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管壁找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839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油井管壁找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油井管壁找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油井的长期使用,会发生油井管壁出现漏点的现象,这样就可能会使地层中的地下水进入到油井内,影响油井的正常开采。为了实现油井的正常开采,需要找到油井管壁的漏点,并进行堵漏。

现有技术中,通过管柱串管的方式将复合机桥伸入到油井内的预定位置处,并控制复合机桥坐封,使复合机桥两侧的石油井井筒封隔,封隔后将复合机桥落在石油井内并拔出管柱,然后再次通过管柱串管的方式将封隔器伸入到石油井内,通过该封隔器对石油井井筒进行封隔,并对封隔器与复合机桥之间进行找漏测试,可以检测石油井井筒内漏点的位置。

采用现有技术,虽然可以找到漏点的位置,但是需要至少两次将设备伸入到井下进行作业才能找到漏点,而石油井井筒的距离又很长,每次将设备伸入到井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样就造成石油井漏点的查找作业周期很长,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以克服现有油井管壁漏点查找作业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部、第一封隔器、断开装置、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封隔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通过所述断开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外一端用于连接管柱,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封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封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断开装置用于当通过所述管柱将所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 井中预定的位置后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断开装置为机械丢手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剪钉、倒扣螺母、键块和弹簧,其中,所述第一接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接头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倒扣螺母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花键配合,所述剪钉设置于所述倒扣螺母处,所述键块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上。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断开装置为液压丢手器,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弹性爪、液缸、扭矩套和液缸剪钉,其中,所述第三接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四接头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扭矩套和所述第三接头通过牙嵌连接,所述液缸剪钉、所述液缸和所述弹性爪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头和所述第四接头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封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封隔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腔体中设置有死堵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第一封隔器为双向锚定封隔器。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第二封隔器为双向锚定封隔器。

进一步地,上述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管柱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通过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通过断开装置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外一端用于连接管柱,第一连接部为中空结构,第一封隔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封隔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断开装置用于当通过管柱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井中预定的位置后断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得可以在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井内的预定位置后,先将第二封隔器进行坐封,然后再控制断开装置打开,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断开,再通过移动第一封隔器和第一连接部进行 找漏测试,就可以将石油井井筒内的漏点找到,实现了通过管柱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一次下井作业就可以将漏点找到,从而,减少了找漏时间,提高了找漏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油井管壁找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油井管壁堵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部11、第一封隔器14、断开装置13、第二连接部12以及第二封隔器15。其中,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通过断开装置13连接,第一连接部11的另外一端用于连接管柱16,第一连接部11为中空结构,第一封隔器14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上,第二封隔器15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2上,断开装置13用于当通过管柱16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井中预定的位置后断开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第一连接部1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连接等连接形式与断开装置13连接,第二连接部12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连接等连接形式与断开装置13连接。第一连接部11可以 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与管柱16连接。第一连接部11为中空结构,便于与管柱16的腔体连通。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上,例如,可以通过将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分别套接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的外壁上的方式进行设置。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的形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能将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设置在其上即可。当通过管柱16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至井中的预定位置后,断开装置13动作断开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由于第一封隔器14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上,第二封隔器15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2上,即断开装置13断开后第二连接部12和第二封隔器15留在井中的预定位置,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封隔器14可以随着管柱16在井中的预定位置之上进行活动。可选的,可以通过旋转管柱16来使断开装置13断开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本实施例对断开装置13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在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到达预定的位置后断开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管柱16可以是很多个相同或不相同长度的子管柱连接起来的管柱。井中的预定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进行选取。可以通过管柱16伸入井中的长度来确定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是否达到井中的预定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第一连接部11的不与断开装置13连接的一端与管柱16连接,通过管柱16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放入井中,当通过监测管柱16伸入井中的长度或通过其他方式判断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到达井中的预定位置后,旋转并下压管柱16实现第二封隔器15的坐封,使其将油井管壁封隔。然后,控制断开装置13动作,使其断开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封隔器14就可以在管柱16的带动下在第二封隔器15以上位置自由移动,而第二连接部12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上的第二封隔器15则与第一连接部11分离,落在油井管壁内并与油井管壁密封连接,对油井管壁进行封堵。控制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封隔器14上升一段距离,控制第一封隔器14坐封,使第一封隔器14两侧的油井井壁封隔。则在此时的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之间存在一段空间,通过管柱16向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 之间的空间中注水,水通过管柱16、第一连接部11的中空结构的腔流向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之间的空间中。当注水充满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的空间后,停止注水。由于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的之间的空间通过第一连接部11的腔与管柱16的腔连通,通过监测管柱16内的水压是否保压即可判断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之间的油井管壁中是否存在漏点:如果监测到管柱16内的水压能够保压,则说明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之间的油井管壁不存在漏点,将第一封隔器14和第一连接部11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再重复上述步骤;如果监测到管柱16内的水压不能保压,则说明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之间的油井管壁上存在漏点,此时,可以将第一封隔器14下放一段距离,再继续上述步骤以将漏点的位置精确定位后,进行补漏后,再进行上述找漏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找漏效率,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找漏:可以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在第一封隔器14和第二封隔器15之间的油井管壁内查找到漏点时,继续保持第一封隔器14的坐封状态,并向第一封隔器14与井口之间的石油井井筒内注水,使第一封隔器14与井口之间的石油井井筒内充满水后停止注水,并检测第一封隔器14与井口之间的石油井井筒内的水是否保压,如果保压则说明该油井井壁上已经没有漏点了,如果不能保压,则说明该油井井壁上还有漏点,需要继续查找漏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通过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通过断开装置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外一端用于连接管柱,第一连接部为中空结构,第一封隔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封隔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断开装置用于当通过管柱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井中预定的位置后断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得可以在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井内的预定位置后,先将第二封隔器进行坐封,然后再控制断开装置动作,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断开,再通过移动第一封隔器和第一连接部进行找漏测试,第一连接部的中空结构的腔可以用于连通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的空间与管柱便于进行找漏测试,就可以将油井管壁上的漏点找到,实现了通过管柱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一次下井作业就可以将漏点找到,从而,减少了找漏时间,提高了找漏效率。

