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518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线性压缩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压缩机是从诸如电动机或涡轮机的动力产生装置接收动力来压缩空气、制冷剂或各种工作气体以增加其压力的机器。压缩机广泛用于诸如冰箱或空调的家用电器领域或工业领域。

压缩机主要可被分为:往复式压缩机,例如制冷剂的工作气体被吸入其中/从其中排出的压缩空间被限定在活塞与汽缸之间,以允许活塞在汽缸中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压缩制冷剂;旋转式压缩机,例如制冷剂的工作气体被吸入其中/从其中排出的压缩空间被限定在偏心旋转的滚柱与汽缸之间,以允许滚柱沿着汽缸的内壁偏心地旋转,从而压缩制冷剂;以及涡旋式压缩机,例如制冷剂的工作气体被吸入其中/从其中排出的压缩空间被限定在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之间,以压缩制冷剂,同时动涡旋盘沿着静涡旋盘旋转。近年来,直接连接到驱动电机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活塞线性往复运动以提高压缩效率,而没有由于运动转换造成的机械损坏,并具有简单结构)正被广泛开发。

一般而言,当活塞被线性电机在密封壳体中线性往复运动时,线性压缩机可吸入并压缩制冷剂,随后排放制冷剂。线性电机包括被设置在内定子和外定子之间的永磁体。永磁体可借助永磁体与内(或外)定子之间的电磁力而线性往复运动。并且,由于永磁体在永磁体连接到活塞的状态下操作,所以当永磁体在汽缸内线性往复运动时制冷剂可被吸入并压缩,随后制冷剂可被排出。

线性压缩机包括:消音器,限定制冷剂通道,制冷剂穿过该制冷剂通道以降低噪声;吸入管,将引入的制冷剂引导到消音器;以及后盖,支撑吸入管。本申请人已经提交了关于根据相关技术的线性压缩机的专利申请(在下文中被称为“现有文件”),韩国公开第10-2006-0081291号在此通过引用并 入本文。

根据相关技术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后盖,设置有吸入管;消音器,将通过吸入管吸入的流体引导到内部通道并降低噪声。后盖可被联接到设置在凸缘与后盖之间的第二弹簧,因此,被第二弹簧弹性地支撑。当线性压缩机被驱动时,大负载可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或线性电机的振动而施加到后盖。

根据现有技术,吸入管可使用联接构件被联接到后盖、或使用粘合剂被附接到后盖。在这种情况下,吸入管可被从后盖传递的负载损坏、或与后盖分开。并且,由于吸入管和后盖分别由彼此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由于吸入管由轻的塑性材料形成而后盖由重的磁性材料形成,所以当吸入管与后盖使用联接构件联接到彼此时,吸入管可被联接力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包括:壳体,包括制冷剂吸入口;汽缸,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活塞,在所述汽缸中往复运动;吸入消音器,能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并具有制冷剂通道;吸入引导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一侧,以将通过所述制冷剂吸入口吸入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吸入消音器;后盖,联接到所述吸入引导件;以及联接引导件,设置在由所述吸入引导件和所述后盖限定的空间中,以允许所述吸入引导件和所述后盖的联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后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后盖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与联接引导件之间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的视图;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和吸入引导件的直径相互比较的视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的侧视图;

图8是沿图2的线Ⅷ-Ⅷ’截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当后盖组件设置在根据一实施例的压缩机中时降噪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然而,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形式实施,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落入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可替换实施例将构思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参照图1,根据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可包括:汽缸120,设置在壳体100中;活塞130,在汽缸120内线性往复运动;以及电机200,将驱动力施加到活塞130。壳体100可通过联接上、下壳体而形成。因此,电机200可被称为“线性电机”。

汽缸120可由诸如非磁性材料的铝或铝合金的铝材形成。由于气缸120可由铝材形成,所以通过使电机组件200中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汽缸120中,可防止磁通量泄漏到汽缸120的外面。并且,例如,汽缸120可通过挤出杆加工工艺(extruding rod processing process)制造。

