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风机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3716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管廊风机监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综合管廊内通风系统监测控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风机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管廊、电力隧道等照明系统使用手动开关统一开启、关闭,易造成长时间工作浪费电力或上时间无有效通风,使环境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使用自动控制柜定时开启、关闭,易造成突发情况无法更改风机工作状态,也无法实时掌控风机工作状态,或修改风机工作参数必须到现场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城市综合管廊等环境内通风设备的管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实现现场手动、自动、远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并能实现对通风设备状态、故障的实时监测的综合管廊风机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风机监控装置,包括:切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切换控制器连接的切换控制电路和切换按钮;所述切换控制电路连接有切换继电器,所述切换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本地控制模块,所述切换继电器的常闭触电连接有自动控制模块;

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包括:自动控制器,和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器连接的计时模块、环境信息采集模块、故障检测模块、风机控制模块;所述自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有远程监控机;所述风机控制模块与具有电机的风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控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F1、二极管DF2、电阻RF1、电阻RF2、晶体管QF1、光耦UF1、风机继电器KF1;

二极管DF1的负极与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F1的正极与光耦UF1的2引脚连接,电阻RF1一端接电压源,电阻RF1另一端连接光耦UF1的1引脚,光耦UF1的4引脚接电压源,光耦UF1的3引脚与电阻RF2一端连接,电阻RF2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F1的基极,晶体管QF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F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F2的正极,二极管DF2的负极接电压源,风机继电器KF1的线圈与二极管DF2并联,风机继电器KF1的触点与风机连接。

进一步地,故障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二极管DG1、光电二极管DG2、电阻RG1、电阻RG2、晶体管QG1;

光电二极管DG1的正极、光电二极管DG2的负极分别接电压源,光电二极管DG1的负极通过电阻RG1接晶体管QG1的发射极,光电二极管DG2的正极接晶体管QG1的基极,晶体管QG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G2接电压源,晶体管QG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G1的集电极与电阻RG2之间的节点为信号输出端,接至自动控制器;光电二极管DG1、光电二极管DG2分别安装在风机的电机的叶片两边。

进一步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T1、晶体管QT1、二极管DT1;电阻RT1一端与切换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电阻RT1另一端与晶体管QT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QT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T1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T1接电压源,切换继电器线圈与二极管DT1并联。

进一步地,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综合管廊风机监控装置,通过切换控制器、切换按钮、切换控制电路和切换继电器实现本地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切换,通常状态下,装置处于自动控制下,通过环境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环境信息或计时模块的计时设定或远程控制机的远程命令,实现风机的远程自动控制;且可根据故障检测模块实时监控风机的工作状态,判断其是否有损坏。需要手动控制时,按动切换按钮切换至本地控制模块,实现本地的手动控制。本监控装置具有手动、自动和远程控制功能,操作控制灵活,且可根据环境信息或计时信息等控制风机的启停,同时可自动判断风机是否损坏,如发现损坏自动上报信息,实现风机的灵活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原理示意图。

图2是自动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3是风机控制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4是故障检测模块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综合管廊风机监控装置,包括:切换控制器1、分别与切换控制器1连接的切换控制电路3和切换按钮2;切换控制电路3连接有切换继电器KT,切换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本地控制模块4,切换继电器KT的常闭触电连接有自动控制模块5。

自动控制模块5包括:自动控制器9,和分别与自动控制器9连接的计时模块6、环境信息采集模块7、故障检测模块8、风机控制模块10;自动控制器9通过CAN总线连接有远程监控机11;风机控制模块10与具有电机的风机12连接。

切换控制电路3包括电阻RT1、晶体管QT1、二极管DT1。电阻RT1一端与切换控制器1输出端连接,电阻RT1另一端与晶体管QT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QT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T1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T1接电压源,切换继电器KT线圈与二极管DT1并联。

如图2所示,风机控制模块10包括二极管DF1、二极管DF2、电阻RF1、电阻RF2、晶体管QF1、光耦UF1、风机12继电器KF1。二极管DF1的负极与自动控制器9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F1的正极与光耦UF1的2引脚连接,电阻RF1一端接电压源,电阻RF1另一端连接光耦UF1的1引脚,光耦UF1的4引脚接电压源,光耦UF1的3引脚与电阻RF2一端连接,电阻RF2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F1的基极,晶体管QF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F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F2的正极,二极管DF2的负极接电压源,风机12继电器KF1的线圈与二极管DF2并联,风机12继电器KF1的触点与风机12连接。光耦UF1用于实现信号的隔离和减少干扰,当监测到环境信息需要通风或根据设定计时需要通风时,自动控制器9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F2导通,风机12工作。

如图3所示,故障检测模块8包括光电二极管DG1、光电二极管DG2、电阻RG1、电阻RG2、晶体管QG1。光电二极管DG1的正极、光电二极管DG2的负极分别接电压源,光电二极管DG1的负极通过电阻RG1接晶体管QG1的发射极,光电二极管DG2的正极接晶体管QG1的基极,晶体管QG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G2接电压源,晶体管QG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G1的集电极与电阻RG2之间的节点为信号输出端,接至自动控制器9;光电二极管DG1、光电二极管DG2分别安装在风机12的电机的叶片两边。当电机转动时,叶片挡住红外线接收不到信号,挡不住时可以接受信号。可以得到脉冲个数,根据叶片数可以计算出转动一周的时间,即得出转速。转速信息发送给自动控制器9,自动控制器9通过风机12的电机判断风机12是否故障,若故障则自动控制器9控制风机12关闭,以保护装置。

本实施例中,环境信息采集模块7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有人员时自动开启风机12。环境信息采集模块7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根据综合管廊内的湿度、温度等环境信息启停风机12,保证综合管廊内环境空气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