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877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井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地下气化炉通常由注气井、出气井等工艺井组成。注气井作用是将气化剂定点、定量注入地下待气化煤层内,通常为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及控制水平,同一注气井往往同时注入多种气化剂介质或下放多种测量控制设备,气化剂有诸如空气、C02、氧气、水等,测量控制设备包括连续油管、注气喷头、热电偶等。
[0003]现有常规注气井由于无移动的井下注气设备及测量工具,井结构相对较简单,气化剂直接通过注气管道或注气井将气化剂送井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既能完成连续油管下放操作,并且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全的井口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井口结构,包括:
[0007]防喷盒、密封装置、中高压注气装置和井管;
[0008]所述中高压注气装置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一注气管;
[0009]所述第一注气管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贯通;
[0010]所述防喷盒、所述密封装置、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井管,依次排列并连通;
[0011]连续油管从所述防喷盒进入并依次通过所述密封装置、所述第一连通管进入所述井管中;
[0012]所述第一注气管通过中高压气化剂管路与外部气化剂源连通,中高压气化剂通过所述第一注气管进入所述第一连通管,进而进入所述井管中。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14]所述井口结构还包括低压注气装置;
[0015]所述低压注气装置包括第二连通管和第二注气管;
[0016]所述第二注气管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贯通;
[0017]并且所述第二连通管分别与所述密封装置以及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
[0018]所述第二注气管通过低压气化剂管路与外部气化剂源连通,低压气化剂通过所述第二注气管进入所述第二连通管,并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进入所述井管中。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20]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之间设置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之间气化剂的流通。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22]所述第二注气管上设置第一控制阀,用于对外部气化剂源向所述第二注气管输送的低压气化剂进行控制。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24]所述第二注气管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26]所述低压注气装置和所述中高压注气装置上均设有监测附件。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28]所述第一注气管上设置第二控制阀,用于对外部气化剂源向所述第一注气管输送的中高压气化剂进行控制。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30]所述第一注气管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003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32]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防喷盒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处。
[003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
[0034]所述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防喷盒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之间的防喷器。
[003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既能完成连续油管下放操作,并且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结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结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8]其中:1防喷盒;2低压注气装置;3中高压注气装置;4井管;5第二连通管;6第二注气管;7第一连通管;8第一注气管;9第一阀门;10第一控制阀;11第二控制阀;12第二阀门;13防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0]如图1、2所示,一种地下气化炉的井口结构,包括:防喷盒1、密封装置(未示出)、中高压注气装置3和井管4;
[0041]其中,中高压注气装置4包括第一连通管7和第一注气管8,第一注气管7与第一连通管8贯通;
[0042]将防喷盒1、密封装置以及第一连通管7和井管4,依次排列并连通;
[0043]连续油管从防喷盒I进入并依次通过密封装置、第一连通管7然后进入井管4中;其中第一注气管8通过中高压气化剂管路与外部气化剂源连通,中高压气化剂通过第一注气管8进入第一连通管7,进而进入所述井管4中。
[0044]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气化炉的井口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既能完成连续油管下放操作,并且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全。
[0045]上述地下气化炉的井口结构还设置有低压注气装置2,低压注气装置2包括第二连通管5和第二注气管6,第一控制阀10 ;
[0046]第二注气管6与第二连通5管壁贯通;
[0047]上述中高压注气装置3还包括第二控制阀11 ;
[0048]防喷盒1、密封装置、第二连通管5、第一连通管7和井管4,依次排列并连通;
[0049]连续油管从防喷盒I进入并依次通过密封装置、第二连通管5和第一连通管7进入井管4中;
[0050]第二注气管6通过低压气化剂管路与外部气化剂源连通,低压气化剂通过第二注气管6进入第二连通管5,并通过第一连通管7进入井管4中;
[0051]第一注气管8通过中高压气化剂管路与外部气化剂源连通,中高压气化剂通过第一注气管8进入第一连通管7,进而进入井管4中。较优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施方式,防喷盒I和第一连通管7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一阀门9,用于控制它们之间气化剂的流通的同时,还对他们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只是将管路直接连接也可以解决本实用新型的问题,完成连续油管下放操作。
[0052]当然上述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控制阀10和第二控制阀11,将第一注气管8直接通过中高压气化剂管路与外部气化剂源连通,将第二注气管6通过低压气化剂管路与外部气化剂源连通,即可实现他们之间的介质传递,设置第一控制阀10和第二控制阀11是用于对外部气化剂源向所述第二注气管输送的低压气化剂进行控制,以及对外部气化剂源向所述第一注气管输送的高压气化剂进行控制,以增加注气过程的可控性。
[0053]将连续油管注入头连接到防喷盒I上方,调试连续油管设备使其满足下放条件。防喷盒I中有一个密封橡胶桶其内径与连续油管外径形成配合,在给防喷盒施加一定的压力时,密封橡胶桶抱紧连续油管,起到密封作用。连续油管依次通过密封装置、第二连通管5和第一连通管7进入井管4中,气化剂可以通过连续油管注入到井下。连续油管提出时,打开密封装置上提连续油管,当上提至密封装置和防喷盒I之间时,关闭密封装置,缓慢降低防喷盒I的压力,使其与连续油管之间形成一个间隙,通过此间隙将防喷盒I和连续油管内的气体释放出来,当压力泄完后便可将连续油管提出井口。
[0054]在连续油管移动过程中,外部气化剂源通过第二注气管6将低压气化剂(如低压空气、C02等气化剂介质)注入第二连通管5,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