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网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45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网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风扇网罩,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轴流式风扇的风扇网罩。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散热降温用具,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风扇有轴流式和径流式两种,主要是以风扇工作时空气的流动方向而进行划分的。轴流式风扇工作时,叶片推动空气以与轴相同的方向流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风量大等优点,轴流式风扇适合普遍应用,其用途十分广泛。

轴流式风扇主要由叶轮和机壳组成。当叶轮旋转时,气体从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受到叶轮上叶片的推挤而使气体的能量升高,然后流入导叶。导叶将偏转气流变为轴向流动,最终送出沿轴向的风。但由于结构限制,轴流式风扇产生的轴向风一般风量分散,风速比较缓慢,不利于散热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网罩,在结构上更利于气体的排出,提高了风扇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风扇网罩,包括网罩本体、弧形隔板,多个所述弧形隔板沿分布圆周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网罩本体的轮廓与中心之间,所述分布圆周以所述网罩本体的中心为圆心并与风扇的转轴垂直,所述风扇网罩通过所述网罩本体与所述风扇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弧形隔板与所述分布圆周所在平面的夹角范围为2~5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隔板被所述分布圆周所在平面截得的轮廓为光滑曲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隔板上远离所述风扇的表面为光滑曲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网罩本体上接近所述风扇的表面为内端面,所述内端面的形状为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隔板上接近所述风扇的表面的形状为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隔板上接近所述风扇的表面与所述内端面共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罩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加强凸台,所述加强凸台远离所述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罩本体的轮廓与中心之间设有圆环肋板,所述圆环肋板与所述弧形隔板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罩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风扇定位连接的定位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定弧形隔板的分布角度、改进风扇网罩的结构,使发散的风经风扇网罩形成螺旋的凝聚的风,风量集中,大幅提高了气体排出的速度,有利于风扇散热效率的提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风扇网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风扇网罩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风扇网罩的整体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风扇网罩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风扇网罩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风扇网罩的整体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风扇网罩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风扇网罩,10-网罩本体,11-凸台,12-内端面,13-连接孔,14-定位环,20-弧形隔板,21-下表面,22-上表面,30-圆环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风扇网罩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风扇网罩的优选实施例。但是,风扇网罩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风扇网罩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风扇网罩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一并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风扇网罩100包括网罩本体10、弧形隔板20。

网罩本体10为圆环对称结构,其尺寸适应于轴流式风扇的叶轮尺寸。通过网罩本体10,风扇网罩100与轴流式风扇结合为一个整体。风扇网罩100将轴流式风扇的内部与外界隔绝,既保护了人身免受风扇伤害,又避免风扇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损害。

定义以网罩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为分布圆周,多个弧形隔板20沿分布圆周均匀地分布于网罩本体10的轮廓与中心之间。多个弧形隔板20一端连接于网罩本体10的轮廓,另一端连接于网罩本体10的中心,多个弧形隔板20之间形成空隙以便气体排出。网罩本体10与弧形隔板20可由塑料或金属组成。

轴流式风扇的气体流向平行于转轴,亦即垂直于分布圆周所在平面。由于轴流式风扇的风量分散、集中度低,不利于散热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通过限定弧形隔板20的排布角度,可对流经风扇网罩100的气体施加作用,使之产生螺旋集聚,从而提高气体的集中度。由于气体集中度提高,亦即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势能转化为气体动能而提高气体的流动速度。因此,改进风扇网罩100的排气效率,限定弧形隔板20与分布圆周所在平面的夹角位于2~50°范围内。在这一夹角范围内,弧形隔板20对气体的作用十分明显,气体之间的螺旋集聚效果达到最佳,气体流动速度大幅提高。

为了改善弧形隔板20与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弧形隔板20被分布圆周所在平面截得的轮廓应是光滑曲线。光滑曲线是一条处处有切线的曲线,且切线随切点的移动而连续转动。气体进入风扇网罩100时,由于弧形隔板20的截面轮廓具有光滑连续的特点,气体沿弧形隔板作用而扭曲,螺旋集聚效果更为明显。

定义弧形隔板20上远离风扇的表面为上表面22。为了进一步优化气体排出的路径,上表面22的形状限定为光滑曲面。所谓光滑曲面,是指有连续变动的切平面的曲面,或者说有可以处处连续移动的单位法向量的曲面。气体接触到弧形隔板20的表面时,气体受弧形隔板20的作用而沿其表面流动,呈现出极为明显的螺旋效应。由于弧形隔板20之间的空间限制,气体螺旋扭曲的同时,气体体积压缩而流速提高。

为了加强风扇网罩100的结构稳定性,避免风扇网罩震动受损或产生噪音,网罩本体10的中心位置设有加强凸台11。弧形隔板20一端连接于加强凸台11上,另一端连接于网罩本体10的轮廓上,整体形成稳定的结构而避免受压变形。

定义网罩本体10上接近风扇的表面为内端面12。内端面12是排出气体的主要作用面,直接承受气体的冲击载荷。由于轴流式风扇产生的气体风量分散,为了避免由于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集中载荷,内端面12的形状为平面。在平面状态下,内端面12受到的气体作用大幅降低,有效地防止集中载荷引起的破坏。