活塞130可由诸如非磁性材料的铝或铝合金的铝材形成。由于活塞130由铝材形成,所以通过使电机组件200中产生的磁通量被传输到活塞130中,可防止磁通量泄漏到活塞130的外面。并且,例如,活塞130可通过锻造工艺制造。

汽缸120和活塞130可具有相同的材料成分,即,相同的种类和成分。由于活塞130由与汽缸120相同的材料(例如,铝)形成,所以活塞130可具有与汽缸120相同的热膨胀系数。当线性压缩机10被驱动时,在壳体100内可产生高温(即约100℃的温度)环境。因此,由于活塞130与汽缸120具有相同的热膨胀系数,所以活塞130与汽缸120的热变形程度可相同。因此,活塞130和汽缸120可以彼此不同的尺寸和彼此不同的方向热变形,以防止当活塞130移动时活塞130与汽缸120干涉。

壳体100可包括:吸入口101,制冷剂可通过该吸入口被引入;和排出口105,在汽缸120中压缩的制冷剂可通过该排出口被排出。通过吸入口 101吸入的制冷剂可经由吸入消音器270流入活塞130。因此,当制冷剂穿过吸入消音器270时,可降低多种频率的噪声。

汽缸120可具有压缩空间P,制冷剂可在该压缩空间中被活塞130压缩。吸入孔131a可被限定在活塞130中,制冷剂可通过该吸入孔被引入压缩空间P,选择性地打开吸入孔131a的吸入阀132可被设置在吸入孔131a的一侧上或一侧处。

排出在压缩空间P中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阀组件170、172和174可被设置在压缩空间P的一侧上或一侧处。即,压缩空间P可为限定在活塞130的端部与排出阀组件170、172和174之间的空间。

排出阀组件170、172和174可包括:排出盖172,限定制冷剂的排出空间;排出阀170,当压缩空间P中的压力超出排出压力时,该排出阀可被打开以将制冷剂引入排出空间;阀弹簧174,设置在排出阀170与排出盖172之间,以施加沿轴向的弹力。术语“轴向”可指活塞130往复运动的方向,即,图1中的横向。

吸入阀132可被设置在压缩空间P的一侧或第一侧上、或一侧或第一侧处,排出阀170可被设置在压缩空间P的另一侧或第二侧上,即吸入阀132的相对侧。当活塞130在汽缸120之内线性往复运动时,当压缩空间P的压力低于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时,吸入阀132可被打开以将制冷剂吸入压缩空间P。另一方面,当压缩空间P的压力超出吸入压力时,吸入阀132可在吸入阀135被关闭的状态下压缩该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

当压缩空间P的压力超出排出压力时,阀弹簧174可变形以打开排出阀170。制冷剂可从压缩空间P排出到排出盖172的排出空间。

排出空间中的制冷剂可经由排出消音器176被引入环管178。排出消音器176可降低被压缩制冷剂的流动噪声,环管178可将被压缩制冷剂引导到排出口105。环管178可被联接到排气消音器176,以沿曲线形状延伸,随后被联接到排出口105。

线性压缩机10还可包括框架110。框架110可固定汽缸120并与汽缸120一体,或例如可使用单独的联接构件被联接到汽缸120。排出盖172和排出消音器176可被联接到框架110。

电机200可包括:外定子210,固定到框架110并被设置为围绕汽缸 120;内定子220,与外定子210向内间隔开;永磁体230,设置在外定子210与内定子220之间的空间中。永磁体230可被外定子210与内定子220之间的相互电磁力线性往复运动。永磁体230可为具有一个极性的单磁体,或具有三个极性的多个磁体。永磁体230可由相对便宜的铁氧体材料形成。

永磁体230可通过连接构件138被联接到活塞130。连接构件138可从活塞130的一端延伸到永磁体230。由于永磁体230线性移动,所以活塞130可与永磁体230一起沿轴向线性往复运动。

