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活动隔板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74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带有活动隔板的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带有活动隔板的泵。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92244550.8公开了一种圆盘状自行车随车充气泵,其内部包括离心布置的小圆盘和滑动叶片,但是其滑动叶片需要依靠弹簧来使其端部贴合在泵体的内壁上,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滑动叶片容易被卡死,而且这种滑动叶片的结构也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滑动的叶片不仅要推动工质,还要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滑动叶片两侧之间发生泄露,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无叶片设计,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强度较差的活动隔板仅用作密封用途,可靠性较高的带有活动隔板的泵。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带有活动隔板的泵,包括一进液管、一出液管、一泵体和一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与所述的泵体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的带有活动隔板的泵还包括一驱动盘和一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与所述的泵体相连通,所述的进液管及出液管分别布置在接头的两侧;

所述的驱动轴的端部设置有一圆盘,所述的圆盘的圆心偏离所述的驱动轴的轴线布置且与所述的驱动轴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的驱动盘的中心设置有一圆孔,所述的驱动盘的边沿设置有一隔板;

所述的圆盘与所述的圆孔转动连接,所述的隔板的端部伸入所述的密封腔内,所述的隔板与所述的密封腔的下端组成密封的滑动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密封的滑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密封腔下端设置有两个对向布置的圆弧形凹槽,所述的圆弧形凹槽内布置有一拱形密封块,所述的拱形密封块包括一圆弧密封面和一平密封面,所述的圆弧密封面与所述的圆弧形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的平密封面与所述的隔板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活动隔板的泵的优点是:无叶片设计,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强度较差的活动隔板仅用作密封用途,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活动隔板的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带有活动隔板的泵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驱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驱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拱形密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进液管;2、出液管;3、泵体;

4、驱动轴;41、圆盘;

5、驱动盘;51、圆孔;52、隔板;

6、密封腔;61、圆弧形凹槽;

7、拱形密封块;71、圆弧密封面;72、平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活动隔板的泵的优点是:无叶片设计,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强度较差的活动隔板仅用作密封用途,可靠性较高。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活动隔板的泵,包括一进液管1、一出液管2、一泵体3和一驱动轴4,该驱动轴4与该泵体3的中心转动连接,该带有活动隔板的泵还包括一驱动盘5和一密封腔6;该密封腔6与该泵体3相连通,该进液管1及出液管2分别布置在接头的两侧;

如图3所示,该驱动轴4的端部设置有一圆盘41,该圆盘41的圆心偏离该驱动轴4的轴线布置且与该驱动轴4相互垂直连接;

如图4所示,该驱动盘5的中心设置有一圆孔51,该驱动盘5的边沿设置有一隔板52;

如图1所示,该圆盘41与该圆孔51转动连接,该隔板52的端部伸入该密封腔6内,该隔板52与该密封腔6的下端组成密封的滑动连接结构。

在该驱动轴4的驱动下,该驱动盘5可周期性的在该泵体3内摆,从而可周期性的将经进液管1进入的液体,推向出液管2一侧,实现泵的功能。可以很明显看出,这种带有活动隔板的泵的结构较为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且零部件的形状规则,加工成本较高,质量最为薄弱的隔板52仅用来分隔进液管1和出液管2、使其无法连通,因此较容易完全密封,可靠性较高。

如图1、图2、图5所示,该密封的滑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密封腔6下端设置有两个对向布置的圆弧形凹槽61,该圆弧形凹槽61内布置有一拱形密封块7,该拱形密封块7包括一圆弧密封面71和一平密封面72,该圆弧密封面71与该圆弧形凹槽61滑动连接,该平密封面72与该隔板52滑动连接。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