为了进一步地验证上述实施例中油井管壁找漏装置的找漏效果,经过找 漏试验表明:利用常规的找漏装置进行找漏,找漏平均时间为80个小时,而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找漏装置进行找漏,找漏平均时间为45小时,找漏时间缩短了43.75%,提高了找漏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封隔器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将第二封隔器两侧的石油井井筒封隔,使该找漏装置可以在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的井筒内找到漏点;另一方面,由于在找漏程序结束,进行堵漏程序时同样需要对石油井井筒进行封隔,防止在堵漏过程中,堵漏用的水泥等堵漏材料落入到储油层,对储油层进行污染,这样当找漏程序结束后,进行堵漏程序时,该第二封隔器可以丢在石油井井筒内,继续保持封隔状态,使石油井井筒进行堵漏程序时,不需要再重新封隔石油井井筒,可以直接进行堵漏,节约了石油井井筒堵漏的时间,提高了堵漏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断开装置可以是机械丢手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剪钉、倒扣螺母、键块和弹簧,其中,第一接头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接头用于连接第二连接部,倒扣螺母与第二接头之间花键配合,剪钉设置于倒扣螺母处,键块和弹簧设置于第二接头上。机械丢手器动作过程为:当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到达井中的预定位置后,控制剪断倒扣螺母处的剪钉,键块收缩,通过正转管柱将倒扣螺母与第二连接部卸开,实现断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机械丢手器丢手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断开装置为液压丢手器,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弹性爪、液缸、扭矩套和液缸剪钉,其中,第三接头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第四接头用于连接第二连接部,扭矩套和第三接头通过牙嵌连接,液缸剪钉、液缸和弹性爪依次设置在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之间。液压丢手器的动作过程为:当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到达井中的预定位置后,下压管柱,使弹性爪和第四接头脱离,憋压剪断液缸剪钉,液缸上行推动弹性爪使其从密封外壳槽内脱离,实现断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液压丢手器可以适用于井况复杂的油井中。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管,第一封隔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第二连接部为第二连接管,第二封隔器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第二连接部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连接部的腔体中设置有死堵结构。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使得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更加轻便,且更便于第一连接部与管柱的连接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断开装置的连接。请继续参照图1,当第二连接部12为中空结构时,第二连接部12的腔体中的死堵结构17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的底部。可以理解的是,死堵结构17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的腔体中的任何位置,只要实现将第二连接部12的腔体堵住即可。第二连接部12为中空结构,实现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更加轻便,同时,死堵结构17可以保证第二封隔器15的封堵效果,使第二封隔器15靠近储油层一侧的油液不会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动到第二封隔器15的另一侧,保证第二封隔器15的封隔效果。同时,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腔体可以与管柱的腔体连通,可以通过管柱内的液体实现对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的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封隔器可以为双向锚定封隔器,第二封隔器对石油井井筒进行封隔后,由于第二封隔器下面一侧与储油层连通,第二封隔器上面一侧在找漏测试中需要与注水连通,第二封隔器可以采用双向锚定封隔器进行锚定,使第二封隔器上下两侧都进行锚定。使得当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充满水时,第二封隔器向下的锚定可以防止第二封隔器向下滑落,当储油层内的油液向上涌动时,第二封隔器向上的锚定可以防止油液推动第二封隔器向上滑动,通过双向锚定封隔器可以更牢固的对石油井井筒进行封隔,保证封隔的密闭性。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封隔器可以为双向锚定封隔器,在使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进行找漏测试时,第一封隔器已经坐封后,第一封隔器与第二封隔器之间的注水会向第一封隔器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所以为了保证第一封隔器封隔的牢固性,需要向上的方向上进行锚定;在检测石油井井筒内井口与第一封隔器之间是否还有其他漏点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封隔器与石油井井口之间的石油井井筒内充满水,这样第一封隔器与石油井井口之间的水将会对第一封隔器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所以为了保证第一封隔器封隔的牢固性,第一封隔器需要向下的方向上进行锚定。因此,第一封隔器为双向锚定封隔器可以在上下两侧都进行锚定,可以更牢固地对石油井井筒进行封隔,保证了第一封隔器封隔的密闭性。