外定子210可包括线圈绕组本体213、215以及定子芯211。线圈绕组本体213、215可包括绕线架213,线圈215沿绕线架213的圆周方向缠绕。线圈215可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例如,六边形横截面。定子芯211可通过沿周向堆叠多个叠片制造,并可围绕线圈绕组本体213、215。

当电流被应用到电机200时,电流可流过线圈215,通过电流流经线圈215可在线圈215周围形成磁通量。在形成沿着外定子210和内定子220的闭合回路时磁通量可流动。磁通量可沿着外定子210和内定子220流动,且可与永磁体230的磁通量相互作用,以产生力来移动永磁体230。

定子盖240可被设置在外定子210的一侧上或一侧处。外定子210的一端或第一端可被框架110支撑,外定子210的另一端或第二端可被定子盖240支撑。因此,定子盖240可被称为“电机盖”。

内定子220可被固定到汽缸120的圆周。并且,在内定子220中,多个叠片可沿汽缸120外的圆周方向堆叠。

线性压缩机10还可包括:支架135,支撑活塞130;和后盖400,被设置在支架135的前面并联接到定子盖240。支架135可被联接到连接构件138的外面。后盖400可被设置成覆盖吸入消音器140的至少一部分。

线性压缩机10还可包括联接到后盖400的吸入引导件500。吸入引导件500可将通过吸入口101吸入的制冷剂引导到吸入消音器270。

吸入引导件500可被联接到后盖400并向后延伸。尽管活塞130和吸入消音器270线性往复运动,但是吸入引导件500可被设置成靠近吸气消音器270、或远离吸入消音器270。

线性压缩机10还可包括联接引导件600,该联接引导件设置在后盖400 与吸入引导件500之间的空间中,以允许吸入引导件500更牢固地联接到后盖400。线性压缩机10可包括用作弹性构件的多个弹簧151和155,这些弹簧的固有频率可调,以允许活塞130进行共振运动。

多个弹簧151和155可包括:第一弹簧151,被支撑在支架135与定子盖240之间;和第二弹簧155,被支撑在支架135与后盖400之间。第一弹簧151和第二弹簧155可具有相同的弹性系数。多个第一弹簧151可被设置在汽缸120或活塞130的上侧和下侧,而多个第二弹簧155可被设置在汽缸120或活塞130的前面。

术语“向前方向”可能指的是从活塞130朝向吸入口101的方向。从吸入口101朝向排出阀组件170、172和174的方向可被称为“向后方向”。即,前侧(或上游)和后侧(或下游)可基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来定义。并且,径向可为垂直于前后侧的方向。这些术语可同样适用于下面的描述。

油可被储存在壳体100内的底表面上。泵送油的油供应装置160可被设置在壳体100的下部。油供应装置160可通过在活塞线性往复运动时可能产生的振动而操作,以向上泵送油。

线性压缩机10还可包括油供应管165,该油供应管引导油自油供应装置160的流动。油供应管165可从油供应装置160延伸到汽缸120与活塞130之间的空间。从油供应装置160泵送的油可经由油供应管165被供应到汽缸120与活塞130之间的空间,以进行冷却和润滑操作。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后盖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后盖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与联接引导件之间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2到图4,根据一实施例的后盖组件300可包括后盖400、吸入引导件500和联接引导件600,该联接引导件引导后盖400与吸入引导件500之间的稳固联接。吸入引导件500可由通过混合塑料材料与玻璃纤维形成的材料形成。例如,塑料材料可包括聚对笨二甲酸(TBT)树脂。并且,后盖40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该金属材料为磁性材料。

后盖400可包括:盖体410,吸入引导件500可被插入该盖体并沿径向延伸;延伸部412,从盖体410的两侧向后弯曲;以及联接部414,从延伸部412沿径向向外延伸并被联接到定子盖240。至少一个联接孔416(联接 到定子盖240的联接构件(图中未示出)可穿过该联接孔)可被限定在联接部414中。

