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片风扇及具备该多叶片风扇的空气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9374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多叶片风扇及具备该多叶片风扇的空气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喇叭口附近的通过旋转轴的平面和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处的流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同时发生的情况,并实现低噪声、高效率化的多叶片风扇。多叶片风扇在壳体内收容有将多个叶片配置在圆周上的叶轮,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内周壁面与所述叶轮之间形成有通过所述叶轮的旋转而从吸入口向喷出口引导空气的风路,所述吸入口形成为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并且从该吸入口的缘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壁面设有喇叭口,所述多个叶片形成为使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形状,该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位置比所述喇叭口的内径靠外周侧。
【专利说明】多叶片风扇及具备该多叶片风扇的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多叶片风扇及具备该多叶片风扇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0002]空气调节装置等所使用的多叶片风扇要求低噪声?高效率化。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2006-307650号公报(专利文献I)。该公报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叶片的长度在吸入口侧短,且随着朝向吸入口的相反侧而逐渐变长,来使壳体内的空气流动稳定,通过将叶片的靠外周的部分形成为曲面部并将靠内周的部分形成为平面部,来减少在叶片的背面产生的空气的剥离,由此能够提高吸入性能并减少噪声。
[0003]另外,有日本特开2000-291590号公报(专利文献2)。在该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将吸入口的开口直径尺寸设定为大于风扇的最小内径尺寸,并在浆叶中的吸入口侧形成倾斜部,由此,以往成为不稳定的涡流的副流空气被主流空气吸引而与主流空气一起汇集于风扇的内径部,因此能够减少副流空气与主流空气的干涉。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7650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91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图14示出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中的通过旋转轴O的平面的喇叭口 56附近的流场,图15示出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中的与旋转轴O垂直的平面的环59附近的叶片间流场。在多叶片风扇中,在喇叭口 56附近,如图14所示,沿着壳体壁面的方向的流动P与旋转轴O方向的流动Q合流,如流动R那样流动的方向急剧变化。
[0010]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在叶片间,由于叶片对流动赋予运动量,因此如流动S那样流动的方向急剧变化。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中,在图14表示的通过旋转轴O的平面和图15表示的与旋转轴O垂直的平面处流动的方向同时变化。若在这样的不同平面处流动的方向同时急剧地变化,则会造成流动的紊乱和损失,存在导致多叶片风扇的噪声?效率下降的问题。
[0011]在上述专利文献I及2中,没有考虑喇叭口附近的通过旋转轴的平面和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处的同时的流动方向的急剧变化。专利文献I记载的多叶片风扇虽然通过对叶片的形状进行研究而实现低噪声.高效率化,但是没有关于叶片的形状与吸入口的关系的记述。而且,吸入口不是喇叭口形状。专利文献2虽然规定了叶轮的最小内径尺寸与吸入口的开口直径尺寸的位置关系,但是没有关于叶片的形状与吸入口的关系的记述。
[0012]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喇叭口附近的通过旋转轴的平面和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处的流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同时发生的情况,并实现低噪声、高效率化的多叶片风扇。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例如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结构。
[0015]本申请包含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若列举其一例的话,则涉及的多叶片风扇的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收容有将多个叶片配置在圆周上的叶轮,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内周壁面与所述叶轮之间形成有通过所述叶轮的旋转而从吸入口向喷出口引导空气的风路,所述吸入口形成为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并且从该吸入口的缘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壁面设有喇叭口,所述多个叶片形成为使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形状,该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位置比所述喇叭口的内径靠外周侧。
