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624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离心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一种离心式风扇。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电子产品薄型化的趋势,限制了电子产品内的风扇的厚度。然而,随着风扇的厚度减少,却造成了风压与出风量亦一并减少的问题。例如,扇叶的高度减少,减少了所能推动的气流量。此外,扇叶的结构亦随之减弱,难以借由增加扇叶的长度来推动较多的气流量。
[0003]因此风扇必须重新加以设计与改良,使其于厚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亦提供足够的风压与出风量来对电子产品的内部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扇,其能于薄型化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风压与出风量。
[0005]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风扇,包括壳体以及叶轮。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相对于上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弧形侧壁、以及舌部。弧形侧壁连接上述第一侧壁以及上述第二侧壁。舌部设置于上述第一侧壁,且相对于上述弧形侧壁。叶轮设置于上述弧形侧壁以及上述舌部之间。上述舌部由上述舌部的一端至邻接于上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上述叶轮的半径。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借由增加螺旋状通道的长度,能增加离心式风扇的风压,并能使得于壳体内的气流的流场较为稳定,借以增加离心式风扇的出风量以及减少气流经由轴向入风口逆流至壳体外。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图。
[0009]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分解图。
[0010]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俯视图。
[0011]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俯视图。
[0012]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图。
[0013]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俯视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I离心式风扇
[0016]10 壳体
[0017]11 底板
[0018]12 第一侧壁
[0019]13第二侧壁
[0020]14弧形侧壁
[0021]141弧形侧面
[0022]15舌部
[0023]151端
[0024]152弧形表面
[0025]16盖板
[0026]20叶轮
[0027]21轮毂
[0028]22扇叶
[0029]30散热单元
[0030]31散热鳍片
[0031]40薄型热导管
[0032]Al轴向入风口
[0033]A2径向出风口
[0034]A3连通口
[0035]A4穿孔
[0036]Axl旋转轴
[0037]BI交界线
[0038]Cl螺旋状通道
[0039]C2出风空间
[0040]Dl排列方向
[0041]D2延伸方向
[0042]El第一界面
[0043]E2第二界面
[0044]Fl夹角
[0045]rl半径
[0046]Tl厚度
[0047]WU 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9]图1为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I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I的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I的俯视图。离心式风扇I可为一薄型离心式风扇1,其可设置于超薄型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移动电话等薄型电子装置中。
[0050]离心式风扇I包括一壳体10、一叶轮20、一散热单元30、以及一薄型热导管40。壳体10具有一轴向入风口 Al以及一径向出风口 A2,于本实施例中,轴向入风口 Al位于壳体1的一顶面,且径向出风口 A2位于壳体1的一侧面。此外,轴向入风口 Al可为一圆形,且径向出风口 A2可为一狭长形。叶轮20设置于壳体10内并对应于轴向入风口 Al。
[0051]散热单元30设置于径向出风口 A2。散热单元30包括多个散热鳍片31,其沿一排列方向Dl间隔地设置于径向出风口 A2。薄型热导管40接触散热单元30,且薄型热导管40的一端可连接一热源(图未示)。于另一实施例中,离心式风扇I可不包括散热单元30及/或薄型热导管40。
[0052]叶轮20可以一旋转轴Axl为中心旋转。旋转轴Axl穿过轴向入风口 Al。当叶轮20旋转时,叶轮20从轴向入风口 Al吸入空气至壳体10内,并将壳体10内的空气经由径向出风口 A2排出。于本实施例中,叶轮20可包括一轮毂21以及多个扇叶22。扇叶22放射状排列于上述轮毂21的侧壁。扇叶22的高度约为2.5mm至4mm之间,扇叶22的长度约为10mm至20mm之间。
[0053]壳体10的厚度Tl约为3mm至5mm之间。壳体10包括一底板11、一第一侧壁12、一第二侧壁13、一弧形侧壁14、一舌部15、以及一盖板16 (并未绘制于图3中)。底板11可为一板状结构。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弧形侧壁14、以及舌部15设置于底板11,并可垂直于底板11延伸。
[0054]第一侧壁12可位于底板11的一边缘。第二侧壁13可位于底板11的另一相对边缘,且相对于第一侧壁1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以及第二侧壁13可为一线性结构并沿一延伸方向D2延伸,但不并予以限制,其中延伸方向D2垂直于排列方向D1。弧形侧壁14可位于底板11的一边缘,且弧形侧壁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第一侧壁12以及第二侧壁13。
[0055]舌部15设置于第一侧壁12,且相对于上述弧形侧壁14。叶轮20设置于弧形侧壁14以及舌部15之间。舌部15的一长度约为叶轮20的半径rl的I至4倍,舌部15的上述长度定义为由舌部15的一端151至邻接于第一侧壁12的另一端的长度。舌部15的一端151邻近于叶轮20,舌部15的一端151与叶轮20之间的距离可为1.5mm至3mm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舌部15的上述长度大于上述叶轮20的半径rl的3倍。于另一实施例中,舌部15的上述长度大于上述叶轮20的半径rl、或是半径rl的1.5倍或是2倍。
[0056]盖板16可为一板状结构,其可平行于底板11,并与底板11相互间隔。盖板16连接于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弧形侧壁14、以及舌部15。轴向入风口 Al可位于盖板16,且径向出风口 A2由底板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以及盖板16所形成。换句话说,轴向入风口 Al可平行于底板11,且径向出风口 A2可垂直于轴向入风口 Al。
[0057]如图3所示,舌部15的一端151至旋转轴Axl之间的平面定义为第一界面El,且第二侧壁13与上述弧形侧壁14的交界线BI至上述旋转轴Axl之间的平面定义为第二界面E2。第一界面El以及第二界面E2均定义为平面。第一界面El与第二界面E2之间具有对应于上述弧形侧壁14的一夹角Fl。换句话说,旋转轴Axl位于第一界面El以及第二界面E2的交界线BI上。
[0058]于一些实施例中,夹角Fl可为235度至360度,或是可为260度至360度。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界面El与第二界面E2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夹角Fl为360度。
[0059]如图2与图3所示,舌部15的一端151与第二侧壁13之间形成一连通口 A3。于本实施例中,上述连通口 A3定义为位于舌部15的一端151与上述第二侧壁13之间的最短路径上。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连通口 A3位于第二界面E2上,且连通口 A3可平行于径向出风口 A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