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315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包括油箱、液压泵、多路阀、多个单向阀组成的可双向通油的桥式回路、加载阀、流量计,多路阀包括若干被测阀片和若干组通断阀,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油箱和每个被测阀片的第一进油口连接,每个被测阀片的回油口与油箱连通,每一组通断阀控制一个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桥式回路的第一通油口和第二通油口之间的油路的通断状态,流量计连接在一组通断阀之间的油路上,加载阀连接在桥式回路中且位于两个相互通油的单向阀之间的油路上,从而只需要操作通断阀的状态,就可实现对多路阀的任一被测阀片的双向液压油流动的性能进行测试,提升了多路阀性能试验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液压多路阀性能测试试验的液压加载回路。
【背景技术】
[0002]液压阀的流量-压力特性对工程机械的稳定性、工作效率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工程机械制造或维修等过程中,均需要对各液压阀的液压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液压阀达到了液压设计要求。尤其是,多路阀以它的结构紧凑、重量轻、压力损失小、压力高、流量大、实现性能多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挖掘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中。如何方便、准确、快捷测试多路阀的液压性能则非易事。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按照国标JBT8729[I].2-1998“液压多路阀试验方法”,对被测多路阀进行性能测试。其液压回路100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独立的液压加载回路,代表了现有技术中的两种不同的液压加载方式。具体地,该液压回路100包括油箱1、液压泵2、第一被测阀片3、第二被测阀片4、第一单向节流阀6、第二单向节流阀7、溢流阀8、流量计9及单向阀10,其中,液压泵2的进油口与油箱I连接,液压泵2的出油口与第一被测阀片3的两个进油口 P、C,以及与第二被测阀片4的两个进油口 P、C连接,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连接,溢流阀8、流量计9及单向阀10依次连接在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的油路上;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连接,第一单向节流阀6和第二单向节流阀7依次连接在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的油路上。并且其中,多路阀包括上述的第一被测阀片3和第二被测阀片4,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一加载单元包括溢流阀8、流量计9及单向阀10 ;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二加载单元包括第一单向节流阀6和第二单向节流阀7。
[0004]在对第一被测阀片3的液压性能进行测试时,多路阀的第一被测阀片3换向,液压泵2输出的液压油经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一工作油口 A通过第一加载单元流入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二工作油口 B,从而测试了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一进油口 P至其上的第一工作油口A的液压性能。但是,单向阀10只能实现液压油从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一工作油口 A到其上的第二工作油口 B单向流动,若要测试第一被测阀片3的第一进油口 P至其上的第二工作油口 B液压性能,必须要改动该液压回路100,这种液压加载方式造成现场操作时费时费力。
[0005]在对第二被测阀片4的液压性能进行测试时,多路阀的第二被测阀片4换向,液压泵2输出的液压油经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一工作油口 A通过第二加载单元流入其第二工作油口 B,其中,第一单向节流阀6对从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一工作油口 A向其第二工作油口B方向流动的液压油进行加载,从而测试了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一进油口 P至其上的第一工作油口 A的液压性能;相应地,第二单向节流阀7对从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二工作油口 B向其第一工作油口 A方向流动的液压油进行加载,从而测试了第二被测阀片4的第一进油口 P到其上的第二工作油口 B的液压性能。这种液压加载方式虽然不用改动液压回路,就可以实现对被测阀片液压油双向流动的加载,但是,这种液压加载方式为采用了两个单向节流阀分别对两个方向的液压油流动进行加载,造成试验成本高。另外,对多路阀的每一个被测阀片,都需要加装一个加载单元,导致试验成本过高且改装时间过长。
[0006]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以克服或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使得进行多路阀性能测试试验时,操作简单且统一,而且能节省试验时间。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包括油箱、液压泵、多路阀、多个单向阀组成的可双向通油的桥式回路、加载阀、流量计;其中,所述多路阀包括若干被测阀片,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油箱和每个所述被测阀片的第一进油口连接,每个所述被测阀片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液压加载回路还包括与所述若干被测阀片一一对应的若干组通断阀,一组通断阀控制一个所述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桥式回路的第一通油口和第二通油口之间的油路的通断状态;并且,当一个所述被测阀片与所述桥式回路连通时,所述被测阀片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液压油从所述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流向第二工作油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液压油从所述被测阀片的所述第二工作油口流向所述第一工作油口 ;所述流量计连接在一组所述通断阀之间的油路上,所述加载阀连接在所述桥式回路中且位于两个相互通油的所述单向阀之间的油路上。
