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211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包括用于贯穿滑坡体(6)、滑动面(7)及稳定土体(8)的抗滑桩(1)及固定于所述抗滑桩(1)上的锚杆(3);所述锚杆(3)远离所述抗滑桩(1)的一端为插入所述稳定土体(8)的插入端;所述抗滑桩(1)与所述锚杆(3)固定连接,所述锚杆(3)与所述抗滑桩(1)的夹角为65°-8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较快,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简化了施工复杂度,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专利说明】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逐年降雨的增多,山区等地区的滑坡灾害日益严重,成为人类社会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0003]在山区等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区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滑坡治理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层锚拉抗滑桩来对滑坡进行加固治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挖掘机挖掘滑坡位置,以便于设置钢筋混凝土层锚拉抗滑桩。其需要消耗的时间长且施工复杂,施工进度缓慢,造成工程造价成本偏高。
[0004]因此,如何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以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包括用于贯穿滑坡体、滑动面及稳定土体的抗滑桩、设置于所述抗滑桩`顶端的联系梁及固定于所述联系梁上的锚杆;
[0008]所述锚杆远离所述抗滑桩的一端为插入所述稳定土体的插入端;
[0009]所述锚杆与所述抗滑桩的夹角为65° -80° ;
[0010]所述抗滑桩为注浆型钢劲性桩,其包括微型水泥桩及插于微型水泥桩中间的型钢。
[0011]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型钢设置于所述水泥桩的中间。
[0012]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型钢为工型钢。
[0013]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联系梁为钢筋混凝土联系M
ο
[0014]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联系梁上设置有供所述锚杆穿过的通孔。
[0015]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锚杆远离所述稳定土体的一端设置有锚头,所述锚头与所述联系梁固定连接。
[0016]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型钢的腰板与所述锚杆的延伸方向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
[0017]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抗滑桩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联系梁均匀排列。
[0018]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锚杆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抗滑桩中间。
[0019]优选地,上述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所述水泥桩为圆形桩。
[002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简化了施工复杂度,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抗滑桩一1,型钢一2,锚杆一3,联系梁一4,锚头一5,滑坡体一6,滑动面一7,稳定土体—8 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以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00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包括用于贯穿滑坡体6、滑动面7及稳定土体8的抗滑桩1、设置于抗滑桩I顶端的联系梁4及固定于联系梁4上的锚杆3远离抗滑桩I的一端为插入稳定土体8的插入端;锚杆3与抗滑桩I的夹角为65° -80° ;抗滑桩I为注浆型钢劲性桩I,其包括微型水泥桩及插设于水泥桩中间的型钢2。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通过锚杆3与抗滑桩I的相互配合,并使锚杆3与抗滑桩I的夹角为65° -80°。由于抗滑桩I相对垂直设置;通过锚杆3与设置于抗滑桩I顶端的联系梁4固定连接,抗滑桩I贯穿滑坡体6、滑动面7并固定于稳定土体8内,锚杆3远离抗滑桩I的一端插入稳定土体8中,形成三角固定形式,并且,通过将锚杆3与抗滑桩I的夹角为65° -80°,使得锚杆3与水平面的夹角仅为10° -25。,使得锚杆3水平方向的延伸长度较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锚杆3与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抗滑桩I之间稳定滑坡体6的面积。通过锚杆3与抗滑桩I的相互配合,快速的形成抗滑结构支护体系,操作简单且施工方便,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1]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钻机就位,对抗滑桩进行成孔,然后在桩孔内灌注水泥浆,在水泥浆未干时,将型钢2插入水泥浆内,形成注浆型钢劲性桩,其中,钻孔应钻入稳定土体8一定深度,以确保抗滑桩I (即注浆型钢劲性桩)嵌固到滑动面7下稳定土体8 一定深度,进而确保抗滑桩I的稳定性;下一步,在滑坡位置进行锚杆成孔,使得该孔贯穿于稳定土体8内,然后将锚杆3放入孔内,进行注浆锚固,使得锚杆3对滑坡体6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其中,锚杆3以10~25°的角度穿过滑动面7 ;锚杆3远离抗滑桩I的一端锚固于稳定坡体8内,并且,通过浇筑联系梁4,使锚杆3的另一端与抗滑桩I (即注浆型钢劲性桩)相对固定,形成注浆型钢劲性桩锚支护结构,进而起到了对滑坡体6的抗滑效果。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支护效果显著,并且大大简化了施工复杂度,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0033]进一步地,型钢2设置于水泥浆层中间,以便于均衡抗滑桩I的受力强度。
[003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中,优选工型钢作为型钢2。由于工型钢的横截面积较大,进而提高了抗滑桩I的受力稳定性。也可以选用L型钢等,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一一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0035]为了提高支撑强度,联系梁4为通过浇筑设置于抗滑桩I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联系
M
ο
[0036]优选将锚杆3设置为金属锚杆。也可以设置为树脂锚杆或木锚杆等。进一步地,联系梁4上设置有供锚杆3穿过的通孔。其中,优选将锚杆3设置为金属锚杆。也可以设置为树脂锚杆或木锚杆等。锚杆3的材料不做限制,仅需保证对滑坡体6起到抗滑阻挡作用即可。
[0037]锚杆3远离稳定土地8的一端设置有锚头5,锚头5与联系梁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锚头5,进一步提高了锚杆3与联系梁4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锚杆3相对于抗滑桩I的稳定性。
[0038]进一步地,锚杆3远离稳定土体8的一端设置有锚头5。通过设置锚头5,进一步提高了锚杆3与抗滑桩I的连接稳定性
[0039]如图2所示,由于型钢2选用工型钢,其具有设置于两端的翼板及连接两个翼板的腰板。为了便于设置及受力,锚杆3的延伸方向与腰板的方向在水平面上呈平行设置。
[0040]如图2所示,抗滑桩I的数量为多个且沿联系梁4均匀排列。
[0041]其中,相邻两个抗滑桩I之间设置有一个锚杆3,使锚杆3设置于相邻两个抗滑桩I中间。即锚杆3到相邻两个抗滑桩I的垂直距离相同。
[0042]为了尽可能的扩大抗滑桩I与滑坡位置的接触面积,提高抗滑桩I在稳定土体8内的稳定性,优选抗滑桩I为圆形桩。
[004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00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贯穿滑坡体(6)、滑动面(7)及稳定土体(8)的抗滑桩(I)、设置于所述抗滑桩(I)顶端的联系梁(4)及固定于所述联系梁(4)上的锚杆(3); 所述锚杆(3)远离所述抗滑桩(I)的一端为插入所述稳定土体(8)的插入端; 所述锚杆(3)与所述抗滑桩(I)的夹角为65° -80° ; 所述抗滑桩(I)为注浆型钢劲性桩,其包括微型水泥桩及插设于所述微型桩体内的型钢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2)设置于所述水泥桩的中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2)为工型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梁(4)为钢筋混凝土联系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梁(4)上设置有供所述锚杆(3)穿过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远离所述稳定土体(8)的一端设置有锚头(5),所述锚头(5)与所述联系梁(4)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2)的腰板与所述锚杆(3)的延伸方向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I)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联系梁(4)均匀排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抗滑桩(I)中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型混凝土劲芯锚拉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桩为圆形桩。
【文档编号】E02D5/30GK203654304SQ20132085368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郭伟, 王平, 唐建东, 卢华峰, 扬万金, 李建勇, 陈云, 康景文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