,中国专利200710027900. 5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坑壁的 围护结构上设置上凸形状的拱形支撑,并在该拱形支撑上施加荷载P来抵御和调节坑壁向 基坑内部的内倾变形。该方法虽然可以抵御和调节坑壁向基坑内部的内倾变形,但无法控 制或调节坑底向上的隆起变形。另外,由于该拱形支撑为上凸形状,因此较难对该拱形支撑 施加荷载P,实际应用中,施工难度较大。另外,中国专利200720059531. 3公开了一种双拱自稳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 成对使用的上凸形状的上拱和下凹形状的下拱,以及设置在上拱和下拱之间的千斤顶和两 个支柱,通过千斤顶和两个支柱可以对上拱和下拱施加载荷,从而抵御或调节坑壁的内倾 变形。该支撑结构只能单独对坑壁的内倾变形进行抵御和调节,无法同时对坑底的隆起变 形进行控制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对坑壁的内倾变形和坑底的隆 起变形进行抑制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 形的拱形支撑,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与坑壁围护结构相连,在坑底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 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通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通过连接杆与承 压件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和千斤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连接 杆、千斤顶和承压件依次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千斤顶和支脚,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 连接杆、千斤顶、支脚和承压件依次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承压件为条梁,所述支脚与条梁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承压件为承压板。进一步的是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上方的坑壁围护结构上设置有一个下凹形的 联动拱形支撑,所述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通过支杆与上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上方的坑壁围护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上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与其相邻的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之间通过支 杆相连,且相邻两个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之间通过支杆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坑开挖卸荷后,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坑壁内倾变形 和坑底隆起变形。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当坑壁拟向基坑内部倾覆时,必然会在拱脚处对拱形支撑 产生较大的横向荷载,下凹形的拱形支撑在其拱脚受横向荷载作用时,如果下凹形的拱形 支撑没有与其它结构相连,则会在其拱背产生一定的纵向突起变形,但在本实用新型的隆 倾互抑支撑结构中,下凹形的拱形支撑的拱背通过传力结构与设置在基坑底部的承压件相 连接,其纵向突起变形会受到基坑坑底的限制,如此一来,使得坑底相当于受到一定程度的 竖直挤压荷载,该挤压荷载可以有效的抑制坑底的隆起变形。另一方面,因坑底通过承压件、传力结构和下凹形的拱形支撑紧密连接,当坑底拟 发生隆起变形时,会受到上方下凹形的拱形支撑和传力结构相应的压制,这种压制作用必 然会在下凹形的拱形支撑的拱背产生一定的竖向作用力,而下凹形的拱形支撑在其拱背承 受竖向作用力时,将会在其拱脚产生相应的横向张力,这种横向张力正好抵御并抑制坑壁 的内倾变形。坑壁潜在的内倾变形和坑底潜在的隆起变形相互抑制的,可以较好地确保基坑的 整体稳定性。另外,可以将千斤顶设置在竖向传力结构之中,调节千斤顶时,会对下凹形的拱形 支撑的拱背和坑底承压件同时施加荷载,进而实现调节和抑制坑底隆起变形和坑壁内倾变 形。

图1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图2为锥形连接杆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五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六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七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下凹形的拱形支撑,2-坑壁围护结构,3-连接杆,4-坑底,5-千斤 顶,6-承压板,7-支脚,8-条梁,10-支杆,12-联动拱形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与坑壁围 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过传力结构 与承压件相连。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由于坑底上设置有承压件,承压件通过传力结构与 下凹形的拱形支撑相连,这就使得坑底的隆起变形会受到抑制,而且,坑壁的内倾变形对下 凹形的拱形支撑产生的载荷,将通过下凹形的拱形支撑的拱背、传力结构和承压件传递给 坑底,使得坑底的隆起会起到进一步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坑底的隆起变形产生的载荷, 将通过承压件、传力结构以及下凹形的拱形支撑作用在坑壁上,可以抑制坑壁的内倾变形。此外,与现有支护方法或支撑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由于下凹形的拱 形支撑下方设置有传力结构和承压件,使得下凹形的拱形支撑可以承受坑壁更大的载荷作 用,因此对坑壁的支护效果更好。上述承压件可以为承压板或条梁等结构。上述传力结构 可以为连接杆,也可以为连接杆和千斤顶,也可以为连接杆和支脚,也可以为连接杆、千斤 顶和支脚等结构。上述连接杆可以为等直径连接杆,也可以为锥形连接杆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 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 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上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上述承压件包括承压板6,下凹形 的拱形支撑1通过连接杆3与设置在坑底4隆起区域的承压板6相连。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 形支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 1通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上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和支脚7,上述承压件包括承压 板6,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连接杆3、支脚7和承压板6依次相连。上述支脚的数量可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例如1个,2个,3个或其它数量。