可支撑第二弹簧155的多个弹簧支架420可被设置在盖体410上。多个弹簧支架420中的每个可从盖体410向后突出。例如,弹簧支架420可具有圆锥形,使得各弹簧支架420可被联接到各第二弹簧155的一端。

后盖400可包括从盖体410向前突出的压配部430。压配部430可具有大致中空圆柱形状。可供吸入引导件500插入的插入空间432可被限定在压配部430中。

吸入引导件500可包括:引导体501,具有大致中空圆柱形状;突起引导件510,从引导体510向前突出以将从吸入口101吸入的制冷剂引导到吸入消音器270;和止动件503,从引导体501的外周表面沿径向突出。突起引导件510可具有大致中空圆柱形,且可被设置成靠近吸入口101以将通过吸入口101吸入的制冷剂引导到突起引导件510的内部空间。突起引导件510可从引导体501延伸到吸入口101以容纳制冷剂。

前表面513可被联接到突起引导件510,该前表面限定流入口515。前表面513可从突起引导件510的后端沿径向向内延伸并具有大致圆盘形状。流入孔515可穿过前表面513的中心部。

通过吸入口101吸入的制冷剂可被引导到突起引导件510的内部空间,以经过流入孔515并向后流到吸入消音器270。由于流入孔515的直径小于突起引导件510的直径,所以当制冷剂从突起引导件510流到流入孔515时,制冷剂的流速可增大。

止动件503可被设置在关于引导体501的纵向(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上或大致中心部处,以围绕引导体501的外周表面。当吸入引导件500被联接到后盖400时,止动件503可钩住后盖400以限制吸入引导件500的插入距离。

吸入引导件500可被用力压配到后盖400中进而被联接到后盖400。引导体501可包括:压配对应部520,被插入压配部430并被压配部430推挤;变形部525,该变形部在压配对应部520被插入压配部430时保证变形空间,随后变形。

变形部525可具有从压配对应部520向内凹进的形状。从具有圆柱形的 引导体501的内中心部到变形部525的距离可小于从内中心部到压配对应部520的外表面的距离。因此,变形部525可以是没有被压配部430推挤的部分。

压配对应部520在引导体501的前部处可以是按预定曲率半径的圆形。压配对应部520可为形成至少一部分的引导体501的部分。可设置彼此隔开的多个压配对应部520。

变形部525可被设置在多个压配对应部520之间,以沿直表面形状线性延伸。变形部525可为通过线性切割引导体501的外周表面的预定部分而形成的部分。并且,可设置多个变形部525。变形部525可具有直表面形状。

引导体501还可包括钩522,其从压配对应部520向前延伸并钩在压配部430的外面。钩522可被设置在引导体501的端部。即,压配对应部520可为当吸入引导件500联接到后盖400时被插入压配部430的部分。钩522可为突出到压配部430的外面的部分。

吸入引导件500还可包括从流入孔515向后朝向吸入消音器270延伸的导流件530。导流件530中可限定制冷剂通道535,制冷剂可流经该制冷剂通道。

联接引导件600可围绕压配对应部520的外周表面。当吸入引导件500被联接到后盖400时,联接引导件600可被设置在止动件503与后盖400钩住处的空间中。

联接引导件600可具有环形,该环形限定一开口(参见图6的附图标记630)。开口630可为切口空间,其可被限定在联接引导件600的两端610和620之间。

在联接引导件600被联接到后盖400的状态下,联接引导件600的两端610和620可被设置在压配对应部520的外周表面上,且联接引导件600不会沿前/后方向穿过变形部525。经过联接引导件600的第一端610的沿前/后方向的虚拟线l1和经过第二端620的沿前/后方向的虚拟线l2可能不会遇到变形部525。即,虚拟线(l1和l2)可经过图4的截面M1。

因此,在联接引导件600围绕吸入引导件500的外周表面的状态下,当压缩机10被驱动以允许吸入引导件500或联接引导件600向前移动时,联接引导件600的两端610和620不可设置在变形部525上,以防止联接引导 件600的联接支撑力减小。

