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605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大倾角煤层破碎顶板带条件下的炮采转综采工艺过程中,对于开切眼的支护布置设置。



背景技术:

综采技术是煤炭开采的发展方向,综采技术的发展意味着落煤、装煤、运煤和顶板支护的机械化的发展,综采能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明显改善安全状态。但是随着综采综掘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综采采煤工作面布置困难,采煤工作面走向短,搬家次数频繁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目前,在国内的煤矿开采条件下,因受到设备的定购、调配等一系统原因,综采支架及配套设备均不能按时到达开采区域,根据这一现实和生产需要,在这种机械化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对能源的迫切需求,以及自身对生产力、科学技术提升的需要,同时为了保障生产的连续性,进行了炮采转综采技术的工艺研究,即在采煤工作面先进行传统的炮采多个月后,再沿炮采采煤工作面进行扩大转为综采设备安装开切眼,而在传统炮采的这多个月期间,可多生产煤炭万余吨。

传统的炮采转综采技术大都通过留煤柱,在实体煤中掘开切眼的工艺方法,因开切眼的施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岩层赋存条件下进行,对于开切眼支护的要求相对较低,国内外有很多成功例子可供参考,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开切眼在炮采采煤工作面全部撤出后进行开展,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没有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2)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另掘开切眼不仅仅是降低了生产效益,更浪费了资源。

(3)随着生产的进行,残留煤柱将留下安全隐患,影响生产。

但是,在已有巷道内且在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开设开切眼,存在着如下技术问题:

(1)巷道顶板大面积悬空,增加了顶板断裂、垮落的危险性,为巷道支护带来了困难。

(2)在作开切眼前采用炮采,炮采冲击扰动作用强烈,加大了顶板破碎程度,顶板极难管理,再次增加了顶板断裂、垮落的危险性。

(3)开切眼空间内的顶板成为大跨度的悬臂顶板,且悬臂长度远远大于一般的沿空巷道,巷道断面中部易出现断裂;上、下位岩体的不同步运动造成的离层现象;煤壁处由于应力的集中造成围岩的塑性破坏的问题。

(4)综采技术的应用需要开切眼为沿倾向方向真倾斜巷道,选择合适的炮采工艺是开切眼工程的前提。

因此,如果能解决开切眼的支护问题,可以有效突破传统炮采无缝过度到机械化综合开采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开切眼支护设施设置在炮采转综采开切眼内,由锚网、临时支护、木垛支护构成;所述的锚网由锚杆4、锚索3、钢带、金属网构成。

所述的锚索在开切眼顶板2上布置2-4排,垂直于开切眼顶板,分布方式为排距为1.2-1.7m,锚索间距为1.8-2.3m。

锚杆4在开切眼顶板上布置10-13排,分布方式为间距0.5-1m,排距0.8-1.2m,其中在开切眼上帮5与顶板2转角处的锚杆倾斜布置,向开切眼上帮5侧倾斜8-13度;其余垂直于开切眼顶板;所述的开切眼上帮布置3-5排锚杆,分布方式为间距0.5-1m,0.8-1.2m,其中中部的两排锚杆垂直于开切眼上帮设置,下部的一排锚杆向下倾斜23-27度,上部的一排锚杆向上倾斜23-27度。

在锚索及锚杆尾端连接钢带,并固定金属网。

临时支护由顶梁与单体液压支柱6配合构成;在开切眼内设置有两排临时支护,排距为0.8-1.2m,其中单体液压支柱的间距0.5-0.9m。

在开切眼下帮设置木垛支护。

如上所述的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锚索在开切眼顶板上布置3排,分布方式为排距为1.52m,间距为2m。

如上所述的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锚杆在开切眼顶板上布置11排,分布方式为间距0.76m,排距1m,开切眼上帮与顶板转角处的锚杆向开切眼上帮侧倾斜8-13度;所述的开切眼上帮布置4排锚杆,分布方式为间距0.76m,排距1m,其中下部的一排锚杆向下倾斜25度,上部的一排锚杆向上倾斜25度。

如上所述的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更进一步说明为,两排临时支护的排距为1.0m,其中单体液压支柱的间距0.7m。

如上所述的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锚杆采用直径0.02m、长度2.5m的树脂锚杆。

如上所述的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锚索直径0.018m、长度8m。

如上所述的大倾角煤层炮采转综采开切眼支护设施,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木垛1采用新鲜方木,方木规格为0.2×0.2m。

有益效果

本技术从矿压、裂隙分布、围岩移动的角度分析并采用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柱联合支护技术,控制开切眼的顶板下沉量和煤壁变形量,从而限制了开切眼内的应力集中效应,保障了开切眼的稳定性。

本技术的开切眼,不需留设安全煤柱,大幅度的提高了煤炭资料的回收率,较重新掘开切眼减少煤柱损失20米以上,多回收煤炭1.0万吨以上,直接创效350万元以上。

四是缩短了综采系统准备的时间,较重新掘开切眼缩短了近1个月的时间和人工、材料费用投入20多万元。

采用本技术,可以在原炮采采煤工作面直接扩为综采开切眼,减少回撤炮采采煤工作面和重新掘开切眼导硐所需时间为1个月,为矿综采生产多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开切眼支护结构图。

