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116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试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20106208.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隔下返射孔、测试和排液一体化试油管柱,该管柱使得油气井跨隔下返射孔-测试和排液一体化联合作业,从而达到提高试油效果、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最终目的。该管柱包括定位短节、滑套水力泵、托砂皮碗、球座、监测压力计托筒、井下测试阀、液压锁紧、支撑式封隔器、测试压力计托筒、管外监测压力计托筒、传压工具、卡瓦式封隔器、筛管接头、减震器、液压延时点火器、点火头、枪身、泄压器,定位短节与滑套水力泵连接,滑套水力泵与监测压力计托筒之间通过球座连接,监测压力计托筒、井下测试阀、液压锁紧、支撑式封隔器、测试压力计托筒、管外监测压力计托筒、传压工具、卡瓦式封隔器、筛管接头、减震器、液压延时点火器依次连接,枪身的下部装有泄压器。该管柱采用以下关键技术:一是传压工具处在两级封隔器之间,且位于卡瓦式封隔器的上方,其内传压管穿越卡瓦式封隔器与筛管接头密闭配合,目的是使两封隔器之间的液体与液压延时点火器连通,将已射开层的压力传递到点火头上;二是利用已射开层的压力与测试管柱内液垫压力之差作为动力,撞击点火头引爆射孔枪身。
[0003]但是该管柱的射孔稳定性太差,原因如下,其完全依靠已射开层的压力与测试管柱内液垫压力之差作为射孔的动力,发生误射孔等严重事故的风险太大。在施工的下钻过程中,发生中途坐封、误开井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误开井,同时测试压差又达到点火头的激发压差,该管柱就容易导致误射孔的恶性后果。另外一方面,其无法通过从地面向环空施加安全操作压力,如果下钻时测试管柱发生漏失,则测试管柱内液垫压力必然高于预期,很容易导致已射开层的压力与测试管柱内液垫压力之差低于预期,达不到预先设置的点火头的激发压差,且无法补救,该种情况下会造成该趟管柱永远不会射孔,加之地面对井下射孔成功与否难以判断,若后续的工序再继续实施,将导致大量无效工时,浪费大量的设备、材料、人员和金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其能够解决跨隔下返射孔、测试和排液一体化试油管柱会发生误射孔或无法射孔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井口向井下依次相连接的排液装置、阀体、测试压力计托筒、跨隔封隔器、卡瓦封隔器、减震器、筛管、投棒点火头和射孔枪,所述排液装置用于对井下进行排液,所述阀体用于对管柱实现开闭,所述测试压力计托筒用于测试管柱内的压力,所述跨隔封隔器用于对已射孔层上方环空进行封隔,所述卡瓦封隔器用于对已射孔层和待射孔层之间进行封隔,所述减震器用于在射孔时减轻管柱下部对管柱上部的压力冲击波及震颤,所述筛管用于井内与管柱内液体的流通,所述投棒点火头用于与投棒相对应,以用于引爆所述射孔枪,所述射孔枪的位置与待射孔层相对应,用于对待射孔层进行射孔,所述排液装置、所述阀体、所述测试压力计托筒、所述跨隔封隔器、所述卡瓦封隔器、所述减震器和所述筛管均为全通径式,所述排液装置、所述阀体、所述测试压力计托筒、所述跨隔封隔器、所述卡瓦封隔器、所述减震器和所述筛管的内通径能够使得投棒通过。
[0007]优选地,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抽吸泵、水力泵、螺杆泵、气举泵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8]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全通径的压控式测试阀或/和全通径的循环阀。
[0009]优选地,所述测试压力计托筒包括至少一内传压式压力计。
[0010]优选地,所述跨隔封隔器与所述卡瓦封隔器之间连接有验漏压力计托筒,所述验漏压力计托筒包括至少一外传压压力计。
[0011]优选地,所述减震器包括横向减震器或/和纵向减震器。
[0012]优选地,所述射孔枪的下端连接有压力释放装置。
[0013]优选地,所述排液装置、所述阀体、所述测试压力计托筒、所述跨隔封隔器、所述卡瓦封隔器、所述减震器和所述筛管的内通径均大于30_。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0015](I)本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通过投棒点火的方式,将投棒点火头引爆,进而引爆射孔弹,完成射孔,大大提高了射孔的安全性、可靠性。
[0016](2)采用一趟管柱便可经济、方便、高效、可靠的完成跨隔已射开层,并对已射开层下方的待试层进行射孔、测试、排液、储层改造一体化作业,即省去了打桥塞或水泥塞封层及钻塞工序,有利于井控安全,又减少了起下管柱及压井次数,缩短了修井作业机占用时间,节约了试油成本,达到试油提速提效的目的。
[0017](3)可实现与大型酸化或水力加砂压裂储层改造工序联合作业以及下返试油,克服了现有的“跨隔测试一投棒射孔联合作业管柱”只能针对两封隔器之间的井段进行射孔、试油易发生埋卡的不足。
[0018](4)射孔枪位于卡瓦封隔器的下方,有助于减少射孔瞬间压力冲击波及震颤造成管柱及测试仪器仪表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9]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油管;2、校深短节;3、排液装置;4、阀体;5、测试压力计托筒;6、第一安全接头;7、跨隔封隔器;8、验漏压力计托筒;9、第二安全接头;10、卡瓦封隔器;11、减震器;12、筛管;13、投棒点火头;14、射孔枪;15、压力释放装置;A、已射孔层;B、待射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一种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它包括自井口向井下依次相连接的排液装置3、阀体4、测试压力计托筒5、跨隔封隔器7、卡瓦封隔器10、减震器11、筛管12、投棒点火头13和射孔枪14,排液装置3用于对井下进行排液,阀体4用于对管柱实现开闭,测试压力计托筒5用于测试管柱内的压力,跨隔封隔器7用于对已射孔层A上方环空进行封隔,卡瓦封隔器10用于对已射孔层A和待射孔层B之间进行封隔,,减震器用于在射孔时减轻管柱下部对管柱上部的压力冲击波及震颤,筛管12用于井内与管柱内液体的流通,投棒点火头13用于与投棒相对应,以用于引爆射孔枪14,射孔枪14的位置与待射孔层B相对应,用于对待射孔层B进行射孔,排液装置3、阀体4、测试压力计托筒5、跨隔封隔器7、卡瓦封隔器10、减震器11和筛管12为全通径式,排液装置3、阀体4、测试压力计托筒5、跨隔封隔器7、卡瓦封隔器10、减震器11和筛管12的内通径能够使得投棒通过。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个管柱中间部分主要包括跨隔封隔器7和卡瓦封隔器10,当管柱下入在井内时,跨隔封隔器7需位于已射孔层A的上方,在作业时用于对已射孔层A的上部进行封隔。卡瓦封隔器10位于已射孔层A和待射孔层B之间,在作业时用于对已射孔层A的下部进行封隔。跨隔封隔器7和卡瓦封隔器10两者之间可以通过油管相连接,油管I的具体长度根据已射孔层A的厚度来决定。为了管柱的安全以及性能的可靠性,通常可以在跨隔封隔器7和卡瓦封隔器10之间连接有第二安全接头9,用于保证管柱的安全以性及稳定性。
[0025]在整个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中,跨隔封隔器7的上端连接有测试压力计托筒5,该测试压力计托筒5包括至少一内传压式压力计,其用于录取待试层的压力变化,当管柱进行射孔时,测试压力计托筒5可以用于监测射孔是否成功。同样的,在测试压力计托筒5和跨隔封隔器7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一安全接头6,用于保证管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