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降温排渣效果好的潜孔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285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持续降温排渣效果好的潜孔钻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钻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持续降温排渣效果好的潜孔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在水电、核电、公路建设、矿山开采、基础施工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凿岩设备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潜孔钻正在不断向高风压、大风量、高效率方向发展;潜孔冲击器冲击频率与冲击功率整体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对与其配套使用的潜孔钻头有着更高质量要求。现有的潜孔钻头因钻齿、气孔和排粉槽的设计布局不合理,而造成岩渣排出不畅,边齿磨损快,凿速低,钻头寿命短,增加了重复破碎,并且气体对各齿的冷却效果差,大大降低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持续降温排渣效果好的潜孔钻头,以解决现有的潜孔钻头存在着因钻齿、气孔和排粉槽的设计布局不合理,而造成岩渣排出不畅,边齿磨损快,凿速低,钻头寿命短,增加了重复破碎,并且气体对各齿的冷却效果差,大大降低了钻头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持续降温排渣效果好的潜孔钻头,包括主杆体,连接臂,基座,钻齿,冷却液出口,第一排粉槽,第二排粉槽,冷却液主管道,冷却液分管道,连接腔和连接螺纹。

所述的主杆体设置在连接臂的左侧;所述的基座设置在连接臂的右侧;所述的钻齿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的冷却液出口设置在基座的中心部;所述的第一排粉槽分别平均设置在基座的外侧边缘位置;所述的第二排粉槽设置在基座外侧边缘第一排粉槽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冷却液主管道设置在连接臂的中心部;所述的冷却液分管道设置在基座的内部;所述的连接腔设置在主杆体的中心部;所述的连接螺纹设置在连接腔的内壁上。

所述的主杆体具体设置为中空结构,通过与连接臂和基座的配合设置,有利于冷却液通过主杆体的连接腔与冷却液主管道相连接,实现对钻齿的持续降温,延长钻齿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第一排粉槽具体采用V形槽,所述的第二排粉槽具体采用半圆弧形槽,通过在基座外边缘的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有利于岩渣的排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钻齿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冷却液分管道连接设置在冷却液主管道的右侧,所述的冷却液分管道具体设置为2条,所述的冷却液出口分别设置在冷却液分管道的出口处,有利于实现对钻齿的分散均匀降温,提高降温效果,延长钻齿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连接螺纹具体采用为反丝内螺纹,通过在主杆体内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主杆体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因杆体脱落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的钻齿具体采用半椭圆型碳化钨合金齿,所述的钻齿平均分散安装在基座的边缘部,有利于分散减轻岩石层对钻齿的冲击力,降低对单个钻齿的磨损,延长钻齿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主杆体,钻齿,第一排粉槽,第二排粉槽,冷却液主管道,冷却液分管道和连接螺纹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对钻齿的分散均匀持续降温,提高岩渣的排出效率,连接灵活稳定,分散减轻岩石层对钻齿的冲击力,降低对单个钻齿的磨损程度,延长钻齿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便于使用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杆体,2-连接臂,3-基座,4-钻齿,5-冷却液出口,6-第一排粉槽,7-第二排粉槽,8-冷却液主管道,9-冷却液分管道,10-连接腔,11-连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持续降温排渣效果好的潜孔钻头,包括主杆体1,连接臂2,基座3,钻齿4,冷却液出口5,第一排粉槽6,第二排粉槽7,冷却液主管道8,冷却液分管道9,连接腔10和连接螺纹11。

所述的主杆体1设置在连接臂2的左侧;所述的基座3设置在连接臂2的右侧;所述的钻齿4安装在基座3上;所述的冷却液出口5设置在基座3的中心部;所述的第一排粉槽6分别平均设置在基座3的外侧边缘位置;所述的第二排粉槽7设置在基座3外侧边缘第一排粉槽6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冷却液主管道8设置在连接臂2的中心部;所述的冷却液分管道9设置在基座3的内部;所述的连接腔10设置在主杆体1的中心部;所述的连接螺纹11设置在连接腔10的内壁上。

所述的主杆体1具体设置为中空结构,通过与连接臂2和基座3的配合设置,有利于冷却液通过主杆体1的连接腔10与冷却液主管道8相连接,实现对钻齿4的持续降温,延长钻齿4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第一排粉槽6具体采用V形槽,所述的第二排粉槽7具体采用半圆弧形槽,通过在基座3外边缘的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有利于岩渣的排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钻齿4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冷却液分管道9连接设置在冷却液主管道8的右侧,所述的冷却液分管道9具体设置为2条,所述的冷却液出口5分别设置在冷却液分管道9的出口处,有利于实现对钻齿4的分散均匀降温,提高降温效果,延长钻齿4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连接螺纹11具体采用为反丝内螺纹,通过在主杆体1内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主杆体1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因杆体脱落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的钻齿4具体采用半椭圆型碳化钨合金齿,所述的钻齿4平均分散安装在基座3的边缘部,有利于分散减轻岩石层对钻齿4的冲击力,降低对单个钻齿4的磨损,延长钻齿4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通过设置在主杆体1内连接腔10内壁的连接螺纹11与驱动装置连接,带动主杆体1、连接臂2和基座3转动,然后通过冷却液主管道8将冷却液通过两条冷却液分管道9给钻齿4进行降温,使得钻齿4在低温下工作,降低钻齿4的磨损,延长钻齿4的使用寿命。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