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套管护孔钻进用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5962发布日期:2019-11-19 21:5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套管护孔钻进用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套管护孔钻进用套管。



背景技术:

在煤矿领域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地应力、煤层碎软或高瓦斯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高位定向长距离钻孔(在煤层中开孔)开孔段施工困难或者开孔后煤层段塌孔,对后续长距离钻孔施工造成无法正常施工;普通本煤层钻孔施工深度浅或施工过程中造成压钻、卡钻事故等,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施工方采用先施工一导向钻孔再进行扩孔,之后下入对应规格的护孔套管或筛管杆进行护孔处理。由于这种操作下入护孔套管不理想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套管下入深度不够现象,从而造成二次事故,发生二次事故以后,通常会采用相应级配的钻具透孔处理或直接构成废孔。

无论处理一次事故还是二次事故,现有套管护孔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受钻孔垮塌影响,在护孔套管送入的过程中常常受阻,下入较为困难;二是护孔套管下入一段距离后,现有护孔套管壁薄、强度低,护孔套管前端头缩径,为后续钻孔施工造成新的困难。因此现有护孔套管工艺技术在高地应力碎软煤层施工中不仅费时费力且成功率较低,所以亟需研发一种适应于高地应力碎软煤层钻孔施工中护孔所需的新工艺、新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用于处理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施工中,高位定向长距离钻孔开孔困难或者本煤层钻孔塌孔等问题的新型套管工艺技术,通过“套管”当做“钻杆”一次成孔解决各种钻孔塌孔,普通套管根本无法下入的问题,以提高钻孔成孔率,节省钻孔施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套管护孔钻进用套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母扣、连接管和公扣,所述母扣用于通过变径接头与钻孔机的钻杆连接,所述母扣为内锥螺纹结构,所述公扣用于连接钻头,所述公扣为外锥螺纹结构,所述公扣和母扣上还设有螺纹退刀槽。

进一步,所述母扣、连接管和公扣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套管采用无缝不锈钢管。

进一步,所述母扣与公扣的螺纹牙型为偏梯形螺纹。

进一步,所述套管的硬度调质处理,硬度为30-35。

进一步,所述母扣与公扣的螺纹表面磷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结构精巧简单,通过将“套管”当做“钻杆”一次成功工艺技术,并设置安装专门套管钻头保证在碎软易塌孔煤(岩)层钻进施工,从而解决钻孔塌孔或者高位定向距离钻孔煤层开孔困难等问题,提高了钻孔的成孔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煤矿井下套管护孔钻进用套管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护孔套管公扣螺纹向视图;

图3为护孔套管母扣螺纹向视图。

附图标记:母扣1、连接管2、公扣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图1是用于煤矿井下套管护孔钻进用套管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护孔套管公扣3螺纹向视图,图3是护孔套管母扣1螺纹向视图。

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套管护孔钻进用套管。此新型护孔套管采用无缝不锈钢管,上端母扣1采用专门的变径接头与钻杆连接,下端公扣3连接专用可捞式钻头或者可钻式钻头。

图1所述无缝不锈钢管长100cm、直径为127mm、壁厚9.19mm;其中上端为母扣1,丝扣长106mm;下端为公扣3如图2所示,丝扣长106mm;

其母扣1基面距离为53,基面中径为117.92mm,大端大径为122.807mm,公扣3基面距离为53mm,基面中径为118.12mm,小端小径113.233mm;

螺纹牙型为api5b偏梯形螺纹,螺距p为5.08mm;螺纹退刀槽宽7mm,直径为116.8mm。

该新型护孔套管硬度调质处理,硬度为30-35;螺纹采用api偏梯形螺纹成型刀片加工;螺纹表面磷化处理等。

该使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钻机动力头+钻杆+专用变径接头+护孔套管+可钻式/可捞式钻头进行直接开孔钻进,该套管钻进时,做为钻杆使用,一旦钻穿碎软煤(岩)层,把套管留在孔内作为护孔套管,拆除变径接头后,通过钻杆下入特制打捞/钻穿工具,将可捞钻头/可钻式钻头钻穿,退钻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