[0016]另外,优选为如下的多叶片风扇:所述多个叶片各自的端部由配置成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连结,以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与该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通过该主板将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端部的相反侧固定,所述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位置在所述多个叶片各自中从所述环部到所述主板处于同一线上。
[0017]另外,优选为如下的多叶片风扇:所述多个叶片由内周侧的内径部和外周侧的外径部构成,该内径部和该外径部的曲率彼此不同,在该曲率变化的拐点处,所述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
[0018]另外,优选为如下的多叶片风扇:所述多个叶片各自的端部由配置成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连结,以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与该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通过该主板将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端部的相反侧固定,所述多个叶片构成为叶片长度从所述环部侧到所述主板侧而变长。
[0019]优选为如下的多叶片风扇:所述内径部的叶片长度比所述外径部的叶片长度长。
[0020]另外,优选为如下的多叶片风扇:所述内径部的曲率比所述外径部的曲率大。
[0021]另外,优选为如下的多叶片风扇:所述多个叶片各自的端部由配置成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连结,以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与该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通过该主板将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端部的相反侧固定,所述多个叶片由内周侧的内径部和外周侧的外形部构成,该内径部和该外径部的曲率彼此不同,在该曲率变化的拐点处,所述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而且,所述多个叶片构成为,所述环侧的所述内径部的叶片长度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外径部的叶片长度。
[0022]另外,优选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其具备: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的框体;配置在该框体内的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将框体外部的空气由吸入口吸入并从喷出口吹出的多叶片风扇,所述空气调节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多叶片风扇是上述的多叶片风扇。
[0023]发明效果
[0024]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叶片风扇及使用了该多叶片风扇的空气调节器的低噪
声.高效率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1的多叶片风扇的立体图。
[0026]图2是实施例1的多叶片风扇的用与叶轮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剖切所得到的剖视图。
[0027]图3是实施例1的多叶片风扇的通过旋转轴的平面的剖视图。
[0028]图4是实施例1的多叶片风扇的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环附近的叶片剖视图。
[0029]图5是实施例2的多叶片风扇的通过旋转轴的平面的剖视图。
[0030]图6是实施例3的多叶片风扇的通过旋转轴的平面的剖视图。
[0031]图7是实施例3的多叶片风扇的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叶片剖视图。
[0032]图8是实施例4的多叶片风扇的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轮毂附近的叶片剖视图。
[0033]图9是实施例4的叶片间流动。
[0034]图10是内径部的叶片长度SI <外径部的叶片长度St时的叶片间流动。
[0035]图11是实施例5的多叶片风扇的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环附近和轮毂附近的叶片截面的投影图。
[0036]图12是实施例5的多叶片风扇与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的性能的比较。
[0037]图13是实施例6的空气调节器的剖视图。
[0038]图14是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的通过旋转轴的平面的喇叭口附近的流场。
[0039]图15是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的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环附近的叶片间流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41]实施例1
[0042]使用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0043]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适用于广泛的产品,搭载于例如具备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气调节器等中的室内机。
[0044]图1示出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51的立体图。该多叶片风扇51包括:在圆板状的主板3 (轮毂)的外周部呈圆筒状地配置有多个叶片I的叶轮54 ;包围叶轮54的周围,且具备向多叶片风扇51吸入的空气的吸入口 63和从叶轮54喷出的空气的喷出流路的涡旋壳体55 ;用于驱动叶轮54旋转的未图不的电动机。在此,润旋壳体55通过上下分割而成为能够装入叶轮54的结构。在涡旋壳体55的两侧面设有构成吸入口 63的喇叭口 4,而且在设于正面的喷出口 57的下部设有成为喷出侧与吸入侧的交界的舌部58。需要说明的是,该图是从两侧面吸入空气的形式的多叶片风扇,但是对于将吸入口 63仅设置在一侧且相反侧的侧面闭塞而仅从一侧吸入空气的形式的多叶片风扇也能适用本实施例。
