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片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812发布日期:2018-10-19 22:2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尤其是混凝土管片防撞装置,属于混凝土预制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迅速发展,以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各大城市都开始投资建设地铁。地铁施工中地下段大多数采用盾构法施工,部分输水管道也使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对盾构管片的质量要求颇为严格。盾构管片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会存在气泡、裂纹等缺陷,也会由于在吊装、存放过程中发生磕碰造成管片掉块、掉角等缺陷,即使修补过后,依然对管片的整体质量及外观颜色有很大的影响。管片发生磕碰主要在管片吊装上运输车、管片吊装入池水养护及管片吊装至堆场堆存等工序中,管片在以上工序中堆集较密,管片与管片之间距离较小,管片吊装速度不能过低,对门桥机操作人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混凝土管片常规的防撞装置主要有木方、塑料防撞块、管片边缘位置缠绕胶皮等,以上装置存在安装、取放困难,安装位置不固定,易脱落,安装、取放频繁,人工成本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凝土管片在吊装、存放过程中发生磕碰、撞击的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管片防撞装置,其关键技术在于包括手柄,手柄连接受力部位,受力部位连接缓冲部位,受力部位与混凝土管片手孔部位完全贴合,缓冲部位呈圆柱形,而且缓冲部位与混凝土管片接触的面为弧面。

所述手柄上设有凸点。

所述手柄呈弯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防撞装置,可以避免管片吊装、堆存时发生碰撞造成管片损坏,降低管片损坏率,减少修补工作、提高管片生产质量;

2、该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并且在管片生产中只进行一次安装、拆卸,人力成本降低;

3、该装置的弧面设计,降低了防撞装置的使用变形量,增加了使用寿命;

4、本装置可多次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视图;

图3,是图1B向视图;

图4,是混凝土管片示意图;

图5,是图4O-O视图;

图6,是图5N-N视图;

图7,是图5M向视图;

图8,是图4P-P视图;

图9,是安装防撞装置后的混凝土管片立式堆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1,手柄1连接受力部位2,受力部位2连接缓冲部位3,受力部位2与混凝土管片手孔部位完全贴合,缓冲部位3呈圆柱形,而且缓冲部位3与混凝土管片接触面为与混凝土管片形状相适应的弧面,缓冲部位3的厚度为能保证管片放下静止后,管片吊装用的夹具可以自由取放。

所述手柄1上设有凸点4,可以确保防撞装置安装在管片上面后不会脱落。

所述手柄1呈弯弧状,手柄1的弯弧半径与管片预埋弯管弯弧半径相适应。

如图4~图9所示,该装置安装时间为管片脱模翻转立放后,拆取时间为管片装车之前。管片脱模翻转后,由专人负责将防撞装置安装到管片上,安装时防撞装置的手柄1插入到管片手孔部位5的弯管内,受力部位2完全与管片手孔部位贴合,在撞击受力时,可以均匀受力,避免防撞装置受力部位2发生形变,也起到保护管片手孔的作用;缓冲部位3与管片接触面均为弧面,与安装防撞装置的管片接触面弧形半径为管片内径R1,受撞击面的弧面半径为管片的外径R2,可以保证管片吊装时,管片撞击防撞装置时,管片与防撞装置之间均可以完全贴合,降低防撞装置的形变,提高防撞装置的重复利用次数;另外缓冲部位3的直径设计较大,增大了管片与防撞装置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了由于操作原因造成的管片之间的磕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