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套管钻井完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4923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套管钻井完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井领域,涉及一开表层套管钻井完井领域,尤其涉及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套管钻井完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地质钻探的钻井施工作业中,通常情况下进行单筒单井钻完井作业,就是一个井筒内下入表层套管然后固井,然后在表层套管内继续钻至中完井深,下技术套管后固井,随后在技术套管内继续钻至完井井深并固井,这种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钻井采用的钻井方式。

在我国极浅海地区一般修建人工端岛,一般在人工端岛上钻丛式井的方式开发位于极浅海地区的油田,但人工岛修建成本较高,井口资源相对较少,为充分利用人工岛井口资源,就需要增加单位面积的布井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降低作业成本、节约井口槽、增加单位面积布井密度,有利充分开发储层的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套管钻井完井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套管钻井完井装置,包括设置在井口槽区域内的导管,所述导管内为井筒,所述井筒竖直设置,所述导管的上端面设有水平设置的双孔基座,所述双孔基座上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A井套管管柱通过所述第一导向孔竖直设置在所述井筒内,B井套管管柱通过所述第一导向孔竖直设置在所述井筒内;

所述A井套管管柱和B井套管管柱的半径相同,所述A井套管管柱和B井套管管柱相对所述井筒的中轴线均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A井套管管柱位于所述井筒内的长度大于所述B井套管管柱在所述井筒内的长度为2~4m。

进一步的,所述A井套管管柱和B井套管管柱为无接箍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A井套管管柱和B井套管管柱均为接箍上下都打磨成45°倒角的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A井套管管柱的上端设有第一圆弧倒角,所述B井套管管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圆弧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口井套管同时对双并行套管固井技术,在二开钻进中以不同的造斜点朝各自的方向钻进,以达到从单个槽口钻两口井的目的,同时利用A井套管管柱和B井套管管柱的高度差,保证各井眼之间生产不相互干扰,解决了平台槽口不足而无法完全充分开发储层的问题,提高了井口槽使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布井密度,操作方便,具有降低作业成本、节约井口槽的特点,在陆地端岛及海洋钻井平台钻井具方面均适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套管钻井完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井套管管柱头部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井套管管柱下到底后倒开大小头,盖好井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井套管管柱和B井套管管柱上端切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A井套管管柱和B井套管管柱的套管头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井口槽;2-A井井口;3-B井井口;4-A井套管管柱;41-第一圆弧倒角;5-B井套管管柱;51-第二圆弧倒角;6-导管;7-井筒;8-水泥浆;9-双孔基座;91-第一导向孔;92-第二导向孔;10-大小头;11-套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套管钻井完井装置,包括固设置在井口槽1区域内的导管6,导管6内为井筒7,井筒7竖直设置,导管6的上端面设有水平设置的双孔基座9,双孔基座9上设有第一导向孔91和第二导向孔92,A井套管管柱4通过第一导向孔91竖直设置在井筒7内,A井套管管柱4内为A井井口,B井套管管柱5通过第一导向孔91竖直设置在井筒7内,B井套管管柱5内为B井井口,A井套管管柱4和B井套管管柱5的半径相同,A井套管管柱4和B井套管管柱5相对井筒7的中轴线均布设置,利用一口井套管同时对双并行套管固井技术,在二开钻进中以不同的造斜点朝各自的方向钻进,以达到从单个槽口钻两口井的目的,解决了平台槽口不足而无法完全充分开发储层的问题,提高了井口槽使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布井密度。

优选地,A井套管管柱4位于井筒7内的长度大于B井套管管柱5在井筒7内的长度为2~4m,优选为2~3m,有利于保证各井眼之间生产不相互干扰。

优选地,A井套管管柱4和B井套管管柱5均为无接箍套管或接箍上下均打磨成45°倒角的套管,避免两串并行套管下入过程中相互干扰问题。

优选地,A井套管管柱4的上端设有第一圆弧倒角41,B井套管管柱5 的上端设有第二圆弧倒角51,有利于与套管头11配合,也不易碰伤操作者,提升安全性。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第一步:钻进,首先要保证井眼钻的垂直度,有利于保证A井套管管柱4和B井套管管柱5顺利下到位置,采取高转速轻压吊打措施,防止起井斜,钻具规格为:Φ444.5mm牙轮×0.40m+730/630接头×1.14m+Φ558mm扩眼器×1.39m+Φ203mm无磁×9.34m+Φ203mm钻铤×54.99m+631/410接头×1.14m+Φ127mm钻杆,表层海水钻进,由于钻杆环空流速底,所以完钻后短起下通井充分循环,打入100方老井钻井液,起钻下套管;第二步:下套管,套管规格为244.5mm,a)两口井的套管将接箍上下均打磨成45°倒角,并准备两根双公套管,一根11m,一根10m,保证套管头11下10m内没有接箍,防止锥挂做不到位;b)如图2所示,装完A井套管管柱4的套管头11后将井口校正;c)下套管过程中井口留人观察,套管接箍过套管头11时通知司钻,控制下放速度,若井口偏差大移动井架校好;d)如图3所示,A井套管管柱4下到底后倒开大小头10,盖好井口;e)同样的方式将B井套管管柱5下到位;f)小排量顶通循环准备固井;第三步:固井,两口井的套管下深差2~3m,优选为3m,使用B井套管管柱5进行循环固井,与普通表层固井一样,泵入68.5m3水泥浆,嘉华G级灰99t,替13m 3,水泥返至地面,平均密度1.88g/cm3固井施工正常,第四步:安装A井套管管柱4和B井套管管柱5的套管头11,初凝6h后拆甩大小头10,割锥挂上部分,如图4所示,从双孔基座9上平面往上17mm处割掉,在A井套管管柱4的上端打磨第一圆弧倒角41,在B井套管管柱5的上端打磨第二圆弧倒角51,然后安装套管后,安装完成后如图5所示。在进行单筒双井的表层套管固井作业过程中,与普通井不同的是从A井套管管柱4内注入水泥浆8后,沿A井套管管柱4和B井套管管柱5外返出,为保证B井套管管柱5管串二开时能完整试压,B井套管管柱5浮箍以下套管内必须进入少量的水 泥浆,注水泥浆结束后,开泵顶通B井套管管柱5,然后缓慢放压,使少量水泥浆从B井套管鞋处进入套管内,水泥侯凝完即可完成对称型单筒双井表层钻井完井工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