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860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养禽场房通风的通风扇,尤其指一种带传动的通 风扇。
背景技术
通风扇一般包括框架,固定在框架中心的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毂和固定 于毂上的沿径向配置的多个叶片,叶片一般具有一个前端和一个后端,驱动叶 片转动可在叶片和前端和后端之间产生压差,从而令空气从前端沿轴向流向后 端,从而产生抽气作用,实现对于叶片前端的空间的通风和冷却。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通风扇, 一般在其框架上均固连有遮罩,以改善通风扇 的空气流通性能。传统的遮罩一般由金属板制成,再与框架固连,然而,由于 材料及工艺的限制,这种方式制出的遮罩空气性能表现往往不佳,因此,目前 的设计导向为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具有优良空气动力学曲线的遮罩,这种遮罩的 空气传导能力强,损失小。然而,其也有伴随的问题,由于塑料材料与金属材 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塑料遮罩和金属框架的变形量不 同,导致固连在一起的两者因变形而分离,有时,其中一者还会被损坏。这样, 人们就对塑料材料进行改进,以减小热膨胀系数差异,但效果也不佳。另外, 养禽、养畜场安装的风扇往往尺寸较大,如果将风扇在车间装配完成后运到安 装地会很麻烦,如果遮罩整体一次成型,对设备、工艺的要求也较高,因此,
现有技术中有这样一种需求,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方便现场安装特点的,并能够 补偿框架与遮罩间因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形变差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能够补偿因遮罩与框架材料差异导致的变形差异的的通风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风扇包括刚性框架,包括四个框架组件,每个框架组件具有前折边、后折边和连接 前折边和后折边的顶面;叶轮装置,包括毂,径向配置于毂上的叶片,和通过毂中心与毂枢接, 并固连于机架的转轴;驱动装置,固连于所述刚性框架;传动带,用于将所述叶轮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耦接; 以及在框架设置的一个遮罩;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遮罩由四个相同的遮 罩组件拼接而成,每个遮罩组件包括一个内弧面,两个框架连接部,每个 框架配合部都包括一个前配合部和一个后配合部,其中,前配合部设有多 个凸块,以及多个扣钩;后配合部设有折台;前折边和后折边分别对应遮罩的前配合部和后配合部,其中,在前折边的 侧面设有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多个短槽,以与所述遮罩前配合部的凸块相配合, 以及, 一个向内两次回折的弯折部,以形成一个向上的挂钩形断面,与所述遮 罩前配合部的扣钩相配合,后折边具有一个向内回折的弯折部,形成一个托台以与所述遮罩后配合部的折台相配合。
进一步的,在顶面上,还设有排列于一条直线上的压片,将压片向下折, 可将遮罩后配合部的上沿压牢。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优点可通过下面描述的较佳实施例被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轻易实现,为使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更为明显易懂,将通 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时方式进行更清楚地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通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刚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所述刚性框架的一边的主视图。 图3B为所述刚性框架的一边的仰视图。 图3C为所述刚性框架的一边的左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毂的结构立体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穀端帽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与叶轮装置通过传动带及电机臂耦合后的结 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电机臂及用以将其与刚性框架相连的的连接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交叉臂的结构立体图。
图9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延长杆的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部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遮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表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所述遮罩与刚性框架的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B为另一幅表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所述遮罩与刚性框架的连 接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角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通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 图l,所述通风扇IOO包括刚性框架IO,位于框架中心的叶轮装置20,驱动装 置30,将驱动装置30与叶轮装置20相耦合的传动带40,以及一对将叶轮装置 固连于驱动装置的电机臂50。参照图2,所述刚性框架IO可以为正方形结构,有四个相同的边框组件101 构成,边框组件101的结构从图3A、 3B和3C中可清晰分辨,其具有一个折边 102,相邻的两个边框组件构成一个直角,以安装驱动装置30。叶轮装置20包括,如图1所示, 一个毂201,从毂201中心穿过,并与毂 枢接的转轴202,以及延毂的径向配置的三个叶片203。毂201的详细结构如图 4A所示,包括一个中心部211与所述转轴202枢接, 一个带轮部分212与中心 部分同心配置,以及三个叶片连接部213平均分布于中心部211与带轮部分212之间,并将两者固连。在中心部211上还可加设一个毂端帽204,以避免转轴外
露,受到污染。
