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近风的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728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带近风的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近风的无叶风扇,包括底座、基座、控制器、风洞转动架和风洞,涡轮风扇安装在基座内,风洞上有缝隙状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被筋条分割成多个小风口,小风口包括近风口和远风口,近风口和远风口环形排列,交替分布,其中近风口的出风角度与风洞内壁的夹角大于10度,远风口的出风角度和风洞内壁的夹角小于5度。它不改变现有无叶风扇的外观,不改变风洞内壁形状,仅仅在出风口的方向上做出调整,可以兼顾近距离送风和远距离送风的需求。
【专利说明】带近风的无叶风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带近风的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0002]无叶风扇造型别致,安全性好,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无叶风扇利用高速气流通过风洞效应,增强风量,实现远距离送风。由于市场上的无叶风扇风洞结构固定,当空气被高速气流带动后,沿风洞的内壁实现送风。而近距离由于风力不集中,在I米左右的距离上,风量非常小。
[0003]本 申请人:于2013年9月28日申请了《近风型无叶风扇》,在风洞上设置了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和风洞的内壁形成一个大于10度的夹角,从出风口吹出的高速气流,一部分被导流板引导,改变风向,兼顾近处和远处送风。导流板可以设置成固定式和活动式的。
[0004]该产品结构比较复杂,导流板破坏了风洞内壁的完整性,影响风洞的形状。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带近风的无叶风扇。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近风的无叶风扇,包括底座、基座、控制器、风洞转动架和风洞,涡轮风扇安装在基座内,风洞上有缝隙状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被筋条分割成多个小风口,小风口包括近风口和远风口,其中近风口的出风角度与风洞内壁的夹角大于10度,远风口的出风角度和风洞内壁的夹角小于5度。
[0007]所述近风口和远风口环形排列,交替分布。
[0008]所述风洞由前壳和后壳连接而成,前壳和后壳结合部形成出风口。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不改变现有无叶风扇的外观,不改变风洞内壁形状,仅仅在出风口的方向上做出调整,可以兼顾近距离送风和远距离送风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1]图2、图1中A部分放大图。
[0012]图3、图1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14]无叶风扇由底座1、基座2、控制器3、风洞转动架4和风洞5组成,涡轮风扇安装在基座2内,基座2和风洞转动架4底部的风路相通,风洞支架4和风洞5通过转轴内的风路相通。基座和底座可以改变送风角度,并且可以左右转动,实现扇面送风。
[0015]风洞5由前壳51和后壳52连接而成,前壳和后壳结合部形成出风口 6。出风口6为缝隙状,涡轮风扇产生的高速气流经过基座、风洞转动架到达风洞,从出风口 6吹出,在风洞作用下,高速气流带动风洞内部的空气流动,对使用者送风。
[0016]所述出风口 6被筋条63分割成多个小风口,小风口包括近风口 61和远风口 62,近风口和远风口环形排列,交替分布。如图2、图3所示,其中近风口的出风角度与风洞内壁的夹角大于10度,近风口出来的高速气流更向风洞中心集中,在风洞的I米左右的近距离形成持续的风力。
[0017]而远风口的出风角度和风洞内壁的夹角小于5度。远风口出来的高速气流沿着风洞的内壁吹出,能有效地利用风洞,形成较大的风力,向远处送风。
[0018]本实用新型不改变现有无叶风扇的外观,仅仅在出风口的方向上做出部分调整,可以兼顾近距离送风和远距离送风的需求。它改造方便,克服了现有的无叶风扇近距离风力极弱的缺陷。该风扇更适合小空间内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带近风的无叶风扇,包括底座、基座、控制器、风洞转动架和风洞,涡轮风扇安装在基座内,风洞上有缝隙状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被筋条分割成多个小风口,小风口包括近风口和远风口,其中近风口的出风角度与风洞内壁的夹角大于10度,远风口的出风角度和风洞内壁的夹角小于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近风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风口和远风口环形排列,交替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近风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由前壳和后壳连接而成,前壳和后壳结合部形成出风口。
【文档编号】F04F5/44GK203835819SQ20142016657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