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 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 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上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和支脚7,上述承压件包括条梁8,下 凹形的拱形支撑1、连接杆3、支脚7和条梁8依次相连。上述支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 如设定1个,3个,5个或其它数量,上述条梁的数量可与支脚的数量相同,每个支脚配备一 个条梁。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 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 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上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和千斤顶5,上述承压件包括承压板 6,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连接杆3、千斤顶5和承压板6依次相连。通过千斤顶可以对 连接杆施加载荷,该载荷通过连接杆作用于下凹形的拱形支撑,这样可以对坑壁起到更好 的支撑作用,进而更好的抑制坑壁的内倾,而且施加的载荷如果足够大,还可以减小坑壁的 倾倒程度,甚至使坑壁恢复到内倾前的状态;另外,千斤顶对连接杆施加载荷时,同时也会 通过承压件对坑底施加载荷,可以抑制坑底的隆起,如果该载荷足够大,可以减小坑底的隆 起程度,甚至可以使坑底恢复到隆起前的状态。实施例五如图2和图3所示,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 形支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 1通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上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千斤顶5和支脚7,上述承压件 包括承压板6,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连接杆3、千斤顶5、支脚7和承压板6依次相连。实施例六[0038]如图4所示,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 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 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上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千斤顶5和支脚7,上述承压件包括 条梁8,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连接杆3、千斤顶5、支脚7和条梁8依次相连。实施例七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任何一个基础上,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 上方的坑壁围护结构2上设置有一个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所述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 撑12通过支杆10与上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相连。当然,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上方的坑 壁围护结构2上也可以设置多个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例如2个,3个,4个等,此时,下 凹形的拱形支撑1与其相邻的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之间通过支杆10相连,相邻两个 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之间也通过支杆10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对坑壁的多个区 域同时进行支撑,而且,坑壁的多个区域由于内倾产生的载荷可以通过下凹形的联动拱形 支撑、下凹形的拱形支撑、传力结构和承压件作用于坑底,有利于对坑底的隆起进行更好的 抑制或调节。
权利要求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 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过连接杆(3)与承压件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 和千斤顶(5),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连接杆(3)、千斤顶(5)和承压件依次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力结构包括连接杆(3)、 千斤顶(5)和支脚(7),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连接杆(3)、千斤顶(5)、支脚(7)和承 压件依次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承压件为条梁(8),所述支 脚(7)与条梁⑶相连。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承压件为 承压板(6)。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凹形的 拱形支撑(1)上方的坑壁围护结构(2)上设置有一个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所述下 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通过支杆(10)与上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相连。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凹形的 拱形支撑(1)上方的坑壁围护结构(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上 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与其相邻的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之间通过支杆(10)相 连,且相邻两个下凹形的联动拱形支撑(12)之间通过支杆(10)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隆倾互抑支撑结构,通过该支撑结构可以同时抑制调节坑壁的内倾变形和坑底的隆起变形。隆倾互抑支撑结构,包括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与坑壁围护结构(2)相连,在坑底(4)隆起区域设置有承压件,所述下凹形的拱形支撑(1)通过传力结构与承压件相连。上述传力结构可包括连接杆(3),千斤顶(5)和支脚,上述承压件可包括承压板(6)或条梁。通过设置千斤顶(5),可更好的对坑壁的内倾变形和坑底的隆起变形同时进行抑制或调节。该支撑结构所涉及构件可以回收并重复使用,适用于所有基坑,尤其适用于需要同时对坑壁内倾变形和坑底隆起变形进行调节控制的基坑。
文档编号E02D17/04GK201695401SQ201020239948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丁晓波, 宋明健, 黄成友 申请人: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