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降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597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管降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它包括钢管、潜水泵、水管和排水管,在钢管壁上钻满吸水孔,该钢管位于土层上表面为无孔管,潜水泵位于钢管底部,潜水泵上方通过水管与外界的排水管连接,钢管埋在筏板基础混凝土内部位焊接止水环,钢管上口焊接封水板。此降水处理结构采用钻孔成井的方法,地面操作起来方便,在钢管下端钻满吸水孔,吸水孔使得进水快,水流通过井底内的抽水泵抽出体系外,钢管外壁包裹尼龙密目网,滤除泥沙,施工完毕后,拆装也很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沉管降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降水结构。是一种建筑施工结构,通过此结构进行降水施工。

【背景技术】
[0002]公开的一个专利名称基坑预制混凝土管沉管降水结构,专利号201220148108.1,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混凝土管的底层铺设有若干层碎石层,以对碎石层底部的泥沙等进行过滤,并通过冲水管向混凝土管内冲水稀释混凝土管内的泥沙,而通过抽水管及潜水泵抽出泥沙,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过滤泥沙,如何抽出泥沙。混凝土管管节下沉的过程中,本身就将很多泥沙带进入了管内,而铺设碎石层的工程量巨大,根据石头大小进行逐层铺设,但同时带来了另一个技术难题,人工如何进入水层进行铺设呢?费时费力,最后考虑到将施工结构拆除时,既要拆除混泥土管,又要拆除铺设好的石头,工程量巨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水效果好、结构拆装简单的沉管降水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它包括钢管、潜水泵、水管和排水管,在钢管壁上钻满吸水孔,该钢管位于土层上表面为无孔管,所述潜水泵位于钢管底部,所述潜水泵上方通过水管与外界的排水管连接,所述钢管埋在筏板基础混凝土内部位焊接止水环,所述钢管上口焊接封水板。
[0006]所述钢管外壁包裹尼龙密目网。
[0007]所述钢管壁上的吸水孔为孔径4-6mm、孔间距145_155mm的圆孔。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降水处理结构采用钻孔成井的方法,地面操作起来方便,在钢管下端钻满吸水孔,吸水孔使得进水快,水流通过井底内的抽水泵抽出体系外,钢管外壁包裹尼龙密目网,滤除泥沙,施工完毕后,拆装也很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钢管,2、尼龙密目网,3、潜水泵,4、水管,5、电缆线,6、吸水孔,7、止水环,
8、封水板,9、无孔管,1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它包括钢管1、潜水泵3、水管4和排水管10,在钢管I壁上钻满吸水孔6,此吸水孔6采用钻具进行钻取,地面操作,相当方便,另外该吸水孔6有两个作用,一方面能够使得水快速从吸水孔6内进入,而不是单单仅靠一个钢管口进入;另一方面吸水孔6外包裹尼龙密目网2,使得水可以进入,大于尼龙密目网孔径的泥沙不能进入,泥沙就沉积在坑底。
[0013]该钢管I位于土层上表面为无孔管9,潜水泵3位于钢管I底部,潜水泵3上方通过水管4与外界的排水管10连接,潜水泵3连接井外的电缆线5,通过水泵将沉井钢管I内水抽出体系外。
[0014]钢管I埋在筏板基础混凝土内部位焊接止水环7,止水环7是用来防止渗漏的环板,就是加数倍的延长水渗浸的路径,大大增加了渗浸阻力来达到抗渗目的,钢管I上口焊接封水板8。为了封堵井口全部烧筑在後板基础混凝土内。
[0015]钢管I外壁包裹尼龙密目网2。这里所说的尼龙密目网相当于滤水网,可以滤除水质中的泥沙。
[0016]钢管I壁上的吸水孔6为孔径4-6mm、孔间距145_155mm的圆孔。可以滤除大于这个尺寸的泥土、塑料、金属杂质等。
[0017]此降水处理结构采用钻孔成井的方法,地面操作起来方便,在钢管下端钻满吸水孔,吸水孔使得进水快,水流通过井底内的抽水泵抽出体系外,钢管外壁包裹尼龙密目网,滤除泥沙,施工完毕后,拆装也很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管、潜水泵、水管和排水管,在钢管壁上钻满吸水孔,该钢管位于土层上表面为无孔管,所述潜水泵位于钢管底部,所述潜水泵上方通过水管与外界的排水管连接,所述钢管埋在筏板基础混凝土内部位焊接止水环,所述钢管上口焊接封水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外壁包裹尼龙密目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壁上的吸水孔为孔径4_6mm、孔间距145_155mm的圆孔。
【文档编号】E02D19/10GK204000909SQ20142027324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陈辉, 瞿学忠, 姜雪岐, 黄裕平 申请人: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