图中标号所示:1-木垛;2-开切眼顶板;3-锚索;4-锚杆;5-开切眼上帮;6-单体液压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采煤矿山条件:该采面煤层为大倾角中厚煤层,倾角为34°~48°,平均为40°。为大倾角煤层破碎顶板带。

设置开采参数如下:

为保证安全生产和提高单产,确定本采煤工作面采用俯伪斜走向长壁分段密集采煤方法,考虑到中期开切眼施工,选择采煤工作面伪倾角为5°,基本呈现真倾斜状态;分段密集间距(伪斜距)3.0m,密集柱距0.3m,密集垫层高0.5米,厚0.5m,密集爬坡度(上仰角)5~10°。

炮采工艺阶段:

采煤工作面平均采高为2.65m。循环进度:1.0m。采用放炮落煤。

炮采转机械综采工艺阶段。

施工工序:扩帮→液压支柱支护→锚网索支护。

选择开切眼处,然后在已选择的开切眼处进行扩帮。

开切眼处进行扩帮施工方法:

1、扩帮采用钻孔放炮方法法,使用MZ-1.2型煤电钻打眼,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和煤矿安全乳化炸药爆破落煤。

2、选择巷道的采煤工作面侧的巷道上帮进行扩帮。刷帮顺序:由上向下刷至预设断面,每次刷帮后,已刷帮断面下部与煤壁成45度夹角,以便溜煤。每一次刷帮长度不得大于1.2m,只有将已刷帮断面支护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次刷帮工作。

支护方案:

1、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顶梁进行支护,并在顶板上铺金属网,单体液压支柱的间距0.7m、排距为×1.0m。

(1)按8倍采高计算支护强度:

①支护强度:P=8mr=8×2.65×25=530(kN/m2)。式中:P为支护强度(单位kN/m2),m为采煤工作面平均采高(单位m),r为直接顶容重,取25kN/m3。

②开切眼支护荷载:Q=P*S=530*(95*8.4)=422940(kN)。式中:P为支护强度(单位kN/m2),S为采煤工作面面积(单位:平方米)。

③采煤工作面荷载由密集支护与煤壁共同承担,因而密集支护荷载为:

Q1=Q/2=422940/2=211470(kN)。

④密集支柱根数计算:n=Q1/R=211470/294=719.286(式中,R为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为294KN/根)。

⑤采煤工作面密集支柱的排距为1.0m,则基本支柱柱距:

d=1/(720/95/2)=1/3.79=0.264m。

(2)按冒落高度计算:

①冒落高度估算:H=M/(K-1)=2.65/(1.35-1)=7.57m。式中:H为采煤工作面冒落高度(单位m),K为岩石碎胀系数,取1.35。

②支护强度:P=H×r=7.57×25=189.25(kN/m2)。式中:P为支护强度(单位kN/m2);H为采煤工作面冒落高度(单位m),r为直接顶容重,取25kN/m3。

③开切眼支护荷载:Q=P*S=189.25*(95*8.4)=151021.5(kN)。

式中:P为支护强度(单位kN/m2),S为采煤工作面面积(单位:平方米)。

④采煤工作面荷载由密集支护与煤壁共同承担,因而密集支护荷载为:

Q1=Q/2=151021.5/2=75511(kN)。

⑤密集支柱根数计算:n=Q1/R=75511/294=257(根),式中R为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为294KN/根。

⑥采煤工作面密集支柱的排距为1.0m,则基本支柱柱距:

d=1/(257/95/2)=1/1.353=0.739m。

(3)按周期来压步距计算。

根据以上计算、综合相关经验:开切眼内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能够满足支护要求。

3、支护参数

(1)每次刷帮后,必须及时进行支护,严格执行刷一排支一排,单体液压支柱6必须迎山有力、安全可靠,而且单体液压支柱6必须与采煤工作面基本柱保持横、纵成一条直线。

(2)开切眼内的顶板2采用φ=20mm、L=2.5m的树脂锚杆、金属网、锚索3进行永久支护,锚杆4间距为0.76、排距为1.0m。

(3)锚索3采用L=8m,φ=17.80mm,布置三排,排距为1.52米,间距2米。

(4)木垛1采用新鲜方木,方木规格为0.2×0.2米,木垛1架设必须迎山有力,与顶板2空隙处必须用木楔楔紧,木垛必须用抓钉连接好。

锚杆安装工艺:锚杆间、排距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布置,眼位偏差不得大于100mm。锚杆设计锚固力为50kN,其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预紧力不得小于30kN。锚杆孔直径为28mm,深度为2400mm,锚杆外露长度不得小于10mm,不得超过50mm,三径要求必须匹配。锚杆安装应与岩面垂直,与巷道岩面夹角应大于75度。

锚索安装工艺:锚索锚固力不低于200kN,锚索外露长度不得小于150mm,不得大于250mm。

锚杆、锚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完毕,木垛支护完毕后,撤下单位液压支柱6与顶梁支护。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