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锚杆静压桩预压封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7605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锚杆静压桩预压封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锚杆静压桩预压封桩装置,主要用于锚杆静压桩的预压封桩。
背景技术
锚杆静压桩是加固软弱地基的一项新托换技术,与其他托换技术革新比较有许多优点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移动灵活,可在场地和空间狭窄的条件下施工,既可用于旧房地基加固和托换,也可用于新建房屋在软弱地基上的设计,并且在旧房改造时可在不停产和不搬迁的情况下进行工程处理。锚杆静压桩的应用范围锚杆静压桩适用于粉土、粘土、人工填土、淤泥质土等地基土的新建或已建多层建筑物、中小型构筑物和厂房的地基处理或基础托换工程。锚杆静压桩尤其适用于以下几种需要进行地 基处理或基础托换的情况1)用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引起的沉裂建筑物的加固和倾斜建筑物的纠偏;2 )建筑物加层或厂房扩大。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预留压桩孔、预埋锚杆,待施工完2 3层以后开始压桩;3)在密集建筑群中或精密仪器车间附近建造多层建筑物;4 )新建或扩建多层建(构)筑物需采用桩基,但不具有单独的打桩工期;5 )桩基工程事故处理。为保证锚杆静压桩的承载力,需要对桩进行预压封桩。现存的预压封桩装置沿用压桩的桩架。压桩采用3m高的桩架,设备较为笨重,安装、运输、拆卸桩架都不方便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此外压桩过程中,千斤顶需固定在静压桩的上面持续加压防止桩反弹,影响封桩、焊接等工序作业,操作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专利克服桩架笨重的缺点,将原来3m高的桩架改良为Im高的桩架,降低桩架高度,重量大大减轻,降低了安装、运输、拆卸等成本,提高了封桩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锚杆静压桩预压封桩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包括槽钢桩架、液压千斤顶、钢管混凝土、反力梁、限位槽钢,其连接结构为两组槽钢桩架通过其底座上的固定孔采用螺杆固定;在两组槽钢桩架之间位于上部位置连接有反力梁,在槽钢桩架底座下面连接有限位槽钢;设置有两根钢管混凝土安装于反力梁与限位槽钢之间,液压千斤顶安置于两根钢管混凝土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两根钢管混凝土置换千斤顶的方法,利用钢管混凝土持续给预制静压桩加压的同时增大了封桩、焊接等工作面,可提高封桩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没有千斤顶时的B-B剖视图;图3为图I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见图I、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锚杆静压桩预压封桩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包括槽钢桩架I、液压千斤顶2、钢管混凝土 3、反力梁4、限位槽钢5,其连接结构为两组槽钢桩架I通过其底座上的固定孔采用螺杆固定;在两组槽钢桩架I之间位于上部位置连接有反力梁4,在槽钢桩架I底座下面连接有限位槽钢5 ;设置有两根钢管混凝土 3安装于反力梁4与限位槽钢5之间,液压千斤顶2安置于两根钢管混凝土 3之间。静压桩施工时,液压千斤顶2进行加压,当测得压力值达到设计值后,将两根钢管混凝土 3安置于反力梁与限位槽钢5之间,可将液压千斤顶2置换脱出,由反力梁4和钢管混凝土 3给预制桩提供持续压力,阻止桩回弹。液压千斤顶2拆卸后,反力梁4、钢管混凝土 3与限位槽钢5共同构成后期加压装 置。采用本实验新型封桩装置,与现存封桩主要区别在于在启动液压千斤顶之前,在液压千斤顶两侧,反力梁与槽钢之间安置两根直径IlOmm混凝土钢管,驱动千斤顶进行预压工序,达到设计值之后将千斤顶撤出,由两根混凝土钢管与反力梁保持压力值,即达到置换千斤顶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锚杆静压桩预压封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桩架(I)、液压千斤顶(2)、钢管混凝土(3)、反力梁(4)、限位槽钢(5),其连接结构为两组槽钢桩架(I)通过其底座上的固定孔采用螺杆固定;在两组槽钢桩架(I)之间位于上部位置连接有反力梁(4),在槽钢桩架(I)底座下面连接有限位槽钢(5);设置有两根钢管混凝土(3)安装于反力梁(4)与限位槽钢(5)之间,液压千斤顶(2)安置于两根钢管混凝土(3)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锚杆静压桩预压封桩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槽钢桩架(1)、液压千斤顶(2)、钢管混凝土(3)、反力梁(4)、限位槽钢(5),其连接结构为:两组槽钢桩架(1)通过其底座上的固定孔采用螺杆固定;在两组槽钢桩架(1)之间位于上部位置连接有反力梁(4),在槽钢桩架(1)底座下面连接有限位槽钢(5);设置有两根钢管混凝土(3)安装于反力梁(4)与限位槽钢(5)之间,液压千斤顶(2)安置于两根钢管混凝土(3)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根钢管混凝土置换千斤顶的方法,利用钢管混凝土持续给预制静压桩加压的同时增大了封桩、焊接等工作面,可提高封桩效率。
文档编号E02D7/20GK202559355SQ2012202056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刘光宗, 李红兵, 李举, 李宏雷, 傅强, 吴应川, 杨金磊, 唐尚 申请人: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