联接引导件600的两端610和620可被设置在沿前/后方向彼此不同的位置处,即在沿图4的竖直方向彼此不同的高度处。当联接引导件600被联接到后盖400时,联接引导件600可被按压到止动件503,用于将吸入引导件500或后盖400紧紧附接到安装空间的力可由回复力充当。

下文将描述后盖组件300的联接操作。

联接引导件600可被设置在吸入引导件500的外周表面上。吸入引导件500可从盖体410的后侧移动到前侧,以允许突起引导件510被插入压配部430。

突起引导件510的外径可小于压配部430的内径。因此,突起引导件510可穿过压配部430而移动到压配部430的前侧。

引导体501的外径可稍小于压配部430的内径。因此,当引导体501被插入压配部430时,引导体501可与压配部430干涉以将预定的力或更多力施加到压配部430。因此,压配部430可被压配(用力压配)。

压配对应部520在经过压配部430的内部时可变形从而减小尺寸。变形部525可保护用于使压配对应部520变形的可用空间。

吸入引导件500可向上移动到止动件503与后盖400干涉的位置。联接引导件600可设置在压配对应部520的外周表面上并在由止动件503和后盖400限定的空间(下文中称为“安装空间”)中。

当联接引导件600被设置在安装空间中时,用于将联接引导件600紧紧附接到吸入引导件500或后盖400的力可由联接引导件600的回复力施加。因此,可维持吸入引导件500与后盖400之间的联接支撑力。

当吸入引导件500与后盖400之间的联接完成时,压配对应部520可被设置在压配对应部520被变形到压配部430的内部的状态。并且,钩522可突出到压配部430的外面并钩住压配部430的端部。

在压缩机10的制造过程中,当后盖组件300的组装和压缩机10的组装完成时,在压缩机10上可进行防止压缩机10锈蚀的喷涂工艺。例如,喷涂过程可包括将涂料施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并使涂料干燥的过程。干燥炉可具有例如从约190℃到约200℃的温度的高温环境,压缩机10可被放入干燥炉中。

在干燥过程中,吸入引导件500可热膨胀。在干燥过程完成后,吸入引导件500可再次收缩,因此,吸入引导件500与后盖400之间的联接力(压配力)可减小。

如果压缩机10在联接力减小的状态下被驱动,则吸入引导件500与后盖400之间的间隙可由于壳体100的振动而增加,因此,吸入引导件500可与后盖400分开。此外,在联接力减小的状态下,当压缩机10被驱动时,可能会产生噪音。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联接引导件600可被设置在后盖400和吸入引导件500联接到彼此的部分上或该部分处,以补偿由于吸入引导件500的热变形产生的压力或当压缩机10被驱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联接引导件600的部件。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的视图。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和吸入引导件的直径互相比较的视图。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的侧视图。

参照图5到图7,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600可包括引导体601,该引导体可被弯曲从而具有预设或预定的曲率半径并具有两端610和620。开口630可被限定在引导体601的端部610和620之间。即,引导体610可具有大致环形,该引导体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切掉。

端部610和620可包括:第一端610,限定引导体601的一端;和第二端620,限定另一端。当从上侧观察联接引导件600时,第一端610可与第二端620被隔开预设或预定距离C1。联接引导件600可具有半径r1,该半径小于吸入引导件500的压配对应部520的半径r2。

因此,当联接引导件600被设置在吸入引导件500的外周表面上时,联接引导件600可变形,使得联接引导件600的第一端610与第二端620之间的距离增大,即联接引导件600的直径可增大。因此,当联接引导件600被安装在吸入引导件500上时,第一端610和第二端620之间的距离C2(参见图4)可大于距离C1。

联接引导件600可包括具有预设或预定的弹性系数的弹性弹簧。例如,联接引导件600可由碳素钢丝形成。众所周知,碳素钢丝是用于钢琴弦的材料。联接引导件600可被称为“弹性弹簧”

