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5248发布日期:2019-06-19 02:2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钻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岩土勘测对于建筑建设工程至关重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建筑建设越来越多,岩土工程勘查需求逐渐加大,其设备在不断更新与完善,拿钻探为例,进行作业时,很容易出现钻头钻探跑偏的情况,钻探防跑偏装置走进人们视野。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3635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其包括内板,所述外套板的中心处安装有空洞杆,所述圆轮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磁块和底杆相连,所述底杆的顶端和外套板相连。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该钻探设备在钻孔时,由于设备过重无法微调,导致钻探设备无法精准的对准需要钻探的标记点,导致钻探位置有所偏差,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钻探设备对准钻探点精度的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一移动板远离机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远离第一移动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移动板;

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移动板在第二移动板的前后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板和第三移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移动板在第三移动板左右方向上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钻探点进行钻孔时,需要通过吊机将钻探设备大致对准钻探点放置,然后先后调节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在平面内调节机体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可以将机体上的钻头精准的对准钻探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二移动板靠近第一移动板的一面,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二移动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板远离机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所述第一移动板前后侧壁的任一一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结在第二移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机体在平面内前后方向的位移时,只需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通过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移动板在第二移动板的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起到带动机体在水平面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作用,进而起到方便在平面的前后方向上移动机体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截面均呈倒T型设置,所述第一滑块的翼缘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沿第一滑槽长度方向滚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较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第一滑轮能将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起到方便第一移动板移动的作用,进而起到提高第一移动板移动效率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第三移动板靠近第二移动板的一面,所述第二滑槽沿第三移动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移动板远离机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

所述第二移动板左右侧壁的任一一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二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结在第三移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机体在平面内左右向的位移时,只需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二移动板在第三移动板的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起到带动机体在水平面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的作用,进而起到方便在平面的左右方向上移动机体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截面均呈倒T型设置,所述第二滑块的翼缘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沿第二滑槽长度方向滚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较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移动,第二滑轮能将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起到方便第二移动板移动的作用,进而起到提高第二移动板移动效率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板接触第一移动板的一面均布有若干第一钢珠,所述第一钢珠滚动嵌设在第二移动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珠能够将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少第一移动板在前后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第一移动板的移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移动板接触第二移动板的一面均布有若干第二钢珠,所述第二钢珠滚动嵌设在第三移动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钢珠能够将第二移动板与第三移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少第二移动板在左右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第二移动板的移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移动板远离第二移动板的一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第三移动板的一端呈锥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的固定柱,能够将第三移动板固定在地面上,从而起到防止钻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水平移动的作用,进而起到提高钻探设备钻探时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采用了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三移动板、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从而产生提高钻孔设备对准钻孔点精度的效果;

2、采用了第一气缸、第一伸缩杆、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从而产生方便机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效果;

3、采用了第二气缸、第二伸缩杆、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从而产生方便机体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栓孔和第一卡孔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板和第三移动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的放大结构上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栓孔和第二卡孔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移动板;11、机体;12、第一栓孔;13、第一固定栓;2、第二移动板;21、第一钢珠;22、第一驱动机构;23、第一滑块;24、第一滑轮;25、第一滑槽;26、第一伸缩杆;27、第一气缸;3、第三移动板;31、第二钢珠;32、固定柱;33、第二卡孔;34、第二栓孔;35、第二固定栓;36、第一卡孔;4、第二驱动机构;41、第二伸缩杆;42、第二气缸;43、第二滑块;44、第二滑轮;45、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包括机体11,机体11固定在第一移动板1上,第一移动板1滑动连接在第二移动板2上,所述第二移动板2滑动连接在第三移动板3上,第一移动板1和第二移动板2之间设置第一驱动机构22,第二移动板2和第三移动板3之间设置第二驱动机构4;第二移动板2接触第一移动板1的位置滚动嵌设第一钢珠21,第三移动板3接触第二移动板2的位置滚动嵌设第二钢珠31;第三移动板3远离第二移动板2的一面设置固定柱32,固定柱32分别位于第三移动板3的四角处,且固定柱32接触地面的一端呈锥形设置。