[0009]优选地,所述桥式回路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连通于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连通于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五油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桥式回路的第一通油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连通的第三连接点处,所述桥式回路的第二通油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连通的第四连接点处;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通油口,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一通油口,第三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一通油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点,第四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四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二通油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点。
[0010]优选地,所述加载阀连接在第五油路上,且所述加载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相通,所述加载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点相通。
[0011]优选地,所述流量计连接在第五油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加载阀的进油口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液压加载回路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在第五油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流量计的进油口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液压加载回路还可以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所述桥式回路的第二通油口与所述若干组通断阀之间的油路上和/或连接在所述桥式回路的第一通油口与所述若干组通断阀之间的油路上。
[0014]优选地,所述加载阀为溢流阀或者节流阀。[0015]优选地,所述加载阀包括并联在一起的两个溢流阀,其中一个所述溢流阀为小流量溢流阀,其中另一个所述溢流阀为大流量溢流阀;或者所述加载阀包括并联在一起的两个节流阀,其中一个所述节流阀为小流量节流阀,其中另一个所述节流阀为大流量节流阀。
[0016]优选地,每一组所述通断阀均为截止阀。
[0017]优选地,所述多路阀的每个所述被测阀片均为三位六通阀片,每个所述被测阀片还包括第二进油口和旁通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旁通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旁通油口截止。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多路阀的每个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油口均通过通断阀与桥式回路连接,且流量计和加载阀均连接在桥式回路中间,使得仅通过操作通断阀,就可实现对多路阀中的任一被测阀片进行性能测试,并且无需其他操作,就能够实现被测阀片双向液压油流动的加载实验,能够有效地提升多路阀性能测试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001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现有技术的多用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的原理不意图;以及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200,包括油箱21、液压泵22、多路阀23、多个单向阀组成的可双向通油的桥式回路24、加载阀25、流量计27,其中,多路阀23包括若干被测阀片,液压泵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油箱21和每个被测阀片的第一进油口 P连接,每个被测阀片的回油口 T与油箱21连通;该液压加载回路200还包括与若干被测阀片一一对应的若干组通断阀26,一组通断阀26控制一个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分别与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 E和第二通油口 F之间的油路的通断状态;并且,当一个被测阀片与桥式回路24连通时,该被测阀片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液压油从该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 A流向第二工作油口 B,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液压油从该被测阀片的第二工作油口 B流向第一工作油口 A ;流量计27连接在一组通断阀26之间的油路上,加载阀25连接在桥式回路24中且位于两个相互通油的单向阀之间的油路上。
[0025]在上述方案中,加载阀25可调节该液压加载回路200的加载压力,流量计27测量该液压加载回路200的相应的流量大小,通过测试的一系列压力和流量,可测试出多路阀23的液压性能,从而判断该多路阀23是否满足液压设计要求。其中,通过一组通断阀26控制多路阀23每一个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分别与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 E和第二通油口 F之间的油路的连通状态,且在一组通断阀26之间的油路上连接有流量计27、桥式回路24中连接加载阀25,使得对多路阀23中的任一被测阀片进行液压性能测试都只需要操作一组通断阀26的状态即可,即打开连接在将要进行测试试验的被测阀片上的一组通断阀26,关闭连接在其他被测阀片上的通断阀26,简化了操作过程,从而可节省测试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并且通过可双向通油的桥式回路24,可确保每个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液压油可双向流动,而不用测试过程中再次改动液压油路及进行其他额外的操作,就可实现对每个被测阀片的第一进油口 P分别到两个工作油口 A、B的液压性能测试,可节省试验成本。
[002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路阀23的每个被测阀片均可设置为三位六通阀片,其包括的第一进油口 P、第二进油口 C均与液压泵22的出油口连接,回油口 T和油箱21连接,第一工作油口 A与第二工作油B连接,旁通油口 D与油箱21连接。这样,当多路阀23的被测阀片处于左位时,从液压泵22流出的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 P经第一工作油口 A,流向第二工作油口 B,再流回油箱21,其中旁通油口 D截止,此时可测试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 P流向第一工作油口 A的液压性能;当多路阀23的被测阀片处于右位时,从液压泵22流出的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 P经第二工作油口 B,流向第一工作油口 A,再流回油箱21,其中旁通油口 D截止,此时可测试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 P流向第二工作油口 B的液压性能;当多路阀23的被测阀片处于中位时,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截止,液压泵22流出的液压油进入第二进油口 C经旁通油口 D直接流回油箱21,此时,对该被测阀片不进行测试试验。
