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92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水库的淤沙快速、有效率加以铲除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质较为松软的地区所建造的水库,其陆地上的泥沙易受水浸蚀而流失至水库河床处,此时,易导致水库淤积成堆的淤沙,所以,若一座水库在美国可以使用长达300 1000年,但在属松软地质的台湾水库,其使用寿命却只有不到60年。由此可见,台湾大部分的水库皆有严重淤沙的情形。以台湾的石门水库为例,石门水库在当年规划设计时,原本预估平均每年淤积泥沙量约为80万立方公尺,然而自从1963年5月开始蓄水以来,至2000年11月,淤沙累积量已高达5908万立方公尺,因此水库的总容量已损失19. 11 %,倘若淤积率超过40%以上, 该水库就等于丧失调节水量的功能,也就等于是一座荒废掉的水库。因此,每年必须抽沙来延长水库寿命;一般对水库抽沙,是利用抽泥船将水库进水口附近库底淤积的淤沙连水抽出,再以输送管路输送至后池堰下游岸边沉淀池内,等到淤泥沉淀后,再将水放流于河川,以供应下游及公共给水之用。然而,透过抽泥船将水库淤沙加以清除的速度过于缓慢,且清沙时间较长,可抽淤沙量也较少,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顺利将水库内淤积的庞大淤沙快速清除完毕,造成水库无法具有高蓄水量的功能。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方式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
良ο本案发明人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方式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亟思种种改良创新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观察及验证后,终于成功完成本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固设置于水库河床上并定位,进而铲除淤沙的淤沙铲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且大量铲除水库内淤积的淤沙,以让水库保持在最佳蓄水量状态,同时可有效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包括一铲斗单元,包含一主支撑钢架,该主支撑钢架是由数组支撑钢架相锁固结合成一体,并于主支撑钢架上端处设有一枢接转轴;一滑轮吊杆,该滑轮吊杆是枢接于所述主支撑钢架的枢接转轴上,并于滑轮吊杆接近主支撑钢架处设置有一操控室,以控制滑轮吊杆转动,再于该滑轮吊杆上设置有一滑轮式的铲斗,该铲斗是由操控室来控制进行铲沙作业;一基础桩,该基础桩上具有一贯穿口以供所述主支撑钢架穿设,并于基础桩的四周贯穿设置至少一支以上的地基插杆,又于基础桩的下端面布设有数组锯齿状的固定齿; 该基础桩是设置于该主支撑钢架下端部适当处;一运送平台,该运送平台是架设于该主支撑钢架上端部适当处;至少一组以上的稳定装置,该稳定装置是由一弹簧圈及钢缆所组成,该弹簧圈是结合于所述运送平台下方任一处,再将钢缆一端结合于该弹簧圈上,而钢缆另一端则结合于所述基础桩上。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主支撑钢架是呈镂空状。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滑轮吊杆可转最大角以180°为最佳。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基础桩是由数组水泥板相堆栈而成。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运送平台上架设一输送带装置。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输送带装置一端架设于该运送平台上,输送带装置另一端架设于岸边处。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所述输送带装置与另一输送带装置之间可以相互接驳。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铲斗装置架构图;图2A 图2D为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实施步骤示意图;以及图3A及图;3B为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浮筒载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架构图,该铲除装置是设置于水库河床地表层2上,该铲除装置包括有一铲斗单元1,包含一主支撑钢架11,该主支撑钢架11是由数组支撑钢架111相锁固结合一体,并于主支撑钢架11上端处设置一枢接转轴112。—滑轮吊杆12,该滑轮吊杆12是枢接于主支撑钢架11的枢接转轴112上,并于滑轮吊杆12接近主支撑钢架11处设置有一操控室121,以控制滑轮吊杆12以枢接转轴112 为中心转动,以及再于滑轮吊杆12上设置有一滑轮式的铲斗122,该铲斗122同样是藉由操控室121来控制铲斗122进行铲沙作业;该滑轮吊杆12可转动最大角度以180°为最佳。一基础桩13,该基础桩13是由多个水泥板131相堆栈而成,而基础桩13上具有一贯穿口 132以供主支撑钢架11穿设,并于基础桩13的四周贯穿设置至少一支以上的地基插杆133,又于基础桩13的下端面布设有数组锯齿状的固定齿134,以便接触地表层时可达到稳定定位的功效;该基础桩13是设置于主支撑钢架11下端部适当处,以作为主支撑钢架 11固定位置用。一运送平台14,该运送平台14是架设于主支撑钢架11上端部适当处,以供一输送带装置3可架设于其上(如图2A所示)。至少一组以上的稳定装置15,该稳定装置15是由至少一弹簧圈151及钢缆152所组成,该弹簧圈151是结合于运送平台14下方任一处,再将钢缆152 —端结合于弹簧圈151 上,而钢缆152另一端则结合于基础桩13上,藉以达到强化主支撑钢架11整体结构,同时
