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柔性护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2467发布日期:2020-01-21 21:5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支架柔性护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用液压支架护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采高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柔性护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支架护帮板是控制煤壁片帮的主要手段之一,护帮装置通过护帮板贴紧煤壁,向煤壁施加一个支撑力,防止片帮;一旦片帮,也可以挡住片帮煤不进入行人通道,并防止片帮继续扩大;因此液压支架护帮装置得到广泛应用,支架高度大于或等于3.5m时应安设护帮板装置。

针对赋存情况和技术条件较好的煤层,采煤机开采过后的煤壁相对平整,护帮板能够有效将支撑力以面载荷的形式传递到煤壁,从而有效控制煤壁变形,提高煤壁稳定性。但在煤层赋存条件或技术条件较差的煤层,采煤机开采过后的煤壁通常呈凹凸不平的起伏状态,护帮板与煤壁接触时通常为线接触甚至点接触,导致支撑力作为局部点载荷施加到煤壁上,这将使原本完整的煤体被局部载荷作用而破碎,加大片帮可能性和片帮程度。尤其是在裂隙发育煤层,局部载荷可能通过凸起煤体传递到煤壁内部结构面上,使裂隙发育扩展,导致煤体沿内部结构面破坏形成大面积片帮,此时的护帮板不仅不能有效防止片帮,还会加重片帮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大采高煤层条件利用护帮板对复杂条件煤壁进行有效支护、减小片帮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支架柔性护帮装置,包括:柔性气囊、充气泵、抽气泵、气压表、连接胶管;所述柔性气囊和护帮板通过柔性气囊上的固定螺栓穿过护帮板上的定位孔用螺母连接固定,所述充气泵与抽气泵通过连接胶管分别与进气口、出气口密封连通。

所述柔性气囊用于在护帮板与煤壁之间传递支撑力,并适应煤壁起伏情况将支撑力转化为面载荷施加到煤壁上。

所述气压表用于监测柔性气囊内的气压,以及因煤壁变形而导致的气压变化。

所述充气泵用于将压缩气体充入柔性气囊,并使气囊内部保持一定气压。

所述抽气泵用于将柔性气囊内的气体快速抽出柔性气囊。

所述连接胶管用于连接柔性气囊、气压表、充气泵、抽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气囊包括气囊、固定螺栓、进气口、出气口,其中:所述固定螺栓、进气口、出气口与气囊密封固定连接,且固定在相同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液压支架柔性护帮装置示意图。

图2为柔性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护帮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柔性气囊与护帮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充气泵、抽气泵、气压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支架柔性护帮装置装置,如图1~5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柔性气囊1、充气泵5、抽气泵6、气压表7、连接胶管8;所述柔性气囊1和护帮板2通过柔性气囊上的固定螺栓11穿过护帮板上的定位孔31用螺母3连接固定;所述充气泵5与抽气泵6通过连接胶管8分别与进气口12、出气口13密封连接。

所述柔性气囊1用于在护帮板与煤壁之间传递支撑力,并适应煤壁起伏情况将支撑力更为均匀的施加到煤壁上。

所述气压表7用于监测柔性气囊内的气压,合适的气压大小既要保证柔性气囊1有足够强度传递护帮板2所提供的支撑力,又要使柔性气囊1有充足的变形量适应煤壁的起伏状态,同时通过使用过程中气压表7示数的变化可以监测出煤壁变形量的变化。

所述充气泵5用于将气体充入柔性气囊1,并使气囊内部保持合适的气压。

所述抽气泵6用于当采煤机割煤即将经过液压支架时,液压支架需要收起护帮板2避免采煤机切割,将柔性气囊1内的气体快速抽出柔性气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泵5、抽气泵6共用一个通气孔43,连接胶管8的一端连接在进气口12或出气口13上,另一端连接在通气孔41上;充气泵5和抽气泵6与护帮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取决于具体的支架设计情况,图1所示位置关系仅作为简单示意,而不是具体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连接胶管8用于连接柔性气囊1、气压表7、充气泵5、抽气泵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气囊1包括气囊10、固定螺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固定螺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与气囊10密封固定连接,且固定在相同一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支架柔性护帮装置实现了支护机构与煤壁之间的充分贴合,避免了刚性护帮板不能充分接触煤壁,造成护帮板与煤壁线接触甚至点接触而使煤壁局部支撑力过大,导致煤壁破坏而引起片帮,实现了充分将支撑力均匀的施加到煤壁上,最大程度的保护煤壁,提高了煤壁稳定性,从而降低煤壁片帮概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