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电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92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水电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特别涉及一种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潜水电泵是泵体叶轮和驱动叶轮的电机都潜入水中工作的一种泵,其最为基本的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40257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清洁式潜水电泵,其泵体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罩,该过滤网罩会罩设在泵体内的抽水组件外侧,该抽水组件通常由泵腔以及泵叶构成,以防止水域中的其他杂质直接进入到抽水组件内,过滤网罩的过滤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

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能提升过滤网罩与泵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过滤网罩与泵体之间通常是采用螺栓来进行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然能保证两者的连接牢固性,但是一旦使用螺栓来进行连接,势必需要至少2颗以上的螺栓,连接过程也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其他工具,连接的便捷性较低,无法实现轻松拆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电泵,其过滤网罩的拆装非常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潜水电泵,包括泵体、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泵体内设有抽水组件,所述过滤网罩罩设于抽水组件端部,所述泵体下端连接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上延伸出卡接件,所述过滤网罩上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件卡接于卡接孔并实现连接罩与过滤网罩之间的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过程中,无需其他外置工具,连接罩上的卡接件直接卡接入过滤网罩上的卡接孔内,卡接件与卡接孔卡接完成之后,连接罩与过滤网罩之间连接便可完成;在拆卸过程中,无需通过其他外置工具,只需通过按压卡接件,并使卡接件与卡接孔相脱离,连接罩与过滤网罩之间的拆卸便可完成;上述拆装过程中,过滤网罩的拆装非常便捷。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罩包括上连接环、下连接盘,所述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盘的外边缘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条,相邻两个连接条之间呈间隔分布,并形成所述卡接孔以及所述过滤孔,所述卡接件拉紧于上连接环,且使上连接环与连接罩相抵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环、下连接盘、连接条三者共同构成了过滤网罩,相邻两个连接条之间呈间隔分布;利用上述三者之间的正常连接结构形成了卡接孔以及过滤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与下连接盘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过滤网罩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整个泵体的重量都会压于过滤网罩上,而过滤网罩的内部结构主要由上连接环、下连接盘、连接条三者构成,连接条所承受的压力为最大,加强筋的设置,能有效增强连接条与下连接盘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最大程度增强了过滤网罩的整体构造;另外,加强筋位于过滤网罩的内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部硬物直接与加强筋发生撞击。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环内部设有环状金属条,所述环状金属条与上连接环的形状大小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状金属条能大幅度增加上连接环自身的结构强度,当卡接件与卡接孔相卡接时,卡接件会对上连接条产生较大的拉力作用,上连接环的结构强度增加,能大幅度提升潜水电泵的实际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盘背离连接罩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脚,若干支撑脚以下连接盘的盘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论是潜水电泵使用过程中还是放置过程中,支撑脚均会与放置面发生抵触,支撑脚能起到有效支撑起潜水电泵的作用,防止接触面直接与下连接盘发生抵触。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螺纹连接于支撑脚背离连接罩的侧壁且穿过下连接盘,所述支撑螺栓端部连接有抵触垫,抵触垫用于与连接罩靠近下连接盘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支撑螺栓会使位于支撑螺栓端部的抵触垫与连接罩靠近下连接盘的侧壁直接抵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潜水电泵整体的重力会传递至过滤网罩,放置面会直接与支撑脚相抵,支撑脚整体会出现往泵体一侧移动的趋势,抵触垫与连接罩侧壁相抵,从而增强了支撑脚的有效支撑力,且增强了下连接盘的整体支撑强度;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当抵触垫与连接罩侧壁相抵时,整个下连接盘会受到支撑螺栓远离泵体一侧的拉紧力,该拉紧力会直接加强卡接臂与卡接孔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背离连接罩的侧壁上设有沉孔,所述支撑螺栓的螺帽位于沉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螺栓的螺帽位于沉孔内,当支撑脚与放置面相抵触时,能防止支撑螺栓与放置面直接抵触,提升抵触垫与连接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盘靠近连接罩的侧壁上设有与支撑脚一一对应设置的加固套,每个加固套的内套壁上均设有与对应支撑螺栓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套的设置,一方面能有效提升支撑螺栓与下连接盘之间的有效螺纹啮合面积,进而增加支撑螺栓的支撑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固套与支撑脚一一对应设置,能进一步提升支撑脚与下连接盘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支撑脚的支撑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环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卡接件包括与连接罩固接且往背离泵体方向延伸的卡接臂、位于卡接臂端部的卡接凸台,所述卡接凸台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卡接凸台卡接于卡接孔时,限位块卡嵌于限位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凸台与卡接孔相互卡接,能起到防止过滤网罩沿泵体的长度方向脱离的目的,而限位块与限位孔之间的配合,能防止过滤网罩沿泵体的周向方向旋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现实施例的主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用于展现过滤网罩与泵体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现卡接件的主体结构;

