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采煤机的截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753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采煤机的截齿。



背景技术:

采煤机是开采煤炭所需的必要设备,采煤机的滚筒中设置的截齿用于切割和打碎煤炭。

现有技术中,采煤机中使用的截齿的齿体结构较为平滑,并且相对于齿套保持静止状态,在截齿切割煤炭的过程中,截齿上用于切割煤炭的头部容易单侧磨损严重,影响截齿的使用寿命。此外,截齿的尾部通过摩擦环安装在齿套上,由于摩擦环与齿套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截齿容易从齿套上甩落,甩落后的截齿不仅会砸伤操作人员,而且容易进入运输机、转载机的内部,损坏设备的内部组件,影响采煤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采煤机的截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减小截齿头的磨损,延长截齿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截齿甩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采煤机正常运行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采煤机的截齿,包括:齿体,所述齿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齿体两端的切割段和连接段;所述切割段包括共轴连接的切割头和驱动台,所述切割头的尖端背向所述驱动台,所述驱动台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条旋向一致的耐磨凸起,每条所述耐磨凸起从所述驱动台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驱动台的底端;所述连接段开设有用于与齿套相接的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卡接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段的侧壁上,所述卡接槽的槽口在所述连接段的侧壁上闭环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为圆轴状,所述连接段的侧壁上沿轴向依次套设有第一摩擦环和第二摩擦环,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环和所述第二摩擦环之间。

可选地,所述切割头的外侧表面上涂覆有耐磨涂层。

可选地,多个所述耐磨凸起沿所述驱动台的外侧表面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耐磨凸起为长条状。

可选地,所述耐磨凸起为螺旋状。

可选地,所述驱动台的底端连接有沿所述驱动台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齿轴,所述第一齿轴的外侧壁面上开设有拆卸卡槽。

可选地,所述齿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轴共轴的第二齿轴,所述切割段与所述第一齿轴通过所述第二齿轴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轴的外径,所述拆卸卡槽沿所述第一齿轴的周向开设,所述拆卸卡槽的槽口在所述第一齿轴的外侧表面上闭环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采煤机的截齿,通过在驱动台的外侧壁面上设置多条耐磨凸起,可以在切割头切割原煤时,驱动切割头进行旋转,保证切割头均匀磨损,延长截齿的使用寿命,在连接段设置的卡接槽可以增加截齿与齿套之间的连接作用力,减小截齿从齿套上甩落的机率,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采煤机正常运行的机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采煤机的截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采煤机的截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采煤机的截齿,包括齿体1,所述齿体1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齿体两端的切割段2和连接段3。

请同时参照如1,齿体1为圆柱状的结构,切割段2和连接段3分别位于齿体1的两端。所述切割段2包括共轴连接的切割头21和驱动台22,所述切割头21的尖端背向所述驱动台22。切割头21用于切割原煤,切割头21的尖端设置成较为尖锐,便于切割头21穿设进原煤的内部。可选地,切割头21可以是锥形的结构,锥形的切割头21易于切割和打碎原煤,便于采煤机的掘进。具体地,在尖端较为尖锐的基础上,切割头21的具体形状可以不做限定,可以是圆锥、四棱锥或六棱锥等结构。所述驱动台2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条旋向一致的耐磨凸起23,每条所述耐磨凸起23从所述驱动台22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驱动台22的底端。耐磨凸起23凸出于驱动台22的外侧表面,在切割段2切割原煤时,耐磨凸起23与原煤相卡接,可以带动齿体1发生旋转,进而保证切割段2和连接段3受均匀力,有效避免了切割段2和连接段3出现单侧磨损严重的问题,提高截齿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驱动台22的形状可以为圆台状,圆台状的驱动台22相对于圆台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耐磨凸起23的驱动作用下,圆台状的驱动台22旋转所需的驱动力较小,便于切割段2的旋转。所述驱动台22外径可以设置成从驱动台22的顶端到驱动台2的底端逐渐增加,以使驱动台22与切割头21在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于增加切割段2在连接处的稳固性。

所述连接段3开设有用于与齿套相卡接的卡接槽4,在截齿与齿套相连接时,在卡接槽4内设置有卡簧,通过卡簧固定在齿套上,增加了截齿与齿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小截齿被齿套甩落的机率。可选地,卡接槽4的宽度可以设置成5mm左右,以适应卡簧的宽度,保证卡接槽4对卡簧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采煤机的截齿,通过在驱动台22的外侧壁面上设置多条耐磨凸起23,可以在切割头21切割原煤时,驱动切割头21进行旋转,保证切割头21均匀磨损,延长截齿的使用寿命,在连接段3设置的卡接槽4可以增加截齿与齿套之间的连接作用力,减小截齿从齿套上甩落的机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采煤机正常运行的机率。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槽4可以开设在所述连接段3的侧壁上,所述卡接槽4的槽口在所述连接段3的侧壁上闭环设置。卡簧为圆环状,将卡接槽4沿着连接段3的侧壁闭环设置,可将卡簧容纳在其中,连接段3通过卡接槽4内安装卡簧,可以与齿套的内侧壁面相卡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3为圆轴状,所述连接段3的侧壁上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摩擦环31和第二摩擦环32,第一摩擦环31和第二摩擦环32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加强连接段3的外壁与齿套的内壁之间的摩擦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地增加齿套与连接段3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所述卡接槽4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环31和所述第二摩擦环32之间,第一摩擦环31、第二摩擦环32、以及齿体1共同界定出卡接槽4,简单便捷,有效地利用了第一摩擦环31和第二摩擦环32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切割头21的外侧表面上涂覆的耐磨涂层,可以有效地增加切割头21的耐磨特性,延长切割头2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耐磨凸起23沿所述驱动台22的外侧表面均匀分布,可以带动驱动台22匀速旋转,保证切割头21磨损均匀。

可选地,所述耐磨凸起23为长条状,长条状的耐磨凸起23在驱动台22上倾斜设置,用于驱动耐磨凸起23进行旋转,单条耐磨凸起23的长度可以适当缩短,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耐磨凸起23为螺旋状,螺纹状的耐磨凸起23的长度较大,具有良好的耐磨特性,且与驱动台22之间的连接作用力较为稳固。

可选地,所述驱动台22的底端连接有沿所述驱动台22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齿轴5,所述第一齿轴5的外侧壁面上开设有拆卸卡槽52。拆卸卡槽52可以有效地减小驱动台22与齿套在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便于截齿与齿套相分离。此外,所述拆卸卡槽52位于截齿与齿套的相交处,在将截齿从齿套上撬开时,提供一个施力点。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齿体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轴5共轴的第二齿轴6,所述切割段2与所述第一齿轴5通过所述第二齿轴6相连接,齿体1中位于切割段2和连接段3之间的部分设置成轴状结构,有利于截齿与圆筒状的齿套相配合。

较佳地,所述第一齿轴5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轴6的外径,所述拆卸卡槽52沿所述第一齿轴5的周向开设,所述拆卸卡槽52的槽口在所述第一齿轴5的外侧表面上闭环设置,可以增加施力点的面积,同时可以减小截齿的自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采煤机的截齿,通过在驱动台22的外侧壁面上设置多条耐磨凸起23,可以在切割头21切割原煤时,驱动切割头21进行旋转,保证切割头21磨损均匀,延长截齿的时候寿命,在连接段3设置的卡接槽4可以增加截齿与齿套之间的连接作用力,减小截齿从齿套上被甩落的机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采煤机正常运行的机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