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井下罐装电泵增压注水工艺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321发布日期:2019-02-15 20:5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井下罐装电泵增压注水工艺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工艺管柱,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田井下罐装电泵增压注水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井的注水量是否能达到油层要求的配注量,对于生产井产量能否达标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渤海地区海上油田注水井普遍采用分层注水及笼统注水两种工艺管柱,它们的共同点是:在注水井中下入普通油管,将地层水或水源井水通过井口泥浆泵增压注入目标层位。而此种注水工艺当注入压力升高后由于受到井口设备的能力限制,后期无法注入或无法达到配注要求。因此使配注地层能量亏空,水驱效果下降,严重影响油田生产井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油田井下罐装电泵增压注水工艺管柱,该管柱能够实现井下增压注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田井下罐装电泵增压注水工艺管柱,包括罐装管柱及安装在其内部的注水管柱,所述注水管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注水油管、Y接头和旁通油管,在所述Y接头上连接有电泵机组,在所述注水油管上连接有安全阀和液控滑套,在所述注水油管内投放有锁芯堵塞器,所述锁芯堵塞器位于所述液控滑套和所述Y接头之间;所述罐装管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活动接头、套铣管、套管、定位插入密封、尾管和变扣,所述旁通油管通过插入密封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旁通油管的下端部穿过所述定位插入密封并与所述尾管固接。

所述旁通油管的下端部通过水力锚与所述尾管固接。

在所述旁通油管的下端设有引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在罐装管柱内部设置注水油管及与其连接的旁通油管和电泵机组的结构,在进行注水作业时,利用电泵机组进行井内加压,可以在不增加井口设备的情况下,在注水后期,压力升高后,继续升高注入压力,实现井下增压注水,用以满足油田注水井注水层位配注要求,补充地层亏空,提升地层能量;不用改变现有完井管柱结构,不占用平台现有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水油管;2、液控滑套;3、Y接头;4、旁通油管;5、插入密封;6、水力锚;7、引斜;8、变扣;9、尾管;10、定位插入密封;11、套管;12、电泵机组;13、套铣管;14、锁芯堵塞器;15、活动接头;16、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油田井下罐装电泵增压注水工艺管柱,包括罐装管柱及安装在其内部的注水管柱,所述注水管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注水油管1、Y接头3和旁通油管4,在所述Y接头3上连接有电泵机组12,在所述注水油管1上连接有安全阀16和液控滑套2,在所述注水油管1内投放有锁芯堵塞器14,所述锁芯堵塞器14位于所述液控滑套2和所述Y接头3之间;所述罐装管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活动接头15、套铣管13、套管11、定位插入密封10、尾管9和变扣8,所述旁通油管4通过插入密封5与所述套管11连接,所述旁通油管4的下端部穿过所述定位插入密封10并与所述尾管9固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旁通油管4的下端部通过水力锚6与所述尾管9固接。在所述旁通油管4的下端设有引斜7,可使注入水顺畅下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应用时,将注水油管1连接在井口采油树油管挂上。

注水时,开启井口采油树油管翼阀,打开液控滑套2,注入水经过注水油管1流入,从液控滑套2流出,进入套铣管13中。在套铣管13中的水经过电泵机组12增压后流入Y接头3,通过旁通油管4注入油层。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