图5为过滤网罩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现过滤网罩的主体结构。

附图标记:1、泵体;2、过滤网罩;21、上连接环;22、下连接盘;23、连接条;4、过滤孔;5、抽水组件;6、连接罩;7、卡接件;71、卡接臂;72、卡接凸台;8、卡接孔;9、加强筋;10、环状金属条;11、支撑脚;12、支撑螺栓;13、抵触垫;14、沉孔;15、加固套;16、内螺纹;17、限位孔;1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潜水电泵,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泵体1、连接罩6、带有过滤孔4的过滤网罩2,泵体1内设有用于抽水的抽水组件5,连接罩6连接于泵体1的下端部,在连接罩6向背离泵体1一侧延伸出卡接件7,卡接件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接件7之间呈对称分布,该卡接件7包括与连接罩6固接且往背离泵体1方向延伸的卡接臂71、位于卡接臂71端部的卡接凸台72,该卡接凸台72的整体厚度由靠近过滤网罩2的端部往远离过滤网罩2一侧逐渐变厚,在过滤网罩2上设有卡接孔8;当过滤网罩2与连接罩6相互配合时,卡接臂71上的卡接凸台72会直接与卡接孔8发生卡接配合,实现过滤网罩2的可拆卸连接。

过滤网罩2的详细结构如下:

参见图2、图3以及图5所示,该过滤网罩2包括上连接环21、下连接盘22,上连接环21整体形状为圆环形,下连接盘22整体形状为圆盘形,上连接环21与下连接盘22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条23,相邻两个连接条23之间呈间隔分布,并形成卡接孔8以及过滤孔4,值得一提的是,形成过滤孔4的两个连接条23之间的间隔较小,形成卡接孔8的两个连接条23之间的间隔较大,当卡接件7与卡接孔8发生卡接时,卡接件7上的卡接凸台72会直接与上连接环21相拉紧,并且会使上连接环21与连接罩6背离泵体1的侧壁相抵;

另外,参见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在连接条23与下连接盘22之间设有加强筋9,加强筋9位于过滤网罩2内部,在上连接环21内部设有环状金属条10,环状金属条10的材质可选用不锈钢材质,环状金属条10与上连接环21的形状大小保持一致,上连接环21的材质为塑料,上连接环21一体注塑成型于环状金属条10外表面,以降低制造成本;

其中,参见图2、图3以及图5所示,下连接盘22背离连接罩6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圆柱型的支撑脚11,若干支撑脚11以下连接盘22的盘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在下连接盘22靠近连接罩6的侧壁上设有与支撑脚11一一对应设置的加固套15,每个加固套15的内套壁上均设有与对应支撑螺栓12螺纹配合的内螺纹16,在每个支撑脚11背离下连接盘22的侧壁上均设置了沉孔14,在每个支撑脚11上均对应设置有支撑螺栓12,该支撑螺栓12从支撑脚11上的沉孔14插入,并螺纹连接于加固套15的内螺纹16,支撑螺栓12的端部会直接穿过加固套15靠近连接罩6的端部,支撑螺栓12靠近连接罩6的端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抵触垫13,该抵触垫13的材质为橡胶;通过旋转支撑螺栓12,支撑螺栓12与内螺纹16相互啮合,支撑螺栓12会往泵体1方向进行移动,支撑螺栓12端部的抵触垫13会直接与连接罩6靠近下连接盘22的侧壁相抵紧,以提升下连接盘22的整体有效支撑强度。

此外,参见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上连接环21上设有限位孔17,限位孔17位于卡接孔8的孔壁上,卡接凸台72上设有限位块18,卡接凸台72卡接于卡接孔8时,限位块18卡嵌于限位孔17内。

实际配合过程中:

卡接件7插入到卡接孔8之后,卡接凸台72会直接位于卡接孔8内,且限位块18与限位孔17相互卡嵌;之后,通过旋转支撑螺栓12,进而使支撑螺栓12往泵体1一侧进行移动,位于支撑螺栓12端部的抵触垫13会与连接罩6相抵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