[0027]以下仅以包括两个被测阀片的多路阀23为例进行技术方案的说明,但这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中多路阀23的被测阀片的具体数目,并且为了描述的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特将连接在第一被测阀片231上的一组通断阀标号为26a,而将连接在第二被测阀片232上的一组通断阀标号为26b,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0028]本实施例中,多路阀23包括第一被测阀片231和第二被测阀片232,对两个被测阀片231、232的操作是相互独立的,在进行测试试验时,两者也是独立进行,因此当要对第一被测阀片231进行测试试验时,将打开第一被测阀片231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的油路上的一组通断阀26a,而关闭第二被测阀片232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的油路上的一组通断阀26b,反之则反。
[0029]值得注意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多路阀23中的某一个被测阀片进行测试时,通过关闭其他被测阀片上连接的一组通断阀26,还可以使测试结构更加准确,因为将对多路阀23的之一被测阀片,例如第一被测阀片231进行测试时,第二被测阀片23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回到中位状态,此时,将连接在第二被测阀片232的两个工作油口之间的油路上的一组通断阀26b关闭,从而可阻止液压油从打开的一组通断阀26a进入第二被测阀片232的第一工作油口 A或第二工作油口 B,这样可避免这些液压油从第二被测阀片232的第二进油口 C经旁通油口 D直接流回油箱21,以致造成进入第一被测阀片231的液压油减少,而影响测试结果。
[0030]为了简化测试试验的操作性,其中连接在每个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的油路上的一组通断阀26均为截止阀,可方便试验现场进行手动切换截止阀的导通和截断的状态。当然其他情况下,通断阀26可以为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等其他控制方便的开关阀。
[0031]进一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桥式回路24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通于第一连接点SI,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连通于第二连接点S2,第五油路连通第一连接点SI和第二连接点S2,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 E连通于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连通的第三连接点S3处,桥式回路24的第二通油口 F连通于第一油路和第四油路连通的第四连接点S4处;第一单向阀241设置在第一油路上并单向导通第一连接点SI和第二通油口 F,第二单向阀242设置在第二油路上并单向导通第一连接点SI和第一通油口 E,第三单向阀243设置在第三油路上并单向导通第一通油口 E和第二连接点S2,第四单向阀244设置在第四油路上并单向导通第二通油口 F和第二连接点S2。
[0032]这样,上述四个单向阀241、242、543、244组成的桥式回路24可实现液压油的双向流通,即当液压油从多路阀23的第一工作油口 A通过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 E后,经第三油路上的第三单向阀243、第五油路、第一油路上的第一单向阀241,再通过桥式回路24的第二通油口 F流入多路阀23的第二工作油口 B。反之,当液压油从多路阀23的第二工作油口 B通过桥式回路24的第二通油口 F后,经第四油路上的第四单向阀244、第五油路、第二油路上的第二单向阀242,再通过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 E流入多路阀23的第一工作油口 A。
[0033]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加载阀25连接在第五油路上,且加载阀25的进油口与第二连接点S2相通,加载阀25的出油口与第一连接点SI相通,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结构的准确性,流量计27也连接第五油路上,且位于第二连接点S2与加载阀25的进油口之间。通过将流量计27设置在加载阀25的前面,可避免由于加载阀25采用先导控制时,且先导回油需单独回油箱21,而使这些回油不能被流量计27测量以致造成测量结果偏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加载阀25的具体结构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可以对液压油的流动进行加载,如图2所示,加载阀25可以为单个溢流阀。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加载阀25也可以为单个节流阀,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3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加载阀25还可以为并联在一起的两个溢流阀或者两个节流阀,此时,将其中一个溢流阀或节流阀选择为小流量溢流阀或节流阀,另一个溢流阀或节流阀选择为大流量溢流阀或节流阀,从而在进行测试试验时,可根据不同公称流量的多路阀23,在两个溢流阀或两个节流阀中选用一个流量合适的对液压加载回路200进行加载,而对另一个溢流阀或者节流阀进行手动调死,这样可以保证在调节加载压力时更精确,使调节连续加载压力的过程更加可控。可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加载阀25可以为各种可对液压油的流动进行加载的单个阀或组合阀块。
[0035]另外,流量计27和作为加载阀25的溢流阀都是精密元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液压加载回路200还可以包括过滤器28,该过滤器28连接在第五油路上,且位于第二连接点S2与所述流量计27的进油口之间。从而可以对油液进行过滤保护,防止损坏流量计27和加载阀25,使该液压加载回路200更加可靠耐用。
[0036]为了实时了解该液压加载回路200中调定的加载压力,该液压加载回路200还可以包括压力表29,压力表29连接在桥式回路24的第二通油口 F与若干组通断阀26之间的油路上,和/或压力表29连接在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 E与若干组通断阀26之间的油路上,以显示液压油从第一工作油口 A向第二工作油口 B流动时调定的加载压力,和/或显示液压油从第二工作油口 B向第一工作油口 A流动时调定的加载压力。