定义弧形隔板20上接近风扇的表面为下表面21。下表面21是排出气体施加于弧形隔板20的主要作用面,直接承受高速气体的冲击载荷。为了避免由于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集中载荷,下表面21的形状为平面。在平面状态下,下表面21均匀受力,有效地防止集中载荷引起的破坏。

进一步地,为了简化结构并提高整体强度性能,内端面12与下表面21共面。在此情形下,内端面12与下表面21一体受载,避免了异面时连接部的应力集中的破坏风险。

为了进一步加强风扇网罩100的强度和稳定性,网罩本体10的轮廓与加强凸台之间设有与网罩本体10的轮廓同心的圆环肋板30。圆环肋板30与弧形隔板20相连接,对弧形隔板2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加强了各个弧形隔板20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风扇网罩100因风速过快而导致变形。

实施例2

请一并参照图5、图6和图7,风扇网罩100包括网罩本体10、弧形隔板20。

网罩本体10具有正方形外形轮廓,但具有圆周形状的内腔,内腔的尺寸适应于轴流式风扇的叶轮尺寸,保证足够的排气面积。通过网罩本体10,风扇网罩100与轴流式风扇结合为一个整体,隔绝了轴流式风扇叶轮与外界的接触,有效地保护了人身安全及叶轮的安全。

进一步地,网罩本体10上还设有用于与轴流式风扇连接的连接孔13。连接孔13均匀分布于网罩本体10的轮廓与圆周内壁之间,可通过螺杆连接于轴流式风扇的相应孔位,使风扇网罩100稳定地固定于轴流式风扇上。

进一步地,网罩本体10上还可以设有用于与轴流式风扇定位的定位环14。定位环14位于网罩本体10上与轴流式风扇连接的表面上,其形状与轴流式风扇的内壁形状相适应,定位环14可插入到轴流式风扇的内壁中而形成配合关系。一般地,当配合关系为间隙关系时,定位环14主要起到定位作用;当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时,定位环14还能起到连接作用,使风扇网罩100固定于轴流式风扇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环14还可以是卡扣形式。卡扣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安装拆卸方便。通过卡扣插入,风扇网罩100可以轻松地固定于轴流式风扇上。需要取下风扇网罩100时,只需抓住网罩本体10的外露边缘向外拉拔,卡扣即外滑脱出轴流式风扇,使风扇网罩100分离。

定义以网罩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为分布圆周,多个弧形隔板20沿分布圆周均匀地分布于网罩本体10的轮廓与中心之间。多个弧形隔板20一端连接于网罩本体10的轮廓,另一端连接于网罩本体10的中心,多个弧形隔板20之间形成空隙以便气体排出。网罩本体10与弧形隔板20可由塑料或金属组成。

轴流式风扇的气体流向平行于转轴,亦即垂直于分布圆周所在平面。由于轴流式风扇的风量分散、集中度低,不利于散热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通过限定弧形隔板20的排布角度,可对流经风扇网罩100的气体施加作用,使之产生螺旋集聚,从而提高气体的集中度。由于气体集中度提高,亦即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势能转化为气体动能而提高气体的流动速度。因此,改进风扇网罩100的排气效率,限定弧形隔板20与分布圆周所在平面的夹角位于2~50°范围内。在这一夹角范围内,弧形隔板20对气体的作用十分明显,气体之间的螺旋集聚效果达到最佳,气体流动速度大幅提高。

为了加强风扇网罩100的结构稳定性,避免风扇网罩震动受损或产生噪音,网罩本体10的中心位置设有加强凸台11。弧形隔板20一端连接于加强凸台11上,另一端连接于网罩本体10的轮廓上,整体形成稳定的结构而避免受压变形。

定义网罩本体10上接近风扇的表面为内端面12。内端面12是排出气体的主要作用面,直接承受气体的冲击载荷。为了避免由于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集中载荷,内端面12的形状为平面。在平面状态下,内端面12均匀受力,有效地防止集中载荷引起的破坏。

定义弧形隔板20上接近风扇的表面为下表面21。下表面21是排出气体施加于弧形隔板20的主要作用面,直接承受高速气体的冲击载荷。为了避免由于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集中载荷,下表面21与内端面12共面,即下表面21的形状亦为平面。在平面状态下,下表面21均匀受力,有效地防止集中载荷引起的破坏。

定义弧形隔板20上远离风扇的表面为上表面22。为了进一步优化气体排出的路径,上表面22的形状限定为光滑曲面。所谓光滑曲面,是指有连续变动的切平面的曲面,或者说有可以处处连续移动的单位法向量的曲面。气体接触到弧形隔板20的表面时,气体受弧形隔板20的作用而沿其表面流动,呈现出极为明显的螺旋效应。由于弧形隔板20之间的空间限制,气体螺旋扭曲的同时,气体体积压缩而流速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强风扇网罩100的强度和稳定性,网罩本体10的轮廓与加强凸台之间设有与网罩本体10的轮廓同心的圆环肋板30。圆环肋板30与弧形隔板20相连接,对弧形隔板2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加强了各个弧形隔板20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风扇网罩100因风速过快而导致变形。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