参照图1,地面上需要钻孔的点是提前标记好的,然后通过吊机或者其他起重设备将机体11运送到需要钻孔的位置, 先将机体11上的钻头大致对准提前标记好的钻孔点,然后启动第一驱机构,第一驱动机构22带动第一移动板1在第二移动板2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第一移动板1带动机体11在第二移动板2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当机体11钻头和标记好的待钻孔在同一左右直线上时,启动第二驱动机构4,带动第二移动板2在第三移动板3的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机体11向待钻点的方向上移动,待机体11上的钻头对准待钻点时,停止第二驱动机构4的运行即可。

参照图1,第一移动板1在第二移动板2上移动时,第二移动板2上的第一钢珠21将第一移动板1顶起,减少第一移动板1接触第二移动板2的面积,从而减少第一移动板1和第二移动板2之间的摩擦力,且第一钢珠21还可以将第一移动板1和第二移动板2之间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进而起到进一步减少第一移动板1和第二移动板2之间的摩擦力,同理第二钢珠31能够减少第二移动板2和第三移动板3之间的摩擦力;如果加工技术达到一定高度,最好能将第一钢珠21和第二钢珠31全换成气浮珠。

参照图1,机体11放置在地面上时,将固定柱32将锥形面插入到地面内, 由于固定柱32接触地面的面积小,所以固定柱32接触地面的压强大,方便固定柱32插入地面,固定柱32插入地面后,第三移动板3和地面之间水平位移被限定,从而能够起到将整个机体11固定在地面上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驱动机构22包括连接在第二移动板2上的第一气缸27,第一气缸27固定在第二移动板2前后端的任一一端,第一气缸27通过第一伸缩杆26连接在第一移动板1上;第二移动板2接触第一移动板1的一面设置第一滑槽25,第一滑槽25沿第二移动板2前后方向设置且两端呈开通设置,对应的第一移动板1接触第二移动板2的一面设置第一滑块23,第一滑块2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5内;第一滑槽25和第二滑槽45截面均呈倒T型设置,第一滑块23的翼缘设置有第一滑轮24,第一滑轮24可以将第一滑块23撑起。

参照图2和图3,需要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机体11时,只需启动第一气缸27,第一气缸27带动第一伸缩杆26伸缩,第一伸缩杆26带动第一移动板1前后移动,在整个推动过程中第一滑块23的第一滑轮24一直在第一滑槽25底壁移动,从而起到方便第一移动板1移动的作用。

参照图4,第一移动板1上开设第一栓孔12,对应的第二移动板2沿第一栓孔12移动的轨迹均布有若干第一卡孔36,配合第一栓孔12和第一卡孔36使用的是第一固定栓13;第一固定栓13同时穿插在第一栓孔12和第一卡孔36内时,可以将第一移动板1固定在第二移动板2上,从而减少第一伸缩杆26受到的负荷。

参照图5和图6,第二驱动机构4包括连接在第三移动板3上的第二气缸42,第二气缸42固定在第三移动板3左右端的任一一端,第二气缸42通过第二伸缩杆41连接在第二移动板2上;第三移动板3接触第二移动板2的一面设置第二滑槽45,第二滑槽45沿第三移动板3左右方向设置且两端呈开通设置,对应的第二移动板2接触第三移动板3的一面设置第二滑块43,第二滑块43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45内;第二滑槽45和第三滑槽截面均呈倒T型设置,第二滑块43的翼缘设置有第二滑轮44,第二滑轮44可以将第二滑块43撑起。

参照图5和图6,需要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机体11时,只需启动第二气缸42,第二气缸42带动第二伸缩杆41伸缩,第二伸缩杆41带动第二移动板2左右移动,在整个推动过程中第二滑块43的第二滑轮44一直在第二滑槽45底壁移动,从而起到方便第二移动板2移动的作用。

参照图7,第二移动板2上开设第二栓孔34,对应的第三移动板3沿第二栓孔34移动的轨迹均布有若干第二卡孔33,配合第二栓孔34和第二卡孔33使用的是第二固定栓35;第二固定栓35同时穿插在第二栓孔34和第二卡孔33内时,可以将第二移动板2固定在第三移动板3上,从而减少第二伸缩杆41受到的负荷。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机体11固定在第一移动板1上,第一移动板1滑动连接在第二移动板2上,第二移动板2连接在第三移动板3上,第一移动板1和第二移动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22,第一驱动机构22带动机体1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第二移动板2和第三移动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带动机体1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钻探设备对准钻探点精度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