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敞开式TBM半自动底拱清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414发布日期:2019-11-12 23:3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敞开式TBM半自动底拱清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敞开式TBM,特别是一种敞开式TBM半自动底拱清渣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TBM施工隧洞中,掘进开挖会产生大量的石渣,这些石渣一般是通过TBM皮带系统输送至洞外,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洞内出渣问题;但是,当TBM施工遇不良地质时,洞室围岩破碎,掉渣量较多,清理难度较大,并且不能自动通过皮带输送至洞外;同时,还有初期支护时产生的化灌材料等废弃物及喷射混凝土时回弹料,也不能通过皮带系统自动输送至洞外;这样石渣及废弃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将直接影响初期支护、洞内排水、轨道铺设甚至二次衬砌;如果采用人工清理,则效率低下,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耗费渣袋数量较多,施工成本较大,并且废弃渣袋不利于施工环保,机车转运积渣时,影响洞内交通,增加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方便将隧洞内的石渣及废弃物输送至洞外的敞开式TBM半自动底拱清渣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敞开式TBM半自动底拱清渣系统,包括TBM皮带系统,在所述TBM皮带系统的后端竖直设置有与TBM皮带系统相对应的斗式提升机,在所述斗式提升机后侧设置有与斗式提升机连接的小皮带机。

其中,所述斗式提升机的上部具有出渣口,下部具有进渣口,在所述出渣口处设置有一端与出渣口连通的溜渣槽,所述溜渣槽位于TBM皮带系统上方,且溜渣槽另一端与TBM皮带系统相对应。

为了便于转动小皮带机,在所述进渣口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小皮带机的一端与旋转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设置在进渣口外侧的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盘,所述小皮带机的一端位于旋转盘上且与旋转盘连接。

为了便于小皮带机的转动,在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后侧中部设置有一端与斗式提升机连接的悬臂吊机,所述悬臂吊机的另一端通过吊链与小皮带机的中部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方便快速的将隧洞内的石渣及废气物输送至洞外,减少了清理石渣及废弃物的二次倒运环节,不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TBM的施工效率,而且,有效节省了转渣渣袋,有利于环节保护。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敞开式TBM半自动底拱清渣系统,包括TBM皮带系统1,在所述TBM皮带系统1的后端竖直设置有与TBM皮带系统1相对应的斗式提升机2,在所述斗式提升机2后侧设置有与斗式提升机2连接的小皮带机3。

其中,所述斗式提升机2的上部具有出渣口4,下部具有进渣口5,在所述出渣口4处设置有一端与出渣口4连通的溜渣槽6,所述溜渣槽6位于TBM皮带系统1上方,且溜渣槽6另一端与TBM皮带系统1相对应。

为了便于转动小皮带机,以满足不同施工位置,在所述进渣口5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小皮带机3的一端与旋转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设置在进渣口6外侧的底座7,在所述底座7上设置有旋转盘8,所述小皮带机3的一端位于旋转盘8上且与旋转盘8连接。

为了在转动小皮带机时更加省力,便于调整适合的施工角度,在所述斗式提升机2的后侧中部设置有一端与斗式提升机2连接的悬臂吊机9,所述悬臂吊机9的另一端通过吊链10与小皮带机3的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当需要对主机区域及铺轨区域进行清渣时:

将斗式提升机2焊接固定在鞍架后方连接桥侧部,需清渣作业时调节溜渣槽6,使其与TBM皮带系统1恰当配合,调节悬臂吊机9及小皮带机3,使其位于施工部位,启动斗式提升机2和小皮带机3,清理石渣通过小皮带机3输送至斗式提升机2,然后通过溜渣槽6转运至TBM皮带系统1,最后输送至洞外。清渣作业完成后,将溜渣槽6收回,将小皮带机3收回,顺TBM掘进方向摆放,以免影响施工。

当需要对后配区域进行清渣时:

将斗式提升机2焊接固定在后配套台车立柱上,需清渣作业时调节溜渣槽6,使其与TBM皮带系统1恰当配合,调节悬臂吊机9及小皮带机3,使其位于施工部位,启动斗式提升机2和小皮带机3,清理石渣通过小皮带机3输送至斗式提升机2,然后通过溜渣槽6转运至TBM皮带系统1,最后输送至洞外。清渣作业完成后,将溜渣槽6收回,将小皮带机3收回,顺TBM掘进方向摆放,以免影响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