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钻井气举排液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241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钻井气举排液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气体钻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钻井气举排液新工艺。作业前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气体排量和钻井液泵排量,确定停泵、停止注气的原则,然后交替向立管中交替注入气体和液体,最后通过注入气体将剩余钻井液全部排替出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气举排液效率,缩短了气体钻井周期,降低了气体设备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气体钻井气举排液新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气体钻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钻井气举排液新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气体钻井由于其能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减少地层损害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钻井领域。由于气体钻井对地层的要求较为严格,气体钻井仅限于在某些井段使用,气体钻井转化前,气举排液作业是首要工作。综合分析近年来气体钻井实践,长井段气举排液常采用分段排液方式,这种方式排液效率较低,费时费力,增加了气体钻井成本,延长了气体钻井周期。

【发明内容】

[0003]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提高气举排液效率,更大限度的缩短钻井周期,降低成本,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体钻井气举排液的新工艺。
[0004]本发明主要工艺流程为:基于空压机、钻井液泵、立管、钻具(是否是气体钻井设备)、环空、节流管汇和液气分离器构建的系统中,具体工艺流程为:
(1)、关闭半封闸板防喷器;
(2)开气体钻井设备向立管注入压缩气体,修改为开启空压机向气体钻井设备向立管注入压缩气体;
(3)、压缩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X时停止注气,同时开钻井液泵向立管注入钻井液;
(3)、当开泵后立管压力下降一定值时,停止注入钻井液,同时开气体钻井设备继续向
立管注气;
(4)、按照步骤(2)、(3)向立管交替注入气体和液体,直至立压保持在X以内,停止注入钻井液,仅通过注入气体将剩余钻井液全部排替出井。
[0005](5)、卸压,立压为零后打开半封闸板防喷器,气举排液结束。
[0006]通过立管汇撬确定停止注气和停止注液的时机,实现气体和液体的交替注入。
[0007]气举排液作业前,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气体排量和钻井液泵排量,确定停泵、停止注气的原则。
[0008]经实践证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气举排液效率,缩短了气体钻井周期,降低了气体设备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考图1,按照以下工艺流程分别对坨深4井和兴隆101井进行排液实验。
[0011]具体工艺流程为:(1)关闭半封闸板防喷器;
(2)开气体钻井设备向立管注入压缩气体;
(3)压缩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XMPa时停止注气,同时开钻井液泵向立管注入钻井液;
(4)当开泵后立管压力下降一定值时,停止注入钻井液,同时开气体钻井设备继续向立
管注气;
(5)如此不断的向立管交替注入气体和液体,直到立压保持在XMPa以内,不再向立管注入钻井液,仅通过注入气体将剩余钻井液全部排替出井;
(6)卸压,立压为零后打开半封闸板防喷器,气举排液结束。
[0012]气举排液效果对比如下:
坨深4井井深4788 m,井内钻井液密度1.20 g/cm3,由于是第一口实验井,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采用气、液交替注入的方法,分两段进行,分别在井深2900 m及井底进行排液。第一段0-2900米,8h完成。与河坝107井(井深2885m,排液用时22h)分段气举排液方式比较,节省了 14h。
[0013]兴隆101井井深2335m,井内钻井液密度1.35 g/cm3,井底压力31.2MPa,将钻头下至井底,运用交替法排液,增压机供气压力最高8MPa,排液完成共用时4h零40min。与HF203井(井深1502m,排液用时16h)比较,大大缩短了排液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钻井气举排液新工艺,基于空压机、钻井液泵、立管、钻具、环空、节流管汇和液气分离器构建的系统中,其特征是工艺流程为: (1)、关闭半封闸板防喷器; (2)开气体钻井设备向立管注入压缩气体,修改为开启空压机向气体钻井设备向立管注入压缩气体; (3)、压缩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X时停止注气,同时开钻井液泵向立管注入钻井液; (3)、当开泵后立管压力下降一定值时,停止注入钻井液,同时开气体钻井设备继续向立管注气; (4)、按照步骤(2)、(3)向立管交替注入气体和液体,直至立压保持在X以内,停止注入钻井液,仅通过注入气体将剩余钻井液全部排替出井; (5)、卸压,立压为零后打开半封闸板防喷器,气举排液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钻井气举排液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立管汇撬确定停止注气和停止注液的时机,实现气体和液体的交替注入。
【文档编号】E21B43/00GK103573220SQ20121027396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曹强, 陈永明, 赵绪龙, 张林伟, 杨俊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