[0045]叶片I以旋转轴5为中心而沿着旋转方向排列配置多片,且在中央部固定于主板3 (与轮毂一体成形且固定于轴的构件)。如图1所示,在两侧具有吸入口 63的情况下,该主板3是以与各个吸入口 63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例如旋转轴5的中央部且由圆盘形状构成的构件。2表示环,该环2从主板3向吸入口 63侧以与吸入口 63大致同心圆状的环形状构成,在主板3的相反侧对由主板3固定的叶片的各个端部进行固定。
[0046]图2示出多叶片风扇51的由与叶轮54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剖切且从吸入口 63侧(喇叭口 4侧)观察到的剖视图。涡旋壳体55除了其喷出口 57附近之外,形成为沿着对数螺线的形状,且从舌部58朝向喷出口 57而空间逐渐扩大,该对数螺线以叶轮54的旋转轴5为中心,以与涡旋壳体55的喷出口上表面57a垂直且通过叶轮54的旋转轴的直线Z上的点为涡旋壳体的螺线的起点60且具有恒定的扩大角。在此,舌部58形成为在与直线Z成为规定的角度Θ的舌部的端点61处与涡旋壳体55的螺线相接、而且与喷出口下表面57b也相接的圆弧。
[0047]图3是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51的通过旋转轴5的平面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上部是吸入口 63,在该图中仅示出一侧的吸入口 63,但也可以是在下部还具有吸入口的两侧吸入式的多叶片风扇。而且,在图3中仅示出一侧的吸入口(图3的上部),但是在像图1那样在两侧具有吸入口的情况下,在旋转轴5方向的两侧具有环2。9表示叶片I的拐点,位于比喇叭口 4的内径靠外周侧(图3的右侧)的位置。详细情况在后说明。
[0048]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多叶片风扇51的与旋转轴5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图中的环附近的叶片I的图。Dl表示叶轮54的内径,D2表示叶轮54的外径,6表示叶轮的旋转方向。叶片I由内径部7和外径部8经由拐点9而构成。Rl表示叶片I的内径部7的曲率,R2表示叶片I的外径部8的曲率。曲率Rl和R2由叶片的弧线10来定义,且曲率Rl ^曲率R2。
[0049]在本实施例中,内径部7和外径部8的形状分别承担不同的作用。具体而言,内径部7的形状构成为与从叶片入口流入的流动的方向一致的角度。另一方面,外径部8的形状构成为将用于满足多叶片风扇所需的流量和压力的运动量向流动赋予的角度。在此,如图2所示,通过设为曲率Rl >曲率R2,能够满足该条件。由此,在叶片间,拐点9附近的流动如流动Y那样适当地转向,即,在叶片入口的内径部7(曲率Rl)由于与空气的流动方向一致,因此能够减少流动的紊乱和损失,而且在外径部8 (曲率R2)能够满足所需的流量和压力。
[0050]在此,在本实施例中,拐点9的位置比喇叭口内径靠外周侧。即,拐点的直径Di大于喇叭口内径Db。通过这样形成为拐点的直径Di >喇叭口内径Db,由此图3的流动X和图4的流动Y未同时变化,而是按照流动X 4流动Y的顺序变化。由此,与流动X和流动Y同时变化的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相比,流动的紊乱和损失减少,因此能够实现多叶片风扇的低噪声.高效率化。
[0051]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在壳体(涡旋壳体55)内收容有将多个叶片I配置在圆周上的叶轮54,并且在壳体(涡旋壳体55)的内周壁面与叶轮54之间形成有通过叶轮54的旋转而从吸入口 63向喷出口 57引导空气的风路。而且,吸入口 63形成为与叶轮54的圆周大致同心圆状,并且从吸入口 63的缘部朝向壳体(涡旋壳体55)的内周壁面设有喇叭口 4。并且,多个叶片I的特征在于,形成为使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形状,且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位置比喇叭口 4的内径Db靠外周侧。
[0052]另外,多个叶片I由内周侧的内径部7和外周侧的外径部8构成,该内径部7的曲率与外径部8的曲率彼此不同(Rl幸R2),在曲率变化的拐点9处,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
[0053]实施例2
[0054]关于本实施例,使用图5进行说明。
[0055]图5是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51的通过旋转轴5的平面的剖视图。其它的基本结构与图1相同,在此省略详细说明。11表示将拐点9从环2侧到主板3侧连结的线。线11上的拐点的直径Di从环2到主板3相同。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叶片的截面形状成为二维的形状,因此能够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出叶轮54。具体而言,能够将模具向与旋转轴平行的模具的拔出方向α拔出。由此,不使用复杂的模具就能够低成本地制作出叶轮54。
[0056]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51构成为,利用配置成与叶轮54的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环2)将多个叶片I各自的端部连结,以在叶轮54的旋转轴方向上与环部(环2)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3,通过主板3将多个叶片I的端部相反侧固定,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位置在多个叶片I各自中从环部(环2)到主板3处于同一线上。由此能够减少多叶片风扇51的制造成本,若与实施例1的结构组合,则能够进一步实现低噪声.高效率化。
[0057]实施例3
[0058]在本实施例中,说明除了多叶片风扇51的低噪声.高效率化之外,还能在不增加叶轮54的转速的情况下增加流量和压力的实施例。
[0059]图6是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51的通过旋转轴5的平面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51的与旋转轴5垂直的平面的叶片剖视图。图7(a)是主板3侧的叶片截面,图7(b)是环2侧的叶片截面。Sh表示主板3侧的叶片长度,Sr表示环2侧的叶片长度。叶片长度由沿着叶片的长度来定义。在图6及图7中,主板侧的叶片长度Sh >环侧的叶片长度Sr。其它的基本结构与图1?图4相同,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0060]如以上那样,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中,多个叶片I各自的端部由配置成与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环2)连结,以在叶轮54的旋转轴5方向上与环部(环2)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3,通过该主板3将多个叶片I的端部相反侧固定,多个叶片I构成为叶片长度从环部(环2)侧到主板3侧变长。
