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衬表面渗漏水处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5789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二衬表面渗漏水处治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隧道二衬表面渗漏水处治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新建公路隧道的防、排水技术已有了成套的设计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规范。由于早期建设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有限,出现了大量隧道渗水、漏水的施工病害。

新建隧道既使采用现如今的防排水技术,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复杂的地质构造以及防水板挂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缺陷,导致新建隧道在建成后不久也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

因此,如何防止隧道渗水、漏水,渗水、漏水后的修复处治已经成为当前公路养护工作的一项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处于富水区域的隧道提供一种二衬表面渗漏水处治结构,起到排除衬砌后积水,防止渗漏出的水流到行车道上,影响行车安全,同时提高隧道耐久性的作用。

一种隧道二衬表面渗漏水处治结构,位于二次衬砌1的施工缝或渗水裂缝2处沿缝处,所述结构包括:U型槽3、防水层7、保温层8和环氧抗裂砂浆层9,其中,YAS半管4布设在U型槽3内,通过遇水膨胀橡胶条5和铆钉6密封固定于二次衬砌1的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U型槽3的深度不小于15cm。

优选的,所述YAS半管4通过倒扣的方式设置在U型槽3内。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7是堵漏剂层,厚度为7cm。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厚度为5cm。

优选的,环氧抗裂砂浆层9是修复层,厚度为3cm。

在未设置渗漏水处治构造的已经运营多年且处于富水区域的隧道设置此构造可有效排除衬砌后积水,提高隧道耐久性及隧道内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漏水处治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

二次衬砌1、施工缝或渗水裂缝2、U型槽3、Yas半管4、遇水膨胀橡胶条5、铆钉6、防水层(堵漏剂)7、保温层8、环氧抗裂砂浆层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漏水处治结构,包括:在二次衬砌1的施工缝或渗水缝2处开U型槽3,安装YAS半管4、遇水膨胀橡胶条5、铆钉6、防水层(堵漏剂)7、保温层8、环氧抗裂砂浆层9。YAS半管与遇水膨胀橡胶条5通过铆钉6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间可靠连接。

YAS半管4通过倒扣的方式设置在U型槽3内。U型槽3的深度不小于15cm。防水层7是堵漏剂层,厚度为7cm。保温层厚度为5cm。环氧抗裂砂浆层9是修复层,厚度为3cm。

施工时,首先,确定施工缝或渗水缝的具体位置,然后沿缝两侧各7.5cm放线、切割、开槽,槽底尽量保证平整;第二步,在槽内渗水处钻孔,钻孔深度不小于衬砌厚度;第三步,沿槽中线安装YAS半管,安装半管的同时安装遇水膨胀橡胶条及铆钉;第四步,现场拌制堵漏剂,用堵漏剂封堵U型槽7cm深,然后安装5cm保温层,最后采用环氧抗裂砂浆修复U型槽,修复厚度3cm。

工程实践表明,在渗漏水区域的二次衬砌表面安装此排水构造可有效排除衬砌后积水,防止积水流到路面,保障了道路交通的行车安全及隧道混凝土的耐久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