图2为本发明油井管壁找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 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方法包括:

S201:通过管柱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井中预定的位置。

其中,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是如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中第一连接部不与断开装置连接的一端与管柱连接,通过管柱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放入井中。通过监测管柱伸入井中的长度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判断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是否到达井中的预定位置。

S202:控制第二封隔器坐封,使第二封隔器两侧的井筒隔离。

具体地,通过旋转下压管柱的方式控制第二封隔器坐封。

S203:控制断开装置打开,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断开连接。

具体地,当断开装置为机械丢手器时,通过投球控制剪断剪钉,正转管柱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断开。当断开装置为液压丢手器时,下压管柱,使弹性爪与第四接头脱离,憋压剪断液缸剪钉,液缸上行推动弹性爪使其从密封外壳槽内脱离,实现断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S204:进行至少一次找漏测试,直到找到漏点的位置。

具体地,控制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封隔器上升一段距离,即控制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封隔器往井口方向上行一段距离。控制第一封隔器坐封,使第一封隔器两侧的井筒隔离,可以通过旋转下压管柱的方式使第一封隔器坐封。通过管柱以及第一连接部的内腔向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注水。停止注水并检测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的注水是否能够保压,若是,则进行下一次找漏测试,若否,则说明在所述第一封隔器上升的路径中存在漏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壁找漏方法,在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伸入到石油井内的预定位置后,先将第二封隔器进行坐封,然后再控制断开装置打开,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断开,再通过第一封隔器进行找漏测试,这样就可以将石油井井筒内的漏点找到,通过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伸入到石油井内进行找漏,一次下井作业就可以将漏点找到,从而,减少了找漏时间,提高了找漏效率。

图3为本发明油井管壁堵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堵漏方法包括:

S301:通过管柱将油井管壁找漏装置下放到井中预定的位置。

其中,油井管壁找漏装置是如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油井管壁找漏装置。

S302:控制第二封隔器坐封,使第二封隔器两侧的井筒隔离。

S303:控制断开装置打开,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断开连接。

S304:进行至少一次找漏测试,直到找到漏点的位置。

S301-S304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S201-S204的具体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305:将第一封隔器拉出井筒。

具体地,可以通过打捞工具将第一封隔器拉出井筒。此时,第二封隔器还是保持坐封状态。

S306:通过管柱向漏点的位置处注入堵漏剂进行堵漏。

具体地,将管柱伸入到漏点位置处,然后通过管柱内的腔体,向石油井筒内注入暂堵剂,对漏点进行封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堵漏方法,需要先找到漏点位置,在找到漏点位置之后,保持第二封隔器的坐封状态,拉出第一封隔器,并向石油井井筒内注入堵漏剂进行堵漏,这样在堵漏过程中,由于在寻找漏点位置时,已经通过第二封隔器对井筒进行坐封,这样在找到漏点位置之后,就不需要重新再对石油井井筒进行封隔,保持第二封隔器的坐封状态就可以了,从而,提高了堵漏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