[0061]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增长主板侧的叶片长度Sh,叶片I对流动赋予运动量,因此在不增加转速的情况下赋予的运动量的大小随着叶片长度变长而变大。因此,能够在不增加叶轮的转速的情况下增加多叶片风扇的流量和压力。
[006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叶片长度由沿着叶片的长度来定义,但是由利用直线将前缘与后缘连结所得的叶片长度、所谓叶片弦长来定义的话,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0063]实施例4
[0064]在本实施例中,说明除了多叶片风扇的低噪声.高效率化之外,还能够扩大向低流量域的动作流量范围的实施例。
[0065]图8是本实施例的多叶片风扇51的与旋转轴5垂直的平面的叶片剖视图。其它的基本结构与图1?图4同样,在此省略详细说明。图8是从主板3到环2的任意的叶片截面。SI表示内径部7的叶片长度,St表示外径部8的叶片长度。叶片长度由沿着叶片的长度来定义。在图8中,内径部7的叶片长度SI >外径部8的叶片长度St。
[0066]图9示出本实施例的叶片间流动。图9示出流量小于设计流量的情况,即低流量域的叶片间流动。在动作流量从设计流量向低流量域变化时,叶片入口处的流动不再沿着内径部7的叶片的形状(角度)。因此,如图9所示那样流动发生剥离。在低流量域的图9的情况下,流动U在负压面12侧剥离。然而,通过使内径部7的叶片长度SI >外径部8的叶片长度St,由此,剥离的流动在点S处再次附着而使剥离的区域A变窄,在外径部8的叶片I的叶片间能够使流动沿着叶片进行流动。
[0067]图10示出内径部的叶片长度SI <外径部的叶片长度St时的叶片间流动。在图10中,因流动V而剥离的区域B施加影响直至外径部8的叶片间。因此,无法有效地确保外径部8的叶片间的流动,因此噪声增大且效率下降。
[0068]如以上那样使内径部的叶片长度SI >外径部的叶片长度St,由此能够获得动作流量变化为低流量域的情况下的低噪声.高效率的效果。
[006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叶片长度由沿着叶片的长度来定义,但是由利用直线将前缘与拐点及拐点与后缘连结所得的叶片长度、所谓叶片弦长来定义的话,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0070]实施例5
[0071 ]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除了多叶片风扇的低噪声.高效率化之外,还考虑了低成本化和强度可靠性的实施例。
[0072]图11是实施例5的多叶片风扇51的与旋转轴5垂直的平面的环2附近和主板3附近的叶片截面的投影图。实施例5是将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组合的事例。在图11中,环2侧内径部的叶片长度Srl?环侧外径部的叶片长度Srt,主板侧内径部的叶片长度Shl >主板侧外径部的叶片长度Sht。而且,主板侧叶片长度Sh >环侧叶片长度Sr。在图11中,内径部7的叶片长度与外径部8的叶片长度之和是整体的叶片长度。即,Sr =Srl+Srt,Sh = Shl+Sht。而且,根据实施例2,将拐点9从主板3到环2连结的线11的直径Di从环2到主板3相同。在图11中,外径D2也是从环到主板相同,因此Srt = Sht。
[0073]当将实施例3与实施例4组合时,内径部的叶片长度成为环侧Srl和主板侧Shl这双方增加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需要通过外径部的叶片8来使流动发生转向,因此也需要确保外径部的叶片长度Srt和Sht的长度。其结果是,当将实施例4与实施例5组合时,环侧和主板侧的叶片长度Sr和Sh增加。
[0074]叶片长度的增加具有能够在流动的方向上增加流量和压力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叶片长度的增加会导致叶片的质量增加。叶片的质量增加也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叶片I的环侧比主板侧容易受到叶轮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而容易变形。在叶轮的转速大的情况下,变形量大,因此叶片与涡旋壳体之间的间隙变窄,最差的情况是叶片与涡旋壳体可能发生接触。
[0075]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抑制这样的成本增加、确保强度可靠性并使叶片间的流动的剥离再次附着的作用,而使环侧内径部的叶片长度Srl的增加停留在必要最低限度。
[0076]图12是表示将实施例5的多叶片风扇与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的性能进行比较的结果的图。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是图14、图15所示的形状。根据图12确认到了在动作流量中,与现有技术的多叶片风扇相比,实施例5的多叶片风扇得到了噪声减少5.5dB且消耗电力减少16%的效果。
[0077]实施例6
[0078]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使用了具备实施例1?5的任一要件的多叶片风扇的空气调节器。
[0079]图13是实施例6的空气调节器的剖视图。该空气调节器是被称为顶棚悬吊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具备多叶片风扇51,该多叶片风扇51包括:在设于框体31内的分隔板32上设置的涡旋壳体55 ;配置在涡旋壳体55内的叶轮54 ;在叶轮54的中心设有旋转轴的未图示的电动机。而且,在多叶片风扇51的上游侧配置有成为空气的吸入口的过滤器35和吸入格栅36。在多叶片风扇51的下游侧具备热交换器37和用于接受热交换器37产生的结露水的放泄盘38,且具备配置有用于改变吹出空气的方向的风向板39的吹出口 40。
[0080]该空气调节器通过利用电动机使叶轮54旋转,由此使室内空气通过设于吸入格栅36的过滤器35而从涡旋壳体55的喇叭口 4吸入,在由多叶片风扇51升压之后,从涡旋壳体55的喷出口吹出,在热交换器37中冷却或过热之后,从吹出口 40向室内吹出。在此,由于多叶片风扇51使用实施例1?5的任一记载的多叶片风扇51,因此能够得到低噪声.高效率的空气调节器。
[008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顶棚悬吊式的室内机,但空气调节器也可以是其它的型式或室外机,本发明是只要使用多叶片风扇就能够共通使用的技术。
