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直立式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3247发布日期:2019-05-07 20:3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直立式井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机领域,即多功能直立式井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修井机的天车轮位于井架上端的天车座上,修井机作业时,为避免游车大钩上下运动时与井架发生干涉,井架需要有4-5度的倾角,使游车大钩在正常的上下运动行程偏离井架;经过天车的同一绳系的负荷钢丝绳绞车一侧两根,游车大钩一侧六根。缺点是:由于井架两侧的负荷钢丝绳绳数不同,使得井架两侧受力不平衡,作业时井架天车向受力大的一侧(游车大钩侧)位移,游车大钩负荷增加则位移增加,井架变形,严重影响井架的稳定性,同时造成游车大钩偏离井口中心,对管柱及井口产生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多功能直立式井架,提高了修井机作业的稳定性,吊大负荷时大钩不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功能直立式井架,包括上下连接的井架上体和井架下体,井架上体有天车,其特征在于井架上体和井架下体垂直底座直立安装;在井架侧面安装有导轨装置,导轨装置垂直连接在天车与井架下体之间,游车大钩上的防偏装置与导轨装置接触连接。

上述方案中,

导轨装置由钢丝绳及两端钢丝绳导轨上固定座、导轨下固定座及紧固件组成。

天车为平衡梁式结构,由框架梁及天车轮组组成,天车上有导轨固定座、翻转液缸座及固定气缸座。

天车两端具有相同数量滑轮,并且两侧滑轮与井架形心对称,游车大钩对侧的井架下部设有平衡轮系,对井架受力进行平衡,使得井架两侧受力平衡,不受负荷变化影响,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架两侧受力不平衡问题。井架包括井架上体和井架下体,平衡式天车和平衡轮系。游车大钩上的防偏装置与导轨装置接触连接,防止游车大钩作业过程产生偏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井架采用直立形式,天车采用平衡梁式,井架两侧受力平衡,稳定性好,作业时,井架天车没有水平位移,大钩可以较好地对中井口,便于井口自动化设备的修井作业。2、在井架侧面安装有导轨装置,游车大钩上的防偏装置与导轨装置接触连接,游车大钩可以在导轨装置上上下移动,确保大钩不发生偏摆,方便油管对中井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是天车结构简图。

图3是图2俯视结构简图。

图4是导轨装置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零部件名称如下:井架上体1,井架下体2,导轨装置3,天车4,翻转轴5,平衡轮系6,固定座7,框架梁8,翻转液缸座9,导轨上固定座10,定位气缸座11,天车轮组12、卸扣13,套环14,绳夹15,紧绳器16,导轨下固定座17。

参见图1、2,多功能直立式井架,包括上下连接的井架上体1和井架下体2,井架上体1和井架下体2垂直底座直立安装;在井架侧面安装有导轨装置3,导轨装置3垂直连接在天车4与井架下体2之间,游车大钩上的防偏装置与导轨装置3接触连接。上述结构,井架两端受力平衡,稳定性好,吊大负荷作业时,没有位移,大钩可以较好地对中井口,便于井口自动化设备的修井作业。

参见图2,3,天车4为平衡式结构,主要由框架梁8及天车轮组12组成。为了便于移运,天车为可翻转式结构,天车上设有天车定位座7,翻转液缸座9及导轨上固定座10、定位气缸座11(运输中用于固定天车)等相关附件。

参见图3,4,导轨装置3由钢丝绳、两端导轨上固定座10、导轨下固定座17及紧固件组成。安装在井架侧面。具体由导轨上固定座10、卸扣13、套环14、绳夹15、钢丝绳、紧绳器16、导轨下固定座17等组成,导轨装置3上端通过导轨上固定座10与天车4相连,下端通过导轨下固定座17与井架下体2相连,游车大钩上的防偏装置与钢丝绳接触,游车大钩可以在导轨装置3上上下移动,确保大钩不发生偏摆,方便油管对中井口。

上面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