引导体601可包括相对于转接部(inflection point)601c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部601a和相对于转接部601c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本体部601b。即,转接部601c可为设置在第一本体部601a与第二本体部601b之间、从一个方向切换到另一方向的部分。第一端610可为第一本体部601a的端部,第二端620可为第二本体部601b的端部。

引导体601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一端610和第二端620相对于彼此错位。即,引导体601可被设置成扭转形状,使得第一端610和第二端620设置在彼此不同的高度。

第一本体部601a和第二本体部601b可延伸以在两者间相对于转接部601c具有预设或预定的角θ。即,从转接部601c延伸到第一端610的线和从转接部610c延伸到第二端620的线之间可具有预定角θ。预定角θ可小于约90°。例如,预定角θ可为从约15°到约45°的范围。并且,第一端610和第二端620之间可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预设或预定的高度差H1。

如上所述,在具有扭转形状的联接引导件600联接到吸入引导件500的状态下,当联接引导件600被插入后盖400时,联接引导件600可被止动件503挤压,因此,可被设置在由止动件503和后盖400限定的空间(安装空间)中。并且,由于回复力被施加到联接引导件600,所以联接引导件600可被紧紧地附接到吸入引导件500或后盖400。因此,吸入引导件500与后盖400之间的联接支撑力可通过或借助联接引导件600来维持。

图8是沿图2的线Ⅷ-Ⅷ’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8,根据一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600可被安装在由吸入引导件500和后盖400限定的空间中。

后盖400可包括:沿径向延伸的盖体410、从盖体410向前延伸的压配部430、以及将盖体410连接到压配部430的弯曲部415。弯曲部415可从盖体410朝向压配部430以预设或预定的曲率延伸成圆形。联接引导件600可被设置在弯曲部415的一侧上或弯曲部415的一侧处。

联接引导件600可被设置在由压配对应部520、止动件503和弯曲部415限定的空间中,即,设置在安装空间中。该空间可由弯曲部415的部件在止动件503与弯曲部415之间限定。该空间可为可由间隙d限定的空间。间隙d可由以下等式的值来确定:a-b-c,其中,a为从前表面513到盖体410的后表面的距离,b为从前表面513到盖体410的前表面的距离,c为 盖体410的厚度。

当吸入引导件500热变形时,存在如下限制,该空间为吸入引导件500可在其中移动提供了可用空间。因此,由于具有弹力的联接引导件600被设置在该空间中,所以吸入引导件500可更稳定且稳固地联接到后盖400。

图9是示出当后盖组件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压缩机中时的降噪效果的图。图9示出了通过用具有不同频率的噪声经过后盖组件时产生的噪声的强度进行实验而获得的实验数据。

当比较使具有不同频段的噪声经过根据该实施例的包括联接引导件600的后盖组件和根据相关技术的不包括联接引导件600的后盖组件所获得的结果时,可以看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后盖组件中测量的噪声的强度相对低。更具体地说,在具有与共振区对应的频率(例如,约1.25KHz的频率)的噪声的强度下,可以看到,由于吸入引导件500的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噪声的强度显著低于相关技术中噪声的强度。

因此,当根据本实施例的联接引导件600被安装时,吸入引导件500和后盖400可稳定地彼此联接。因此,当压缩机10被驱动时,可防止由于吸入引导件500的不稳定表现而产生噪音。

根据一个实施例,联接引导件可被设置在后盖和吸入引导件彼此联接的部分上或该部分处,以防止吸入引导件被摇动并与后盖分开。当吸入引导件热膨胀和收缩时,联接引导件可被设置在与后盖的联接力减小的位置处,例如,在由压配对应部、止动件和后盖的弯曲部限定的空间中,以增加吸入引导件和后盖之间的联接力。并且,联接引导件可具有环形,因此,联接引导件可易于被安装在该空间中。

另外,联接引导件可包括具有预定弹力的钢丝。由于联接引导件具有扭转形状,使得联接引导件的两端具有彼此不同的高度,在联接引导件被安装在空间时被按压之后,联接引导件可被紧紧地附接到吸入引导件的止动件。