[0082]另外,关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6,不言自明的是通过将各个实施例的结构组合而能够增倍地得到各个实施例所得到的效果。
[0083]符号说明
[0084]1、53 叶片
[0085]2、59 环
[0086]3、52 主板
[0087]4、56 喇叭口
[0088]5、O旋转轴
[0089]6、62叶轮的旋转方向
[0090]7内径部
[0091]8外径部
[0092]9 拐点
[0093]10 弧线
[0094]11将拐点9从环侧到主板侧连结的线
[0095]12负压面
[0096]31 框体
[0097]32分隔板
[0098]35过滤器
[0099]36吸入格栅
[0100]37热交换器
[0101]38放泄盘
[0102]39风向板
[0103]40 吹出口
[0104]44电气件箱
[0105]51多叶片风扇
[0106]54 叶轮
[0107]55涡旋壳体
[0108]57 喷出口
[0109]58 舌部
[0110]60涡旋壳体的螺线的起点[0111]61舌部的端点
[0112]P、Q、R、U、V、X、Y 流动
[0113]Dl叶轮内径
[0114]D2叶轮外径
[0115]Rl内径部7的曲率
[0116]R2外径部8的曲率
[0117]Di拐点的直径
[0118]Db喇叭口的直径
[0119]α模具的拔出方向
[0120]Sr环侧的叶片长度
[0121]Sh主板侧的叶片长度
[0122]SI内径部的叶片长度
[0123]St外径部的叶片长度
[0124]Α、Β剥离的区域
[0125]Srl环侧内径部的叶片长度
[0126]Srt环侧外径部的叶片长度
[0127]Shl主板侧内径部的叶片长度
[0128]Sht主板侧外径部的叶片长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内收容有将多个叶片配置在圆周上的叶轮,并且, 在所述壳体的内周壁面与所述叶轮之间形成有通过所述叶轮的旋转而从吸入口向喷出口引导空气的风路, 所述吸入口形成为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并且从该吸入口的缘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壁面设有喇叭口, 所述多个叶片形成为使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形状,该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的位置比所述喇叭口的内径靠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叶片各自的端部由配置成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连结,以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与该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通过该主板将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端部的相反侧固定, 所述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 生转向的位置在所述多个叶片各自中从所述环部到所述主板处于同一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叶片由内周侧的内径部和外周侧的外径部构成, 该内径部和该外径部的曲率彼此不同,在该曲率变化的拐点处,所述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叶片各自的端部由配置成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连结,以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与该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通过该主板将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端部的相反侧固定, 所述多个叶片构成为叶片长度从所述环部侧到所述主板侧而变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叶片构成为叶片长度从所述环部侧到所述主板侧而变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径部的叶片长度比所述外径部的叶片长度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径部的曲率比所述外径部的曲率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径部的曲率比所述外径部的曲率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叶片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叶片各自的端部由配置成与所述圆周大致同心圆状的环状的环部连结,以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与该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圆盘状的主板,通过该主板将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端部的相反侧固定, 所述多个叶片由内周侧的内径部和外周侧的外形部构成, 该内径部和该外径部的曲率彼此不同,在该曲率变化的拐点处,所述叶片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转向, 而且,所述多个叶片构成为,所述环侧的所述内径部的叶片长度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外径部的叶片长度。
10.一种空气调节器,其具备: 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的框体; 配置在该框体内的热交换器; 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将框体外部的空气由吸入口吸入并从喷出口吹出的多叶片风扇, 所述空气调节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叶片风扇是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叶片风扇。
【文档编号】F04D29/30GK103958900SQ201180075104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岩濑拓, 尾原秀司, 米山裕康, 岸谷哲志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