4兼具有避震器的效果,以避免铲沙时发生剧列晃动。藉由上述各构件的组成,即形成本实用新型的铲斗装置。其中,该主支撑钢架11是呈镂空状,藉此,当主支撑钢架11部分结构位于水中时, 可减低水流经主支撑钢架11的阻力,让水流可顺利流通主支撑钢架11镂空处,避免主支撑钢架11因水的阻力让铲斗装置发生摇摆或偏移位置等现象。其中,该输送带装置3 —端是架设于运送平台14上,而输送带装置3另一端则架设于岸边适当处。其中,该铲斗装置设置位置离岸边较远时,可将数组输送带装置3以接驳的方式, 将淤沙4运送至岸边处。参考图2A至图2E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实施示意图,其中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铲斗装置被定位于水库河床地表层2上,再将输送带装置 3 一端架设于铲斗装置的运送平台14上,输送带装置3另一端架设于岸边适当处。图2B显示透过操控室121控制铲斗122水平位移至适当位置后再下降,针对淤沙 4堆积处进行铲沙挖除的作业。图2C显示再次藉由操控室121控制铲斗122上升并水平移位至适当位置,以将铲有淤沙的铲斗122复归至运送平台14的输送带装置3上方处,便可将淤沙4倒至于输送带装置3上。图2D显示藉由循环式之输送带装置3,可将淤沙4不断运送至岸边,而操控室121 便可重复持续进行铲沙作业。其中,清除淤沙作业前,可先透过一远红外线装置放入水中,藉由远红外线探勘水库河床之地表变化,再将原水库设计可蓄水量的地表与探勘后的地表相比对,便可探勘出水库何处淤积有大量的淤沙,以针对淤积有淤沙的河床表层进行铲沙作业。其中,该铲斗装置的安装前置作业,可透过一浮筒载具5将铲沙所需的各项施工器材或机具(如滑轮吊杆等)运送至水库淤沙适当处,而该浮筒载具5可提供水中打桩基础工程更加稳定,以让施工人员将铲斗装置架设安置于河床地表层2上;该浮筒载具5前端处及中间处分别具有一作业口,并于浮筒载具后端处设置有水中用的螺旋桨推进器及定位锚,以使得浮筒载具5可前进及定位(如图3A,图;3B所示)。藉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铲沙装置,可达到快速且大量铲除水库内淤沙,让水库保持在最佳蓄水量状态的目的,同时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与其它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淤沙铲除装置可设置于水库河床上,使得铲斗单元能稳固达到定位,铲沙作业更为稳定。2.本实用新型的淤沙铲除装置的主支撑钢架是采活动式将数组支撑钢架相互锁合固结合成一体,利用采用活动式组装的主支撑钢架,除了便于拆卸、组装之外,在收纳或运送时也更为便利。3.本实用新型淤沙铲除装置可提供于快速且大量铲除水库内淤沙,让水库保持在最佳蓄水量状,同时可有效延长水库之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做
5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包括一铲斗单元,包含一主支撑钢架,该主支撑钢架是由数组支撑钢架相锁固结合成一体, 并于主支撑钢架上端处设有一枢接转轴;一滑轮吊杆,该滑轮吊杆是枢接于所述主支撑钢架的枢接转轴上,并于滑轮吊杆接近主支撑钢架处设置有一操控室,以控制滑轮吊杆转动,再于该滑轮吊杆上设置有一滑轮式的铲斗,该铲斗是由操控室来控制进行铲沙作业;一基础桩,该基础桩上具有一贯穿口以供所述主支撑钢架穿设,并于基础桩的四周贯穿设置至少一支以上的地基插杆,又于基础桩的下端面布设有数组锯齿状的固定齿;该基础桩是设置于该主支撑钢架下端部适当处;一运送平台,该运送平台是架设于该主支撑钢架上端部适当处;至少一组以上的稳定装置,该稳定装置是由一弹簧圈及钢缆所组成,该弹簧圈是结合于所述运送平台下方任一处,再将钢缆一端结合于该弹簧圈上,而钢缆另一端则结合于所述基础桩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支撑钢架是呈镂空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轮吊杆可转最大角以 180°为最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础桩是由数组水泥板相堆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送平台上架设一输送带装置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带装置一端架设于该运送平台上,输送带装置另一端架设于岸边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装置与另一输送带装置之间可以相互接驳。
专利摘要一种水库淤沙铲除装置,该铲除装置主要是于一主支撑钢架下端部设置有一基础桩,透过基础桩设置于水库河床的地表层上,而于主支撑钢架上端部枢接有一滑轮吊杆,于滑轮吊杆上设有一操作室及滑轮式的铲斗,透过操作室操控铲斗的位置及铲除河床堆积的淤沙,再于主支撑钢架上设有一运送平台,透过运送平台将铲斗所铲的淤沙输送至岸边处。
文档编号E02F3/50GK202148543SQ2011201987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林智勇 申请人:刘聪兴, 宋达溪, 彭小凤, 朱永正, 林智勇, 蔡奉文, 蔡清培, 陈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