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油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210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向油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转向油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油壶。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转向油壶主要有三个功能:用于设备加注,储存动力转向液,以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可一定程度地排除转向液融入的气体。[0003]图1为现有的转向油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转向油壶的下壶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可以看出,对于现有油壶而言,其包括:相互闭合后形成壶体的上壶体I1、下壶体2'、用于封闭上壶体Γ的上部开口的壶盖3'、固定在下壶体2'内壁上的滤网层4'及隔板5'、穿过下壶体2'并位于滤网层4'上方的进油口 6'以及穿过下壶体2,并位于滤网层4'下方的出油口 7'。现有技术的下壶体2'内的隔板5'设计简单,只是在径向设计有一段隔板,并焊接在滤网层4'结构上(即滤网及隔板总成)。在实际车辆使用过程中,回油管液体流速较大。以泵的流量8L/min,回油管内径8_为例,回流液体平均速度为2.7mm/s ;实际上回油管加节流阀后(以节流阀内径3.1mm为例),节流阀处的平均流速20mm/s,瞬时速度可达35mm/s。在转向液高温及高速工作环境下,通过进油口 6'回流到壶体内的液体很容易形成翻滚或者漩涡,且吸入大量气泡,这些气泡将被通过出油口 7',被吸油管吸入转向泵内,造成气蚀异响。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油壶内转向液翻滚或者漩涡现象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油壶。[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油壶,其包括:壶盖、上壶体和下壶体,其中所述下壶体形成的空间的内设置有滤网层,所述下壶体上还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所述进油口穿过所述下壶体的壶壁并位于所述滤网层的上方,所述出油口也穿过所述下壶体的壶壁并位于所 述滤网层的下方,所述下壶体内部的进油口区域设置有隔板腔体,所述隔板腔体位于所述滤网层上方。[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腔体由一块上隔板、两块侧隔板和一块前隔板围合而成,其中所述隔板腔体具有腔体开口部,所述隔板腔体开口部位于所述隔板腔体上与所述前隔板相对的一端,所述腔体开口部与所述进油口相配合。[0007]进一步地,一块所述侧隔板与所述进油口的轴线方向相切。[0008]进一步地,每块所述侧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孔。[0009]进一步地,每块所述侧隔板上设有两个开孔。[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隔板呈弧形。[0011]进一步地,所述滤网层设有从中心辐射到边缘的加强筋。[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油壶,通过在下壶体内进油口区域设置隔板腔体,转向液体经进油口回流至隔板腔体内,经隔板腔体扰流,缓冲能够防止回流液翻滚而产生气泡,从而避免回流液体在壶体内过度翻滚和漩涡,促使回流液体以平缓状态被吸入转向泵内,使得液压系统更加稳健。


[0014]图1为现有的转向油壶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图1中所示的转向油壶的下壶体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油壶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图3中所示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油壶的下壶体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5是图4所示的下壶体中的滤网层及上隔板、前隔板和侧隔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6是图5的滤网层及上隔板、前隔板和侧隔板总成的俯视图。[0020]附图标记对照表:[0021]I'-上壶体;2' —下壶体;3' —壶盖;4' 一滤网层;5' —隔板;[0022]6' —进油口出油口。