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土车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410发布日期:2019-11-12 23:3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运土车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土车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隧道开挖过程中,在盾构机挖掘时,盾构机的后面跟着螺旋输送机和皮带机,以将盾构机挖出的土运送至隧道口,在装到卡车上拉走,但是对于新型的管幕结构,不仅要将管道内的土运出管道外,同时新型工艺还要求对钢管的两侧进行切割并将相邻的钢管之间的土排出。

然而,由于受到钢管内空间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开采,并将土通过普通小推车推出钢管外,这种运土方式不进劳动强度大,且效率极低,严重制约了新型管幕结构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土车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幕结构运土方式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土车,用于隧道施工的管道中,运土车包括:车体,车体用于载土;滑轮组件,滑轮组件设置在车体上,车体通过滑轮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机构上,以将管道内的土运出管道;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车体的一侧;其中,车体通过齿轮组件与链条组件进行连接,以在链条组件的带动下沿轨道机构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齿轮组件包括多个齿轮,多个齿轮沿轨道机构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多个齿轮均与链条组件配合。

进一步地,车体包括:底板,滑轮组件设置在底板的外侧;侧板,侧板与底板可转动地连接;其中,侧板的底边与底板铰接,以在向车体内上土或卸土时,使侧板转动至与底板平行的位置以打开车体。

进一步地,运土车还包括:护板,护板设置在车体的上方,护板与车体铰接,以打开或封闭车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运土车和导轨机构,运土车为上述的运土车。

进一步地,导轨机构包括两条环形轨道,运土车通过滑轮组件与两条环形轨道可移动地连接,以沿环形轨道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运输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和链条组件,驱动电机与链条组件连接,以驱动链条组件运动;其中,链条组件通过与齿轮组件配合以带动运土车沿导轨机构运动。

进一步地,链条组件为环形链条,环形链条设置在环形轨道的内侧,齿轮组件设置在车体靠近链条组件的一侧,环形链条带动运土车沿环形轨道运动。

进一步地,运输装置还包括:多个轨道枕,多个轨道枕沿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导轨机构固定在轨道枕上。

进一步地,轨道枕的顶部平行于水平面,轨道枕的底部为弧形面,轨道枕通过弧形面安装在管道的内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运土车应用在隧道的管幕结构施工中,该运土车包括车体、滑轮组件以及齿轮组件,车体通过滑轮组件沿着钢管内的轨道机构行走,该齿轮组件设置在车体的一侧,驱动部通过齿轮组件驱动运土车进行运动,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钢管的两侧进行切割,并将两侧的土通过钢管运出,本实用新型的运土车可移动地设置在钢管内,能够快速有效地将钢管内的土通过钢管运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管幕结构运土方式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土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管道;20、车体;21、底板;22、侧板;30、滑轮组件;40、齿轮组件;41、齿轮;50、链条组件;60、护板;70、环形轨道;80、轨道枕;90、立柱;9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运土车,用于隧道施工的管道10中,请参考图1至图3,运土车包括:车体20,车体20用于载土;滑轮组件30,滑轮组件30设置在车体20上,车体20通过滑轮组件30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机构上,以将管道10内的土运出管道10;齿轮组件40,齿轮组件40可拆卸地设置在车体20的一侧;其中,车体20通过齿轮组件40与链条组件50进行连接,以在链条组件50的带动下沿轨道机构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运土车应用在隧道的管幕结构施工中,该运土车包括车体20、滑轮组件30以及齿轮组件40,车体20通过滑轮组件30沿着钢管内的轨道机构行走,该齿轮组件40设置在车体20的一侧,驱动部通过齿轮组件40驱动运土车进行运动,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钢管的两侧进行切割,并将两侧的土通过钢管运出,本实用新型的运土车可移动地设置在钢管内,能够快速有效地将钢管内的土通过钢管运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管幕结构运土方式效率低的问题。

齿轮组件40包括多个齿轮41,多个齿轮41沿轨道机构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多个齿轮41均与链条组件50配合。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齿轮组件40包括多个齿轮41,多个齿轮41沿着移动方向设置成一排,多个齿轮41均与链条组件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与驱动部的链条组件保持紧密连接,以在链条组件50的带动下使小车平稳运动,

车体20包括:底板21,滑轮组件30设置在底板21的外侧;侧板22,侧板22与底板21可转动地连接;其中,侧板22的底边与底板21铰接,以在向车体20内上土或卸土时,使侧板22转动至与底板21平行的位置以打开车体2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体20包括底板21和侧板22,侧板22与底板21铰接,在给小车装土或卸土时,侧板22可以从一侧打开以方便进行上土,在运输时侧板在合上形成密封的车体空间便于运土。

运土车还包括:护板60,护板60设置在车体20的上方,护板60与车体20铰接,以打开或封闭车体2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运土车在上端还设有护板60,护板60开启能够方便小车从上方进土,当在运输时,护板60关闭,能够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尘土飞扬。污染环境。

一种运输装置,包括运土车和导轨机构,运土车为上述的运土车。导轨机构包括两条环形轨道70,运土车通过滑轮组件30与两条环形轨道70可移动地连接,以沿环形轨道70进行移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括上述的运土车和铺设在钢管内的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两条环形轨道70,运土车通过滑轮组件30沿两条环形轨道70运动,设置环形轨道70使得不同的小车能够在任意时间进出钢管,互不干涉,解决了小车只能同时进或同时出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运输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和链条组件50,驱动电机与链条组件50连接,以驱动链条组件50运动;其中,链条组件50通过与齿轮组件40配合以带动运土车沿导轨机构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运输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和链条组件50,驱动电机与链条组件50驱动连接,以通过链条组件50驱动齿轮组件40带动运土车运动。

链条组件50为环形链条,环形链条设置在环形轨道70的内侧,齿轮组件40设置在车体20靠近链条组件50的一侧,环形链条带动运土车沿环形轨道70运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链条组件为环形链条,环形链条设置在轨道机构的内侧,节约空间,同时节约链条组件50的长度,保证运输安全,环形链条能够同时带动小车进出钢管。

运输装置还包括:多个轨道枕80,多个轨道枕80沿管道10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导轨机构固定在轨道枕80上。轨道枕80的顶部平行于水平面,轨道枕80的底部为弧形面,轨道枕80通过弧形面安装在管道10的内侧。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运输装置还包括多个轨道枕80,轨道枕80可采用木材,轨道枕80的下端为与钢管内侧能够贴合的弧形面,轨道枕的上方为水平面,轨道机构设置在轨道枕的水平面上,从而保证设置在轨道枕80上的环形轨道能够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使得小车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立柱90和连接杆91,立柱90插设在轨道枕80上,连接杆91设置在立柱90的中间部位,链条组件与连接杆91进行连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运土车应用在隧道的管幕结构施工中,该运土车包括车体20、滑轮组件30以及齿轮组件40,车体20通过滑轮组件30沿着钢管内的轨道机构行走,该齿轮组件40设置在车体20的一侧,驱动部通过齿轮组件40驱动运土车进行运动,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钢管的两侧进行切割,并将两侧的土通过钢管运出,本实用新型的运土车可移动地设置在钢管内,能够快速有效地将钢管内的土通过钢管运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管幕结构运土方式效率低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