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465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旋转防喷器在使用过程中,要实现两个功能,即随钻具旋转以及对井口实现动态密封。那么旋转防喷器内部结构里就少不了动密封组件以及轴承,因此旋转防喷器运转过程中发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温度过高会影响动密封和轴承,甚至导致整机性能下降。所以一套结构合理、冷却效果良好的冷却系统是旋转防喷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003]现有的冷却结构一般会存在以下问题:1.冷却循环通道容易出现“短路”现象,有冷却死角,冷却效果不理想;2.冷却结构非常完美,但是不能实现加工;3.冷却结构影响了整体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冷却中出现“短路”、存在冷却死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利用内座圆周均布的冷却流道和上下的连通槽、内座的配合外圆、以及外筒内径配合出一条360°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使得冷却循环无死角,且不影响整机的强度及使用性能。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包括内座和外筒,内座与外筒是过盈配合;所述内座外圆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通过连通槽首尾连通,内座上端部设置两个相邻的进入口和排出口,所述进入口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的头部正对并连通,排出口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的尾部正对连通。
[0007]所述内座与外筒也可以是一个间隙配合。
[0008]所述连通槽的宽度比冷却流道的宽度宽。
[0009]所述连通槽的宽度为冷却流道宽度的1.5—2倍。
[0010]所述冷却流道为20— 40个。
[0011]所述冷却流道为36个。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利冷却通道,使得冷却循环无死角,且不影响整机的强度及使用性能。用内座圆周均布的冷却流道和上下的连通槽、内座的配合外圆、以及外筒内径配合出一条360°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使得冷却循环无死角,且不影响整机的强度及使用性能。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0016]附图标记,图中:1、外筒;2、内座;3、连通槽;4、进入口 ;5、排出口 ;6、冷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为了克服冷却中出现“短路”、存在冷却死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利用内座圆周均布的冷却流道和上下的连通槽、内座的配合外圆、以及外筒内径配合出一条360°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使得冷却循环无死角,且不影响整机的强度及使用性能。
[0019]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包括内座2和外筒1,内座2与外筒I是过盈配合;所述内座2外圆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冷却流道6,所述冷却流道6通过连通槽3首尾连通,内座2上端部设置两个相邻的进入口 4和排出口 5,所述进入口 4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6的头部正对并连通,排出口 5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6的尾部正对连通。
[0020]加工内座2和外筒I,装配后对其进行焊接或螺栓连接等其它连接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即旋转总成外壳;旋转总成外壳与旋转总成的旋转部分配合形成旋转总成,座入旋转防喷器壳体内;旋转防喷器安装在井口使用时,将冷却进出口管线与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液进入口 4、排出口 5相连,开冷却泵循环,便能达到对旋转防喷器降温冷却的目的。
[0021]用内座2圆周均布的冷却流道6和连通槽3、内座2的配合外圆、以及外筒内径配合出一条360°
[0022]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使得冷却循环无死角,且不影响整机的强度及使用性能。
[0023]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设置在旋转总成的不旋转部位,即旋转总成的外壳内部,不参与旋转,旋转总成外壳为分体式。
[0024]实施例2:
[0025]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内座2与外筒I是一个间隙配合。
[0026]包括内座2和外筒1,内座2和外筒I也可以是一个间隙配合;所述内座2外圆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冷却流道6,所述冷却流道6通过连通槽3首尾连通,内座2上端部设置两个相邻的进入口 4和排出口 5,所述进入口 4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6的头部正对并连通,排出口 5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6的尾部正对连通。
[0027]内座2和外筒I孔轴配合为间隙配合,目的是为了增大配合处的流动阻力,让冷却液顺着流动阻力小的方向循环,不至于将通道短路。
[0028]实施例3:
[0029]基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槽3的宽度比冷却流道6的
I I I I I
见见O
[0030]所述连通槽3的宽度为冷却流道6宽度的1.5— 2倍。
[0031]本实施例中选取倍数为2倍,这样保证了冷却流道6在工作时不会发生封堵或者“短路”现象。很好的达到360°环绕冷却的目的。
[0032]相邻的冷却流道6之间的连通方式为铣掉相邻槽子之间的凸起部分,形成连通槽3,其中连通槽3与冷却流道6的深度一致,宽度宽与冷却流道6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其宽度为冷却流道6的2倍,这样液体流通时不会产生封堵现象,流通冷却途中不会出现“短路”现象。
[0033]实施例4:
[0034]基于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冷却流道6为20—40个。本实施例中选取冷却流道6为36个。
[0035]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在本来冷却流道6的范围内选取值为36个冷却流道6,形成一条360°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
[0036]本实施例中选取36个冷却流道6,在内座2和外筒I配合安装后,就在旋转总成外壳内部形成一条360°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如图中箭头所示,冷却循环无死角。
[0037]用内座2圆周均布的冷却流道6和连通槽3、内座2的配合外圆、以及外筒I内径配合出一条360°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使得冷却循环无死角,且不影响整机的强度及使用性能。
【主权项】
1.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座(2)和外筒(I ),内座(2 )与外筒(I)是过盈配合;所述内座(2)外圆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冷却流道(6),所述冷却流道(6 )通过连通槽(3 )首尾连通,内座(2 )上端部设置两个相邻的进入口( 4 )和排出口( 5 ),所述进入口(4)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6)的头部正对并连通,排出口(5)与首尾连接后的冷却流道(6)的尾部正对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座(2)与外筒(I)是一个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3)的宽度比冷却流道(6)的宽度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3)的宽度为冷却流道(6)宽度的1.5— 2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6)为 20—40 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6)为36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防喷器轴向环绕冷却结构,包括内座和外筒,内座和外筒是一个过盈配合;所述内座外圆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通过连通槽首尾连通,内座上端部设置两个相邻的进入口和排出口,所述进入口与冷却流道的头部正对并连通,排出口与冷却流道的尾部正对连通。内座和外筒,在其配合处,利用内座圆周均布的冷却流道和上下的连通槽、内座的配合外圆、以及外筒内径配合出一条360°环绕的轴向冷却通道,冷却循环无死角,且不影响整机的强度及使用性能。
【IPC分类】E21B33/06
【公开号】CN204677153
【申请号】CN201520308310
【发明人】赵航博, 李前春, 王玲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