[0037]下面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液压加载回路2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0038]当需要对多路阀23的第一被测阀片231进行性能试验时,首先可通过操作使第一被测阀片231处于图示的左位,而第二被测阀片23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中位状态,然后打开第一测阀片231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的油路上的一组通断阀26a,关闭第二测阀片232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之间的油路上的一组通断阀26b,此时,从液压泵22流出的液压油从第一被测阀片231的第一进油口 P经其上的第一工作油口 A,经通断阀26a,流向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 E,然后依次经第三油路上的第三单向阀243,第五油路上的过滤器28、流量计27、再由加载阀25对液压油流动进行加载后,经第一油路上的第一单向阀241、桥式回路24的第二通油口 F、通断阀26a,流向第一被测阀片231的第二工作油口 B,并最终流回油箱21。其中流量计27可测量出第一被测阀片231的第一工作油口 A的出口流量,压力计29显示出加载阀25调定的加载压力,这样就测量了第一被测阀片231的第一进油口 P至其上的第一工作油口 A的液压性能;当操作使第一被测阀片231处于图示右位时,同样的,可测出第一被测阀片231第一进油口 P至其上的第二工作油口 B的液压性能。相应地,要测试多路阀23的其他被测阀片时,其工作原理和上述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39]综上,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得到了优化,使得仅通过操作通断阀,就可实现对多路阀中的任一被测阀片进行性能测试,并且无需其他操作,就能够实现被测阀片双向液压油流动的加载实验,能够有效地提升多路阀性能测试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0040]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多路阀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加载回路(200)包括油箱(21)、液压泵(22)、多路阀(23)、多个单向阀组成的可双向通油的桥式回路(24)、加载阀(25)、流量计(27);其中,所述多路阀(23)包括若干被测阀片,所述液压泵(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油箱(21)和每个所述被测阀片的第一进油口(P)连接,每个所述被测阀片的回油口(T)与所述油箱(21)连通; 所述液压加载回路(200)还包括与所述若干被测阀片一一对应的若干组通断阀(26),每一组所述通断阀(26)控制相对应的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分别与所述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E)和第二通油口(F)之 间的油路的通断状态; 并且,当一个所述被测阀片与所述桥式回路(24)连通时,所述被测阀片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液压油从所述被测阀片的第一工作油口(A)流向第二工作油口(B),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液压油从所述被测阀片的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流向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 所述流量计(27)连接在一组所述通断阀(26)之间的油路上,所述加载阀(25)连接在所述桥式回路(24)中且位于两个相互通油的所述单向阀之间的油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回路(24)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连通于第一连接点(SI),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连通于第二连接点(S2),所述第五油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点(SI)和所述第二连接点(S2),所述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E)连通于所述第二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连通的第三连接点(S3)处,所述桥式回路(24)的第二通油口(F)连通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连通的第四连接点(S4)处; 第一单向阀(241)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点(SI)和所述第二通油口(F),第二单向阀(242)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点(SI)和所述第一通油口(E),第三单向阀(243)设置在所述第三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一通油口(E)和所述第二连接点(S2),第四单向阀(244)设置在所述第四油路上并单向导通所述第二通油口(F)和所述第二连接点(S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阀(25)连接在所述第五油路上,且所述加载阀(25)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点(S2)相通,所述加载阀(25)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点(SI)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27)连接在第五油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点(S2)与所述加载阀(25)的进油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加载回路(200)还包括过滤器(28 ),所述过滤器(28 )连接在第五油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点(S2 )与所述流量计(27)的进油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加载回路(200)还可以包括压力表(29),所述压力表(29)连接在所述桥式回路(24)的第二通油口(F)与所述若干组通断阀(26)之间的油路上,和/或所述压力表(29)连接在所述桥式回路(24)的第一通油口(E)与所述若干组通断阀(26)之间的油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阀(25)为溢流阀或者节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阀(25)包括并联在一起的两个溢流阀,其中一个所述溢流阀为小流量溢流阀,其中另一个所述溢流阀为大流量溢流阀;或者所述加载阀(25)包括并联在一起的两个节流阀,其中一个所述节流阀为小流量节流阀,其中另一个所述节流阀为大流量节流阀。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通断阀(26)均为截止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加载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23)的每个所述被测阀片均为三位六通阀片,每个所述被测阀片还包括第二进油口(C)和旁通油口(D),所述第二进油口( C)与所述液压泵(2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旁通油口(D)与所述油箱(21)连接,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进油口(C)和所述旁通油口(D)截止。
【文档编号】F15B11/08GK203548388SQ20132074373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邓东, 杨阳, 周启迪, 魏星, 王佩, 张劲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