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7435发布日期:2019-02-10 23:2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原油中含有大量砂石及胶类物质,长时间开采后易出现射孔堵塞,造成油井产油量下降。无论是油(气)井或是注水井,其产能指数或吸水指数多数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下降,严重制约和影响油田开发,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现有的常用的解堵方法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试剂进行解堵,物理方法包括压裂解堵、超声波解堵等。

现有常州大学专利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公布号:CN 102434121A),公开了一种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包括液马达和抽吸结构,所述液马达包括上接头、电池与控制芯片盒、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液马达活塞腔,上接头位于液马达上端,液马达活塞腔内设有液马达活塞,液马达活塞下端面有一圆柱形台阶,液马达活塞将液马达活塞腔分为液马达活塞上腔和液马达活塞下腔,第一流道、液马达活塞下腔、第二流道和液马达活塞上腔依次连通,在第二流道入口处设有第一电磁阀,在第二流道上端出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流道内设有电池与控制芯片盒,液马达活塞通过连杆与运动活塞相连;所述抽吸结构包括下接头、运动活塞、运动活塞腔,下接头位于抽吸结构下端,运动活塞位于运动活塞腔内;液马达活塞腔的长度应保证液马达活塞上行至最顶端时液马达活塞上腔仍留有剩余空间。其实该专利就是利用正负压作用使得所述运动活塞腔内的液体对待解堵地层进行不断的撞击达到解堵的目的,需要解堵就需要一定的液体的冲击力。在本公司与常州大学的合作过程中,本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需要增大运动活塞腔内的液体对待解堵地层的冲击力,就可以减少液压马达的动力源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能够增大运动活塞腔内的液体对待解堵地层的冲击力的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在运动活塞腔内设有管道,增大运动活塞腔内的液体对待解堵地层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液压马达的动力源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和解堵机构以及运动活塞腔,所述运动活塞腔的侧壁的下端设有下接头,所述解堵机构包括运动活塞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运动活塞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相连,所述液压马达能够通过所述连杆带着所述运动活塞在所述运动活塞腔内上下运动,所述运动活塞腔内设有若干并列分布的管道,所述管道位于所述运动活塞的下端且不影响所述运动活塞的下行,所述管道沿所述运动活塞的运动方向布置,所述管道内能够通入流体。当所述运动活塞向下压所述运动活塞腔内的液体时,通过所述管道,因为所述管道的直径相对于所述运动活塞腔而言,横截面的直径变小,所以对进入其中的流体有一个加压的作用,使经过所述管道喷出的流体的冲击速度变大,对待解堵地层有一个较大的冲击力,有利于解堵,在同样冲击力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液压马达的动力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下端设有伞状的喷出口。有利于扩大冲击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运动活塞腔内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所述管道。一种所述管道设置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液压马达包括上接头、电池与控制芯片盒、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液马达活塞腔,所述上接头位于所述液马达上端,所述液马达活塞腔内设有液马达活塞,所述液马达活塞下端面有一圆柱形台阶,所述液马达活塞将所述液马达活塞腔分为液马达活塞上腔和液马达活塞下腔,所述第一流道、所述液马达活塞下腔、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液马达活塞上腔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二流道入口处设有第一电磁阀,在所述第二流道上端出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道内设有所述电池与控制芯片盒,所述液马达活塞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运动活塞相连,所述液马达活塞腔的长度应保证所述液马达活塞上行至最顶端时所述液马达活塞上腔仍留有剩余空间。一种液压马达,只要能够带动所述流动活塞上下运动的都可以。

优选的,所述运动活塞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者向外凸出的凸块。增大所述运动活塞与流体的接触面积,在达到同样的压强条件下,减少流体对所述运动活塞单位面积的压力,从而延长所述运动活塞的使用时间。

优选的,所述运动活塞腔的纵向剖面图为梯形,所述运动活塞腔的上端横截面的直径大于下端横截面的直径。增大所述管道下端的出液压强,从而增大冲击力,有利于对待解封地层进行解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运动活塞腔内设有管道,增大运动活塞腔内的液体对待解堵地层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液压马达的动力源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运动活塞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1、运动活塞腔;2、运动活塞;3、连杆;4、管道;41、喷出口; 5、固定架;61、上接头;62、电池与控制芯片盒;63、第一流道;64、第二流道;65、液马达活塞上腔室;66、液马达活塞下腔室;67、第一电磁阀;68、第二电磁阀;69、液马达活塞;7、凸起;8、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和解堵机构以及运动活塞腔1,运动活塞腔1的侧壁的下端设有下接头8,解堵机构包括运动活塞2和连杆3,连杆3的一端与运动活塞2相连,另一端与液压马达相连,液压马达能够通过连杆3带着运动活塞2在运动活塞腔1内上下运动,运动活塞腔1内设有若干并列分布的管道4,管道4位于运动活塞2的下端且不影响运动活塞2的下行,管道4沿运动活塞2的运动方向布置,管道4内能够通入流体。其中,使用时,下接头8与封隔器的螺纹连接,并下入井内,至待解堵地层上部。

具体的,管道4的下端设有伞状的喷出口41。有利于扩大冲击的范围。

具体的,运动活塞腔1内设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有管道4。一种管道4设置的方式。

具体的,液压马达包括上接头61、电池与控制芯片盒62、第一流道63、第二流道64和液马达活塞腔,上接头61位于液马达上端,液马达活塞腔内设有液马达活塞69,液马达活塞69下端面有一圆柱形台阶,液马达活塞69将液马达活塞腔分为液马达活塞上腔65和液马达活塞下腔66,第一流道63、液马达活塞下腔66、第二流道64和液马达活塞上腔65依次连通,在第二流道64入口处设有第一电磁阀67,在第二流道64上端出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68,第二流道64内设有电池与控制芯片盒62,液马达活塞69 通过连杆3与运动活塞2相连,液马达活塞腔的长度应保证液马达活塞69上行至最顶端时液马达活塞上腔65仍留有剩余空间。一种液压马达也是专利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公布号:CN 102434121 A)中公布的,因此,就不再详细叙述此工作原理了。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液马达只要能够带动流动活塞上下运动的都可以。

具体的,运动活塞2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者向外凸出的凸块7。增大运动活塞2与流体的接触面积,在达到同样的压强条件下,减少流体对运动活塞2单位面积的压力,从而延长运动活塞2的使用时间。

为了增大流体对待解封低处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中的运动活塞腔1的纵向剖面图为梯形,运动活塞腔1的上端横截面的直径大于下端横截面的直径。增大管道4下端的出液压强,从而增大冲击力,有利于对待解封地层进行解封。

原理:

运动活塞2向下压运动活塞腔1内的液体时,通过管道4,因为管道4的直径相对于运动活塞腔1而言,横截面的直径变小,所以对进入其中的流体有一个加压的作用,使经过管道4喷出的流体的冲击速度变大,对待解堵地层有一个较大的冲击力,有利于解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