图5A示出了一种叶片203的立体结构,5B、 5C分别表示了该叶片的侧视 图和仰视图。如图5A, 5B所示,叶片具有一个三维的外轮廓,该三维外轮廓无 法以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金属薄板为材料制造,因此,需要使用注塑工艺成型。 为了增加工作区的大小,从而提高叶片性能,可通过在叶片上凸面,即叶片与 空气的边界层相交的区域设置锯齿形扰流部,从而增大工作区。锯齿形扰流部 的尺寸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计算,并可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尺寸,从而实现对 工作区以及叶片上空气出流的有效控制。
驱动装置30,如图6所示包括一个电动机301,最好是变频电机, 一个驱 动带轮302固连于电动机301的主轴,以及一个与电动机301机壳固连的连接 件303。电动机301提供动力,驱动带轮302通过传动带40与毂201的带轮部 分212耦合,其中,传动带40可以是普通皮带,最好是正时皮带。连接件303 具有一个直角凹槽331与刚性框架的一角相对应,这样,可通过该连接件将驱 动装置30固连于刚性框架。同样参照图6,连接件303还承担连接电机臂50的 任务,通过设在其上的一对连接座332实现。参照图7,电机臂50为V形结构, 两个分离端501与连接件303固连,结合端502中间具有贯孔,与转轴202固 连,如图6所示。
作为对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改进,可以贯穿刚性框架IO的另一对角线设置交 叉臂60。交叉臂60的结构可以如图8所示,包括一个长竿体601,设置于长竿 体601两端的端连接部602,以及设置于长竿体中心位置的中央连接部603,端
连接部602固连于刚性框架10,中央连接部603固连于转轴202,如图10所示。 交叉臂的设置可令框架更加稳固,有效地防止了框架变形。
还可以在电机臂50所在的对角线的延长线上,加设延长竿70,延长竿70 的结构如图9所示,其一端固连于刚性框架,另一端固连于转轴202,如图10所示。
为了增加空气通过的效率,可在框架10内设置一个遮罩80。在本实施例中, 遮罩80可由四个相同的遮罩组件800拼接而成,每个遮罩组件800的结构如图 ll所示,包括一个内弧面810,两个框架连接部820,每个框架配合部820都包 括一个前配合部830和一个后配合部840。其中,前配合部830,参照图12,设 有多个凸块831,以及多个扣钩832;后配合部840,参照图13,设有折台841。
相对应的,参照图2、 3A、 3B、 3C,折边102分为前折边121和后折边122, 分别对应遮罩80的前配合部830和后配合部840。其中,参照图3A,在前折边 121的侧面设有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多个短槽123,以与所述遮罩前配合部的凸块 831相配合,以及,如图3C所示, 一个向内两次回折的弯折部124,以形成一 个向上的挂钩形断面,与所述遮罩前配合部的扣钩832相配合。相似的,参照 图3B, 3C,后折边122具有一个向内回折的弯折部125,形成一个托台以与所 述遮罩后配合部的折台122相配合;在连接前折边121与后折边122的顶面103 上,还设有排列于一条直线上的压片131,如图13所示,将压片131向下折, 可将遮罩后配合部840的上沿压牢。
参照图12、 13可见,对于遮罩前配合部830:凸块831配合入短槽123中, 扣钩832钩合于弯折部124上;而对于遮罩后配合部840:折台841座于弯折部125形成的托台上,上边缘由顶面103折下的压片131压牢,这样,当框架的及 /或遮罩的沿框架组件长度方向上的形变发生时,凸块831可在短槽123中滑动, 并且扣钩832可在弯折部124上滑动,同时,折台841可在弯折部125上滑动, 压片131可在上边缘上滑动,从而补偿了这种纵向形变,进而保证了不同材料 的遮罩与框架的结合的牢固性及抗温度变化性。参照图14,还可以在框架四角以与连接遮罩相同的方式各连接一个角盖90, 从而有效地保护电动机等组件免受污染。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前述说明系用于示范及说明目的。其目的不 在于使本实用新型限于该精确形式或已揭示的范例性具体实施例。因此,之前 的说明应视为示范性而非限制性。显然许多修正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将是很明显的。具体实施例的选择及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及其实际应用的最佳模式,从而允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用于各种具体实施 例的本实用新型,且具有适合于特定使用或所涵盖时作出的各种修改。本实用 新型意于使其范畴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其等同者定义,其中除非另有说明, 否则所有权利要求均包含其最广泛的合理范围。应了解到,可由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对于具体实施例进行改变,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 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通风扇包括刚性框架,包括四个框架组件,每个框架组件具有前折边、后折边和连接前折边和后折边的顶面;叶轮装置,包括毂,径向配置于毂上的叶片,和通过毂中心与毂枢接,并固连于机架的转轴;驱动装置,固连于所述刚性框架;传动带,用于将所述叶轮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耦接;以及在框架设置的一个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罩80由四个相同的遮罩组件拼接而成,每个遮罩组件包括一个内弧面,两个框架连接部,每个框架配合部都包括一个前配合部和一个后配合部,其中,前配合部设有多个凸块,以及多个扣钩;后配合部设有折台;所述框架前折边和后折边分别对应遮罩的前配合部和后配合部,其中,在前折边的侧面设有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多个短槽,以与所述遮罩前配合部的凸块相配合,以及,一个向内两次回折的弯折部,以形成一个向上的挂钩形断面,与所述遮罩前配合部的扣钩相配合,后折边具有一个向内回折的弯折部,形成一个托台以与所述遮罩后配合部的折台相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顶面上,还设 有排列于一条直线上的压片,将压片向下折,可将遮罩后配合部的上沿 压牢。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空气的边 界层相交的区域设置有锯齿形的扰流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扇包括刚性框架,包括四个框架组件,叶轮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在框架设置的一个遮罩;所述遮罩由四个相同的遮罩组件拼接而成,每个遮罩组件与框架相耦合,保证在框架或遮罩组件发生形变时,两者可在长度方向上相对滑动,因此能够补偿因遮罩与框架材料差异导致的变形差异。
文档编号F04D29/38GK201013669SQ20072000534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
发明者沃斯特曼斯·H·J·L 申请人:沃斯特曼斯通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