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389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子系统中,其内部常设有如中央处理器(CPU)之类的电子组件,此类电子组件为发热量多的组件,且其性能随其温度升高而降低。此时,为使电子组件维持一定的性能必须在热量产生时迅速将热能移出,故一般采用风扇来实现快速散热。
目前常见的风扇有轴流式风扇和离心式风扇两种,其中,离心式风扇因能够提供压力较高的气流而能发挥较佳的散热效果,所以已成为目前风扇的主流之一。如图1所示,现有的离心式风扇1包括壳体11、轮叶结构13及驱动装置15,其中,壳体11具有出风口111,轮叶结构13及驱动装置15设置于壳体11中,且轮叶结构13的扇叶组131与出风口111相对设置,因此当驱动装置15驱动轮叶结构13转动时,扇叶组131对空气加压以产生气流,所产生的气流经由出风口111向外吹出。
然而,现有的离心式风扇1仅具有单段式增压作用,所以其增压效果有限。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气流的增压效果的离心式风扇正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气流增压效果的离心式风扇。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包括壳体、第一轮叶结构、第二轮叶结构及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在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中,壳体具有出风口,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贮气槽,第一贮气槽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轮叶结构和第二轮叶结构被设置于壳体中、并分别具有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第一扇叶组与第一贮气槽的第一入口相对设置,第二扇叶组与第一贮气槽的第一出口相对设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轮叶结构和第二轮叶结构。
如上所述,因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的壳体中设置有贮气槽,所以能够利用贮气槽的设计来提高气流的增压效果,进而提高离心式风扇的散热能力。


图1为现有的离心式风扇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 离心式风扇11壳体111 出风口13轮叶结构131 扇叶组15驱动装置2 离心式风扇21壳体211 出风口212 入风口213 贮气槽213a 入口213b 出口 213c 气旋抵消元件23轮叶结构 231 扇叶组25轮叶结构 251 扇叶组27驱动装置 3 离心式风扇31壳体 311 出风口312 入风口313 贮气槽313a 入口 313b 出口313c 气旋抵消元件 315 贮气槽315a 入口 315b 出口315c 气旋抵消元件 33轮叶结构331 扇叶组35轮叶结构351 扇叶组37驱动装置39轮叶结构 391 扇叶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2包括壳体21、轮叶结构23、轮叶结构25及至少一个驱动装置27。
壳体21具有出风口211和入风口212,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贮气槽213,该贮气槽具有入口213a及出口213b。在本实施方式中,贮气槽213为环状空间,其位于壳体21的内部上侧,用以暂存空气,以提供蓄压功能。
再者,贮气槽213具有气旋抵销元件213c,该气旋抵销元件被设置于贮气槽213中可能产生气旋(vortex)的部位,例如贮气槽213中的转角处或出口213b处,用以消除通过贮气槽213的气流所产生的气旋。由于气旋的产生将降低贮气槽213的蓄压功能,所以设置气旋抵销元件213c以消除气旋,进而确保贮气槽213的蓄压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旋抵消元件213c可为肋条、板状结构或曲状结构。另外,贮气槽213中也可以设置多个气旋抵消元件213c,以加强消除气旋的效果。
如图2所示,轮叶结构23被设置于壳体21中并具有扇叶组231,其中,扇叶组231与贮气槽213的入口213a相对设置。另外,轮叶结构25也被设置于壳体21中并具有扇叶组251,其中,扇叶组251与贮气槽213的出口213b及壳体21的出风口211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轮叶结构23、25以串联方式配置,轮叶结构25的直径大于轮叶结构23的直径,而且这些轮叶结构23、25皆为离心式轮叶结构。这些轮叶结构23、25的扇叶组231、251的形状可为矩形、多边形或类似于L形。此外,为了加强轮叶结构25对气流的加压效果,轮叶结构25的扇叶组251的形状优选为类似于L形。另外,这些扇叶组231、251的转弯处可设计成平滑曲线,且所述扇叶组231、251的末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扇叶组231、251的转轴方向垂直。
驱动装置27被设置于壳体21中并驱动所述轮叶结构23、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叶结构23、25的轴分别与驱动装置27相连,所以驱动装置27能够同时驱动轮叶结构23、25。再者,驱动装置27也可以仅驱动轮叶结构23或轮叶结构25,并利用被驱动的轮叶结构带动另一未被驱动的轮叶结构。此外,亦可以利用驱动装置27与另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分别驱动轮叶结构23和轮叶结构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驱动装置27驱动轮叶结构23转动时,轮叶结构23将空气自入风口212吸入,再经入口213a导入贮气槽213内。之后,贮气槽213内的空气自出口213b吹向扇叶组251,再使空气朝出风口211排出。其中,贮气槽213中的气旋抵消元件213c可以适当地发挥消除气旋的作用,此时,由于轮叶结构23对气流施加压力,所以经过贮气槽213的出口213b吹向扇叶组251的气流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入风口212侧的气压)。接着,当轮叶结构25将来自贮气槽213的出口213b的气流加压并朝向出风口211吹出时,离开出风口211的气流被进一步加压,而获得高气压的气流。
需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第一轮叶结构可以是轴向式轮叶结构(图中未示出),而第二轮叶结构为离心式轮叶结构。另外,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可以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分别驱动不同轮叶结构,如前所述的轮叶结构23、25。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可以包括多个轮叶结构和多个贮气槽,例如三个轮叶结构和两个贮气槽、四个轮叶结构和三个贮气槽、或五个轮叶结构和四个贮气槽等组合。再者,也可由多个轮叶结构对应至同一贮气槽,例如五个轮叶结构和两个贮气槽的组合。为使本发明更加清楚,以下以三个轮叶结构和两个贮气槽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3包括壳体31、轮叶结构33、轮叶结构35、轮叶结构39及至少一个驱动装置37。本实施方式与前一实施方式的差异在于,本实施方式的贮气槽数量较多,以便借助于多级加压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出风口的气流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只需使轮叶结构39的直径大于轮叶结构35的直径即可,其中,轮叶结构39的扇叶组391的形状为矩形、多边形或类似于L形。轮叶结构33、35的扇叶组331、351的形状亦可为矩形、多边形或类似于L形。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扇3的作用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1具有出风口311及入风口312,壳体31的内部设置有贮气槽313和贮气槽315,其中,贮气槽313具有入口313a、出口313b及气旋抵消元件313c,贮气槽315具有入口315a、出口315b及气旋抵消元件315c。在本实施方式中,贮气槽313及贮气槽315为上下叠置的两个环状空间,其位于壳体31内部的上侧,用以暂存空气,以提供多级蓄压功能。
