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设备及钻探设备的浮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027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钻探设备及钻探设备的浮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钻探设备的浮筒,包括浮筒本体(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筒本体(1)内腔中的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支撑面与所述浮筒本体(1)的内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在浮筒本体的内部设置支撑件,进而能够提高浮筒本体的支撑强度,浮筒本体等同于【背景技术】中的浮筒,所以相对于【背景技术】提供的浮筒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钻探设备的浮筒抗压强度更大,能够降低浮筒被挤瘪进而导致损坏的概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钻探设备。
【专利说明】钻探设备及钻探设备的浮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钻探设备的浮筒,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浮筒的钻探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的探测过程中,钻探设备的探杆由地表向地心钻进。为了对探测进行分析,需要数据采集仪器采集数据供后续分析。
[0003]浮筒是一种设置在钻探设备探杆上的辅助部件,其结构为空心圆筒,并由材质较轻的材料制成。浮筒为数据采集仪器提供安装基础,当采集工作完成之后,浮筒会脱离探杆的束缚,而从固定处浮升到泥浆表面,从而实现操作人员将其捞起,进而对数据采集仪器进行后续处理。
[0004]通常,随着探杆的逐渐深入,钻探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深度也随之加大,有时泥浆的深度甚至会达到2000-3000米,而浮筒也会下降到此深度。由于浮筒为空心圆筒结构,其强度较低,在此环境中受到的压力比较大(通常为80Mpa左右),浮筒被挤瘪进而导致损坏的概率较大,影响了数据采集仪器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探设备的浮筒,以解决浮筒被挤瘪进而导致损坏概率较大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钻探设备的浮筒,包括浮筒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筒本体内腔中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面与所述浮筒本体的内壁相接触。
[0008]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筒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筒体内壁上的加固部。
[0009]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加固部为环形加固部,且所述加固部的中心孔的轴线与所述支撑筒体的轴线共线。
[0010]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环形加固部与所述支撑筒体相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过渡部。
[0011]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支撑筒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12]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浮筒本体为碳纤维材料制成。
[0013]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支撑筒体为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浮筒本体和所述支撑筒体为烧结一体式结构。
[0014]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在所述浮筒本体的中间位置。
[0015]优选的,上述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所述支撑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浮筒本体的模体通过径向连接柱相连的L形连接孔,所述L形连接孔在所述支撑筒体的端面设置有开口。
[0016]基于上述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钻探设备,所述钻探设备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在浮筒本体的内部设置支撑件,进而能够提高浮筒本体的支撑强度,浮筒本体等同于【背景技术】中的浮筒,所以相对于【背景技术】提供的浮筒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抗压强度更大,能够降低浮筒被挤瘪进而导致损坏的概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1-3中:
[0023]浮筒本体1、支撑件2、支撑筒体21、环形加固部22、L形连接孔211、L形连接孔212、中心孔2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探设备的浮筒,所述的浮筒提高了浮筒的承压强度,降低了浮筒被挤瘪进而导致损坏的概率。
[00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请参考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包括浮筒本体I和支撑件2。其中:支撑件2设置在浮筒本体I的内腔中,支撑件2的支撑面与浮筒本体I的内壁相接触,进而实现对浮筒本体I的支撑。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在浮筒本体I的内部设置支撑件2,进而能够提高浮筒本体I的支撑强度,浮筒本体I等同于【背景技术】中的浮筒,所以相对于【背景技术】提供的浮筒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抗压强度更大,能够降低浮筒被挤瘪进而导致损坏的概率。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可以为各种结构的支撑部件,只要是能够设置在浮筒本体I内部,且支撑浮筒本体I即可。请参考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的支撑件2,图中所示的支撑件2包括支撑筒体21和加固部,加固部设置在支撑筒体21内,起到加固支撑筒体21的作用。支撑筒体21的外表面与浮筒本体I的内壁相接触,起到全方位支撑浮筒本体I的作用,能够提高支撑效果。上述加固部能够提高支撑筒体21本身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个支撑件2的支撑强度,间接地提高对浮筒本体I的支撑效果,进一步降低浮筒被损坏的概率。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在钻探的过程中,数据采集仪器设置在浮筒中,即本实施例的浮筒本体I内,因此为了方便对数据采集仪器的安装,上述加固部为环形加固部22,环形加固部22具有的孔可以连通环形加固部22两侧的浮筒本体I内腔。
