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195发布日期:2019-05-11 00:37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



背景技术:

受煤层条件复杂或钻具质量影响,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卡钻、抱钻或断钻等孔内事故,为降低经济损失,施工方往往会采用常规外平打捞钻杆和打捞公锥或母锥进行打捞处理。但是在事故打捞处理过程中,在遇到易垮塌煤层或地层等复杂条件时,所用打捞钻具排渣效果较差,实际施工送钻难度大,排渣效率低,有时还会因孔内复杂情况出现打捞钻杆抱死或断裂,造成二次孔内事故,进一步增加了事故处理难度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排渣效率高、排渣效果好、提升打捞成功率、为钻孔事故的成功处理提供了保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包括多个钻杆B,每相邻两个所述钻杆B之间均设有钻杆A,所述钻杆A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的所述钻杆B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钻杆B和所述钻杆A同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钻杆A和钻杆B相互连接增长,适用不同的打捞深度,为钻孔事故的成功处理提供了保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钻杆B的横截面和所述钻杆A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钻杆B的横截面和所述钻杆A的横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多边形,可选取圆形等多种形状,其中棱柱形的钻杆A 和钻杆B的棱边提高排渣效果,提升排渣效率,提升打捞成功率,为钻孔事故的成功处理提供了保障。

所述钻杆B的两端均延伸有连接接头,所述钻杆A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所述钻杆B的连接接头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纹连接强度高,稳定可靠,防止钻杆B、钻杆A在打捞过程中断裂。

进一步,所述钻杆A的中心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接头上具有外螺纹,所述钻杆A的中心孔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使钻杆B的两端和钻杆A的两端螺纹连接,钻杆A的管径能根据需要进行增大设计,使的钻杆A的中心孔的两端开设有外螺纹处的管壁壁厚增大,保证螺纹连接的强度,防止组合好的钻杆在钻杆A和钻杆B的连接处断裂。

进一步,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均为锥管螺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连接的密封性,防止井内岩屑等渣滓进入钻杆A和钻杆B,保证排渣效果。

进一步,所述钻杆A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螺旋形的凹槽A。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形的凹槽A使下入钻杆A时具有推进效果,排渣效果也好,事故处理能力强,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钻杆A的外壁上均固定有螺旋形的叶片A。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是螺旋形的叶片A使下入钻杆A时具有推进效果,排渣效果也好,事故处理能力强,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钻杆B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螺旋形的凹槽B。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形的凹槽B下入钻杆B时具有推进效果,排渣效果也好,事故处理能力强,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钻杆B的外壁上均固定有螺旋形的叶片B。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形的叶片B使下入钻杆B时具有推进效果,排渣效果也好,事故处理能力强,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钻杆B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沿所述钻杆B的周向均匀布置的条形筋,多个所述条形筋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钻杆B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下入钻杆B时钻孔排渣,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钻杆A,2、钻杆B,3、凹槽A,4、叶片A,5、条形筋,6、叶片B, 7、凹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井下钻具打捞施工用钻杆,包括多个钻杆B2,每相邻两个钻杆B2之间均设有钻杆A1,钻杆A1的两端与两个对应的钻杆B2 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钻杆B2的横截面和钻杆A1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且同轴布置。

具体的,钻杆A1和钻杆B2为中心开设轴向通孔的管件,钻杆A1和钻杆B2的数量按照打捞深度进行选取,使多个钻杆A1和多个钻杆B2依次连接成一根长的套管,用于打捞钻杆。

钻杆B2的两端均延伸有连接接头,钻杆A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对应的钻杆B2的连接接头螺纹连接。钻杆A1的中心孔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接接头上具有外螺纹,钻杆A1的中心孔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均为锥管螺纹。

具体的,钻杆A1和钻杆B2为三棱柱、四棱柱或五棱柱等多棱柱。钻杆 A1和钻杆B2的外壁均为平滑表面。使钻杆B2的两端和钻杆A1的两端螺纹连接,钻杆A1的管径能根据需要进行增大设计,使的钻杆A1的中心孔的两端开设有外螺纹处的管壁壁厚增大,保证螺纹连接的强度,防止组合好的钻杆在钻杆A1和钻杆B2的连接处断裂。即能简单的通过增加钻杆A1的管体壁厚,设计高强度的外螺纹和内螺纹,防止断裂。锥管螺纹为有锥度的管螺纹,为现有技术,能靠径向达到密封效果,一旦有泄漏就继续旋入直至不漏为止即可。

当常规外平钻杆施工时因排渣不畅或者质量不佳断裂从而出现卡钻、抱钻或断钻等事故,根据打捞深度,自行将多个钻杆B2和钻杆A1组合连接,套在断裂的钻杆上,向前推进的同时,将原断裂的钻杆上挤压的岩屑等渣滓排开,即可成功处理施工事故。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钻杆A1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螺旋形的凹槽A3。进一步提高排渣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钻杆A1的外壁上均固定有螺旋形的叶片A4。进一步提高排渣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钻杆B2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沿钻杆B2的周向均匀布置的条形筋5,多个条形筋5的长度方向均与钻杆B2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进一步提高排渣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钻杆B2的外壁上均固定有螺旋形的叶片B6。进一步提高排渣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钻杆B2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螺旋形的凹槽B7。进一步提高排渣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了钻孔事故处理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