轮叶结构33、35、39被设置于壳体31中,并分别具有扇叶组331、351、391。其中,扇叶组331与贮气槽313的入口313a相对设置,扇叶组351与贮气槽313的出口313b及贮气槽315的入口315a相对设置,扇叶组391与贮气槽315的出口315b及壳体31的出风口311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轮叶结构33、35、39以串联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叶结构33、35、39同时由驱动装置37驱动。当然,驱动装置37也可以仅驱动某一轮叶结构,再由该轮叶结构带动其它未被驱动的轮叶结构。当轮叶结构33、35、39转动时,轮叶结构33将空气自入风口312吸入,再经入口313a吹入贮气槽313内,接着轮叶结构35将空气自贮气槽313的出口313b吸入,并将空气经入口315a吹入贮气槽315内,最后轮叶结构39将空气自贮气槽315的出口315b吸入,并朝向出风口311吹出。此时,由于贮气槽315的空气压力大于贮气槽313的空气压力,而且贮气槽313的空气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入风口312侧的气压),所以轮叶结构33、35、39可以有两级加压的效果,故其加压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的壳体中设置有贮气槽,如贮气槽213、313、315,所以能够利用贮气槽的设计来提高气流的增压效果,甚至可具有多级加压效果,进而可提高离心式风扇的散热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在未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出的等同变换或变型均应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式风扇,包括壳体,其具有出风口,且该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贮气槽,所述第一贮气槽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轮叶结构,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第一扇叶组,所述第一扇叶组与所述第一贮气槽的第一入口相对设置;第二轮叶结构,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第二扇叶组,所述第二扇叶组与所述第一贮气槽的第一出口相对设置;及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第一轮叶结构和第二轮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轮叶结构将空气经所述第一入口吹入所述第一贮气槽内;所述第二轮叶结构将空气自所述第一出口吸入并朝向所述出风口吹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贮气槽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旋抵消元件,用以消除通过所述第一贮气槽的气流所产生的气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气旋抵消元件为肋条、板状结构或曲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气旋抵消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贮气槽的转角处或所述第一出口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二轮叶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轮叶结构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轮叶结构和第二轮叶结构,或者,仅驱动所述第一轮叶结构或所述第二轮叶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未被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另一轮叶结构由受到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所述轮叶结构带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该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轮叶结构和所述第二轮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轮叶结构与第二轮叶结构为离心式轮叶结构或轴向式轮叶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轮叶结构与第二轮叶结构以串联方式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扇叶组或第二扇叶组的形状为矩形、多边形或类似于L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扇叶组或第二扇叶组的转弯处为平滑曲线。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一扇叶组或第二扇叶组的末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扇叶组或第二扇叶组的转轴方向垂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贮气槽,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该第二贮气槽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三轮叶结构,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轮叶结构之上,并具有第三扇叶组,其中,所述第三扇叶组与所述第二贮气槽的所述第二入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扇叶组相对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三轮叶结构为离心式轮叶结构或轴向式轮叶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三扇叶组的形状为矩形、多边形或类似于L形。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二贮气槽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旋抵消元件,用以消除通过该第二贮气槽的气流所产生的气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二气旋抵消元件为肋条、板状结构或曲状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中,所述第二气旋抵消元件位于所述第二贮气槽的转角处或所述第二出口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风扇,包括壳体、第一轮叶结构、第二轮叶结构以及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其中,壳体具有出风口,壳体内部设置有贮气槽,贮气槽具有入口及出口。第一轮叶结构及第二轮叶结构被设置于壳体中、并分别具有第一扇叶组及第二扇叶组,第一扇叶组与贮气槽的入口相对设置、第二扇叶组与贮气槽的出口相对设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轮叶结构和第二轮叶结构。利用所述贮气槽可提高气流的增压效果,进而提高离心式风扇的散热能力。
文档编号G06F1/20GK1877129SQ20051007780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9日
发明者张楯成, 黄文喜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