[0029]进一步的,环形加固部22的轴线与支撑筒体21的轴线共线,以实现环形加固部22对支撑筒体21的均匀支撑。环形加固部22与支撑筒体21的连接处通常情况下受力较大,容易导致应力集中,最终会影响整个支撑件2的寿命。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形加固部22与支撑筒体21相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过渡段,所述的加强过渡段可以为加强筋,也可以为设置在环形加固部22与支撑筒体21连接处的加厚部。
[0030]上述支撑件2的支撑筒体21可以以嵌入的方式设置在浮筒本体I中,支撑筒体21的表面可以设置有防滑纹,以提高支撑筒体21与浮筒本体I的结合强度。防滑纹可以为各种形状的防滑纹,例如网状防滑纹(如图3所示),本申请不对防滑纹的形状作具体限定。
[0031]由于钻探设备的浮筒最终需要从泥浆中浮出到泥浆表面,所以浮筒需要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制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浮筒本体I通常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即浮筒本体I为碳纤维浮筒本体)。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浮筒本体I通常由碳纤维材料烧结而成。当然,支撑筒体21也可以由碳纤维材料烧结而成(即支撑筒体21为碳纤维支撑筒体)。进一步的,浮筒本体I和支撑筒体21可以为烧结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支撑件2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一个。当支撑件2为一个时,支撑件2优选设置在浮筒本体I的中间位置;当支撑件2为多个时,多个支撑件2优选沿浮筒本体I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上述布置方式能够提高支撑件2的支撑效果。
[0032]生产时,支撑筒体21可以充当浮筒本体I的部分模体,浮筒本体I位于支撑筒体21两侧的部位,均需要模体支撑。以碳纤维材料,且通过烧结的方式生产浮筒本体I时,先将碳纤维绕在模体和支撑筒体21上,当缠绕到所需厚度时,对缠绕而成的整体进行烧结,烧结完成之后,将模体拆卸。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模体与支撑筒体21的衔接以及快速拆卸,是目前生产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探设备的浮筒中,支撑筒体2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浮筒本体I的模体通过径向连接柱相连的L形连接孔(分别为L形连接孔211和L形连接孔212),L形连接孔在支撑筒体21的端面设置有开口。当模体与支撑筒体21衔接时,直接将模体上的径向连接柱从开口滑入L形连接孔中,然后转动即可实现模体与支撑筒体21的定位连接。当烧结完成之后,直接再反向转动模体,然后从L形连接孔的开口抽离。上述抽离过程一方面实现模体与烧结而成的浮筒本体I的分离,另一方面也为径向连接柱滑出L形连接孔作准备。上述整个生产过程,操作简单,快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0033]基于本实施例上述部分所述的浮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钻探设备,所述的钻探设备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钻探设备的浮筒。
[003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0035]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钻探设备的浮筒,包括浮筒本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筒本体(I)内腔中的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支撑面与所述浮筒本体(I)的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包括支撑筒体(2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筒体(21)内壁上的加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为环形加固部(22),且所述加固部的中心孔(221)的轴线与所述支撑筒体(21)的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固部(22)与所述支撑筒体(21)相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过渡部。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体(21)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本体(I)为碳纤维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体(21)为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浮筒本体(I)和所述支撑筒体(21)为烧结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在所述浮筒本体(I)的中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体(2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浮筒本体(I)的模体通过径向连接柱相连的L形连接孔(211、212 ),所述L形连接孔(211或212 )在所述支撑筒体(21)的端面设置有开口。
10.钻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设备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钻探设备的浮筒。
【文档编号】E21B47/017GK203603880SQ20132072632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杨彪 申请人:北京海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