此外,由于联接引导件的内径小于吸入引导件的外径,所以当联接引导件被安装在空间中时,联接引导件的两端可彼此隔开,以防止在压缩机被驱动时联接引导件的两端彼此干涉。此外,由于吸入引导件被用力压配到后盖中,所以后盖和吸入引导件可稳固地彼此联接。并且,由于后盖和吸 入引导件稳固地彼此联接,所以可防止吸入引导件被线性压缩机被驱动时,后盖与吸入引导件之间的联接被释放时发生的后盖与吸入引导件之间的摩擦损坏。

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压缩机,其中后盖和吸入引导件可牢固地彼此联接。

根据本文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其可包括:壳体,包括制冷剂吸入部或吸入口;汽缸,设置或布置在壳体中;活塞,在汽缸中往复运动;吸入消音器,可与活塞一起移动,该吸入消音器限定制冷剂通道;吸入引导装置或引导件,设置或布置在活塞的一侧上或一侧处,以将通过制冷剂吸入部吸入的制冷剂引导到吸入消音器;后盖,联接到吸入引导件;以及联接引导构件或引导件,设置或布置在由吸入引导装置和后盖限定的空间中,以维持吸入引导装置与后盖之间的联接力。联接引导构件可被设置或布置在吸入引导装置的外周表面上。

联接引导构件可具有环形以围绕吸入引导装置。联接引导构件可具有切断的两端。开口可被限定在切断的两端之间。

联接引导构件可包括:第一本体部或部分,沿一个方向延伸;第二本体部或部分,沿另一方向延伸;以及转接部或部分,使方向从第一本体部转向第二本体部。两端部可包括:第一端,限定第一本体的一端;以及第二端,限定第二本体的一端。从转接部延伸到第一端的线和从转接部延伸到第二端的线之间可具有预设或预定角θ,预定角θ小于约90°。

联接引导构件可包括弹性弹簧。联接引导构件可由钢丝形成。

后盖可包括:盖体,具有插入孔,吸入引导装置可被插入该插入孔中,其中盖体沿一方向或第一方向延伸;压配部或部分,从盖体沿另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吸入引导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被用力压配到压配部中;以及弯曲部或部分,以预设或预定曲率从盖体延伸到压配部。联接引导件可被设置或布置在弯曲部的一侧上或一侧处。

吸入引导装置可包括:引导体,具有圆柱形;压配对应部或部分,限定引导体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压配对应部被压配部推挤;以及止动件,设置或在引导体的外周表面上以限制引导体在插入孔中插入的距离。联接引导构件可被设置或布置在由压配对应部、止动件和弯曲部限 定的空间中。联接引导构件可具有切断的两端部,联接引导件的两端部可被设置或布置在压配对应部的外周表面上。

根据本文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其可包括:壳体;汽缸,设置或布置在壳体中;活塞,在汽缸中往复运动;吸入消音器,可与活塞一起移动,该吸入消音器限定制冷剂通道;吸入引导装置或引导件,设置或布置在活塞的一侧以将制冷剂引导到吸入消音器;后盖,联接到吸入引导装置,该后盖包括以预设或预定曲率延伸成圆形的弯曲部或部分;止动件,设置或布置在吸入引导装置中,止动件钩在后盖;以及联接引导构件或引导件,设置或布置成围绕吸入引导装置的外周表面。联接引导构件可被设置或布置在止动件与弯曲部之间的空间中。

联接引导构件可具有切断的环形。联接引导构件相对于其切断的两端可具有扭转形状。联接引导构件可包括弹性弹簧或钢丝。当活塞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时,吸入引导装置可靠近吸入消音器或远离吸入消音器。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等表示结合实施例描述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多处出现的这些措词未必都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例对某一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说明时,应当明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施这些特征、结构或特性。

尽管参照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众多其他改型和实施例都落入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具体地,在说明书、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设置的零部件和/或设置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型。除了对零部件和/或设置方式进行修改和改型以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替代性的使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