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富水类土质隧道正面加固掌子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69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富水类土质隧道正面加固掌子面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富水类土质隧道正面加固掌子面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西部崛起及大开发、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及半小时/1小时经济圈联动发展的要求,客运专线、地铁、城际轨道得到大量修建,隧道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刷新,将会有很多山岭隧道和城市隧道修建,其中很多是在富水地层。对于富水地层隧道,如何保证掌子面的稳定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掌子面失稳而发生坍方事故非常多,其中有地质的原因造成的,也有施工支护不当的原因造成的,且支护所用的材料大多是不可再生的,不利于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成本低的用于富水类土质隧道正面加固掌子面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方案一:该用于富水类土质隧道正面加固掌子面的装置,它包括上台阶开挖时预留的核心土,在核心土之上的掌子面上打设有一束竹管,且在该掌子面上或该掌子面及核心土上喷射有一层混凝土。

方案二:该用于富水类土质隧道正面加固掌子面的装置,它包括下台阶开挖时就开始预留的核心土,在核心土之上的掌子面上打设有一束竹管,且在该掌子面及核心土上喷射有一层混凝土。

具体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所述竹管垂直于掌子面。

本实用新型装置为富水类土质隧道掌子面正面加固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和加固结构,能提高掌子面的稳定效果;其中竹管是用竹子做成的,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核心土是既有隧道围岩的,不需要额外的费用,有利于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装置也可以适用于富水类土质的其它地下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中所示左侧位为已开挖的隧道空间,右侧位为待开挖的隧道围岩。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上台阶5开挖时预留的用于稳定掌子面的核心土2,在核心土2之上的掌子面4上打设有一束用于加固掌子面前方土体的竹管1,且在该掌子面4上喷射有一层用于封闭掌子面正面的混凝土3。从图1中可见,竹管1垂直于掌子面4。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实施例包括上台阶5开挖时预留的用于稳定掌子面的核心土2,在核心土2之上的掌子面4上打设有一束用于加固掌子面前方土体的竹管1,且在该掌子面4及核心土2上喷射有一层用于封闭掌子面正面及核心土2表面的混凝土3。从图2中可见,竹管1垂直于掌子面4。

实施例三:

参见图3,本实施例包括如图2中所示下台阶6开挖时就开始预留的用于稳定掌子面的核心土2,在核心土2之上的掌子面4上打设有一束用于加固掌子面前方土体的竹管1,且在该掌子面4及核心土2上喷射有一层用于封闭掌子面正面及核心土2表面的混凝土3。从图3中可见,竹管1垂直于掌子面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隧道的加工棚,将竹子加工成一段一段的竹管1,竹管1的长度根据隧道跨度、台阶高度等综合因素确定。对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上台阶5开挖时预留核心土2;在掌子面4上垂直打设竹管1;施作掌子面4的正面喷射混凝土3,以封闭掌子面;也可同时在核心土2上喷射混凝土3,以封闭核心土。如果围岩条件很差,掌子面很不稳定,则采用实施例三,可把核心土2预留到下台阶6;同时对核心土2表面也施作喷射混凝土3进行封闭;此种情况可以适用隧道长时间停工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