[0023]I一上壶体;2—下壶体;3—壶盖;4一滤网层;5—隔板腔体;[0024]51—上隔板;52—前隔板;53—侧隔板;54—隔板腔体开口部;[0025]6—进油口; 7—出油口;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0027]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油壶,其包括:壶盖3、上壶体I和下壶体2,其中该下壶体2形成的空间的内设置有滤网层4,该下壶体2上还设置有进油口 6和出油口 7,其中该进油口 6穿过下壶体2的壶壁并位于滤网层4的上方,出油口 7也穿过下壶体2的壶壁并位于滤网层4的下方,并且该下壶体2内部的进油口 6区域设置有隔板腔体5,该隔板腔体5位于滤网层4上方。[0028]该转向油壶为汽车液压助力转向油壶,其包括相互闭合后形成壶体的上壶体I和下壶体2、用于封闭上壶体I的上部开口的壶盖3、固定在下壶体内的滤网层4、穿过下壶体2的壶壁并位于滤网层4上方的进油口 6以及穿过下壶体2的壶壁并位于滤网层4下方的出油口 6,该下壶体2内部的进油口 6区域还设有隔板腔体5。通过在滤网层4的上方设置隔板腔体5,系统低压回油管内的`转向液通过进油口 6回流到壶体内,隔板腔体5起到扰流作用,防止回流液体在壶体内过度翻滚和漩涡,促使液体流以平缓状态再通过出油口 7被吸入转向泵体内。其能有效解决壶体内液面翻滚造成大量气泡现象,保证了转向油泵从壶体中吸入平稳的液体。[0029]如图4-6所示,上述隔板腔体5由一块上隔板51、两块侧隔板53和一块前隔板52围合而成,其中该隔板腔体5具有腔体开口部54,该隔板腔体开口部54位于隔板腔体5上与前隔板52相对的一端,该腔体开口部54与进油口 6相配合。回流液经进油口 6、腔体开口部54进入隔板腔体5内,其上隔板51起到密闭上方的作用,防止回流液体往上翻滚而产生气泡。两块侧隔板53位于上隔板51的两侧,起到扰流作用。前隔板52将两块侧隔板53的一端和上隔板51的一端密封起来,阻止回流液直接从前隔板52处流出,使回流液流经侧隔板53上设置的开孔流入壶体内。[0030]上述两块侧隔板53中的一块侧隔板53与进油口 6的轴线方向相切,以对回流液起到缓冲作用。[0031]在每块侧隔板53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孔,顺势导出回流液体到壶体主腔内。[0032]优选地,每块侧隔板53上设有两个开孔。并将该开孔设置在靠近前隔板52,利于顺势导出回流液体到壶体主腔内。[0033]上述前隔板52呈弧形,其也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等类似可实现相同功能的形状。上述前隔板52结合侧隔板53和上隔板51围合而成的隔板腔体5能有效缓冲回油液的冲击,使液面更平缓。[0034]如图5-6所示,滤网层4设有从中心辐射到边缘的加强筋8,提高了滤网层4的抗冲击能力。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根加强筋8,以提高结构强度。[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油壶能有效解决现有油壶内液面翻滚造成大量气泡的现象,保证了转向油泵自油壶吸入平稳的液体。[003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油壶,其包括:壶盖、上壶体和下壶体,其中所述下壶体形成的空间的内设置有滤网层,所述下壶体上还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所述进油口穿过所述下壶体的壶壁并位于所述滤网层的上方,所述出油口也穿过所述下壶体的壶壁并位于所述滤网层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壶体内部的进油口区域设置有隔板腔体,所述隔板腔体位于所述滤网层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腔体由一块上隔板、两块侧隔板和一块前隔板围合而成,其中所述隔板腔体具有腔体开口部,所述隔板腔体开口部位于所述隔板腔体上与所述前隔板相对的一端,所述腔体开口部与所述进油口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一块所述侧隔板与所述进油口的轴线方向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侧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侧隔板上设有两个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板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层设有从中心辐射到边缘的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油壶,其包括壶盖、上壶体和下壶体,其中所述下壶体的内壁形成的空间的内设置有滤网层,所述下壶体上还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所述进油口穿过所述下壶体并位于所述滤网层的上方,所述出油口也穿过所述下壶体并位于所述滤网层的下方,所述下壶体内部的进油口区域设置有隔板腔体,所述隔板腔体位于所述滤网层上方。其能够避免回流液体在壶体内过度翻滚和漩涡,促使回流液体以平缓状态被吸入转向泵内,使得液压系统更加稳健。
文档编号F15B1/26GK203098425SQ20132008301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王海春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