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岩屑床清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7609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岩屑床清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除工具,尤其是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岩肩床V型槽清除装置的携岩效果并不理想,对粒径较大的岩肩颗粒携岩效果的不理想程度尤为明显,极大的影响了钻采作业中的携岩效率,进而影响了钻采作业的进程,同时也增加了钻采作业中的物力与工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它克服了现有岩肩床清除装置对粒径较大的岩肩颗粒携岩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包括锯齿形破床器、连接管柱、螺旋旋转器,所述锯齿形破床器右端与连接管柱左端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旋转器左端与连接管柱右端焊接在一起,所述齿形破床器、连接管柱、螺旋旋转器焊接后连接在钻杆上,随钻杆一起下入到井眼中。
[0005]所述锯齿形破床器的长度为3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包括破床器管柱和梯形锯齿,所述的破床器管柱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3排梯形锯齿,每排梯形锯齿有6个,梯形锯齿高为15mm。
[0006]所述连接管柱的长度为1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
[0007]所述螺旋旋转器的长度为5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包括旋转器管柱和旋转齿,所述旋转器管柱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3个旋转齿,旋转齿的旋转角度为30度,旋转齿高为15mm。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锯齿形破床器具有机械性破岩肩床的作用,螺旋旋转器具有水力破岩肩床的作用,在机械和水力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其携岩效果尤其是对粒径较大的岩肩颗粒携岩效果较为显著。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锯齿形破床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螺旋旋转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符号说明:
[0013]1.锯齿形破床器、1.1破床器管柱、1.2梯形锯齿、2.连接管柱、3.螺旋旋转器、3.1旋转器管柱、3.2旋转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包括锯齿形破床器(1)、连接管柱(2)、螺旋旋转器(3),所述锯齿形破床器(I)右端与连接管柱(2)左端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旋转器(3)左端与连接管柱(2)右端焊接在一起,所述齿形破床器(I)、连接管柱
(2)、螺旋旋转器(3)焊接后连接在钻杆上,随钻杆一起下入到井眼中。
[0016]所述锯齿形破床器⑴的长度为3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包括破床器管柱(1.1)和梯形锯齿(1.2),所述的破床器管柱(1.1)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3排梯形锯齿(1.2),每排梯形锯齿(1.2)有6个,梯形锯齿(1.2)高为15mm。
[0017]所述连接管柱(2)的长度为1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
[0018]所述螺旋旋转器⑶的长度为5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包括旋转器管柱(3.1)和旋转齿(3.2),所述旋转器管柱(3.1)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3个旋转齿(3.2),旋转齿(3.2)的旋转角度为30度,旋转齿(3.2)高为15mm。
[0019]将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连接在钻杆上使用,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在水平井段每间隔150m装一个;井斜角在30度?60度的斜井段上始终满足钻具上每隔三个钻杆连接一个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螺旋旋转器(3)的螺旋齿(3.2)的旋向跟钻杆的转动方向相同,均为逆时针方向。在工作过程中,锯齿形破床器(I)的梯形锯齿(1.2)来破碎岩肩床,破碎的岩肩沿螺旋旋转器(3)的螺旋齿(3.2)之间的空间排出。
[0020]锯齿形破床器(I)具有机械性破岩肩床的作用,锯齿形破床器(I)周围均匀分布的梯形锯齿(1.2),由于其体积突出,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对井壁岩肩床进行机械性破坏,松动井壁被钻具碾压结实的岩肩床,挖掘岩肩使其脱离井壁或者使岩肩床变得松动,使环形空间增大,从而增大环空中钻井液的流量。
[0021]螺旋旋转器(3)具有水力破岩肩床的作用,螺旋旋转器(3)上的旋转齿(3.2)对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重导向的作用,流体方向的改变会增大螺旋旋转器(3)周围钻井液的紊流强度,增大钻井液周向流速,有利于岩肩颗粒的携带。螺旋旋转器(3)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槽中流体的转动,增加了泥浆的流速,流速增加的泥浆会强烈的冲刷周围的岩肩,使钻井液的水动能直接作用在岩肩床上。
[0022]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锯齿形破床器(1)、连接管柱(2)、螺旋旋转器(3),所述锯齿形破床器(I)右端与连接管柱(2)左端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旋转器(3)左端与连接管柱(2)右端焊接在一起,所述齿形破床器(I)、连接管柱(2)、螺旋旋转器(3)焊接后连接在钻杆上,随钻杆一起下入到井眼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破床器(I)的长度为3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包括破床器管柱(1.1)和梯形锯齿(1.2),所述的破床器管柱(1.0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3排梯形锯齿(1.2),每排梯形锯齿(1.2)有6个,梯形锯齿(1.2)高为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柱(2)的长度为1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岩肩床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旋转器(3)的长度为500mm,外径为127mm,内径101.6mm,包括旋转器管柱(3.1)和旋转齿(3.2),所述旋转器管柱(3.1)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3个旋转齿(3.2),旋转齿(3.2)的旋转角度为30度,旋转齿(3.2)高为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除工具,尤其是一种新型岩屑床清除装置。包括锯齿形破床器、连接管柱、螺旋旋转器,所述锯齿形破床器右端与连接管柱左端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旋转器左端与连接管柱右端焊接在一起,所述齿形破床器、连接管柱、螺旋旋转器焊接后连接在钻杆上,随钻杆一起下入到井眼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锯齿形破床器具有机械性破岩屑床的作用,螺旋旋转器具有水力破岩屑床的作用,在机械和水力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其携岩效果尤其是对粒径较大的岩屑颗粒携岩效果较为显著。
【IPC分类】E21B21/00
【公开号】CN204729035
【申请号】CN201520481310
【发明人】王少磊, 陈建民, 张棋, 贺正兴, 栾道坤, 吴建, 王佳佳, 姚金江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