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和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22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和制冷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制冷剂压缩为高压制冷剂的一种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根据压缩机构的不同可以将压缩机分为转子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等类型。其中,转子式压缩机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空调器和冰箱中。

参照图1和图2,现有的转子式压缩机1a通常包括:壳体10a、电机20a、曲轴30a、泵体40a和下消音器50a。其中,电机20a包括定子21a和转子22a,并容置于壳体10a内的上部。泵体40a容置于壳体10a内的下部,其包括:汽缸41a、上缸盖42a、下缸盖43a、滚动活塞44a和叶片(未示出)。曲轴30a穿过上缸盖42a的通孔并具有位于汽缸41a内的偏心部31a,该偏心部31a能够带动滚动活塞44a做偏心运动,将电机20a的旋转力传递给滚动活塞44a以压缩制冷剂。下消音器50a与下缸盖43a形成下消音腔。

如图2中箭头所示,转子式压缩机1a的下排气流路依次为:下缸盖43a的排气口、下消音腔、下缸盖43a、汽缸41a和上缸盖42a上的排气通道,其中,下缸盖43a的排气通道与下缸盖43a的底面的夹角为90度,排气阻力较大,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效率,不利于提升压缩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具有偏心部的曲轴、泵体和下消音器,所述泵体包括:

汽缸,具有汽缸室、位于所述汽缸室内周面上的叶片槽和与所述汽缸室相通的汽缸下排气口,所述汽缸室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曲轴的偏心部位于所述汽缸室内;

活塞,位于所述汽缸室内,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曲轴的偏心部外;

叶片,从所述叶片槽内向所述汽缸室内突出并与所述活塞抵接,将所述汽缸室分隔为高压侧和低压侧;

上缸盖,位于所述汽缸的上方,用于封闭所述汽缸室的上开口;

下缸盖,位于所述汽缸的下方,用于封闭所述汽缸室的下开口,所述下缸盖具有与所述汽缸下排气口相通的下缸盖排气孔;

第一贯孔,所述第一贯孔贯穿所述上缸盖、所述汽缸和所述下缸盖;

其中,所述下消音器设置于所述下缸盖的下表面,与所述下缸盖形成下消音腔,所述下消音腔与所述下缸盖排气孔、所述第一贯孔相通;所述下缸盖的下表面具有向所述第一贯孔延伸并向内逐渐凹陷的斜面,所述斜面延伸至所述第一贯孔。

优选地,所述泵体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贯孔的第二贯孔,所述第二贯孔贯穿所述上缸盖、所述汽缸和所述下缸盖,所述第二贯孔与所述下消音腔相通,所述斜面向所述第一贯孔和所述第二贯孔延伸并向内逐渐凹陷,所述斜面延伸至所述第一贯孔和所述第二贯孔。

优选地,所述上缸盖具有通孔,所述下缸盖具有轴承部,所述曲轴还具有位于所述偏心部两侧的长轴部和短轴部,所述曲轴的长轴部穿过所述上缸盖的通孔并向外突出,所述曲轴的短轴部容置于所述下缸盖的轴承部中。

优选地,所述轴承部自所述下缸盖的下表面向外突出,所述斜面自所述轴承部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贯孔和所述第二贯孔。

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所述下缸盖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5~45度。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上消音器,所述上消音器设置于所述上缸盖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缸盖形成上消音腔,所述汽缸还具有与所述汽缸室相通的汽缸上排气口,所述上缸盖具有与所述上消音腔、所述汽缸上排气口相通的上缸盖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下缸盖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辅助孔,所述排气辅助孔贯穿所述下缸盖、所述汽缸和所述上缸盖,并与所述上消音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下缸盖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孔。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壳体,所述曲轴、所述泵体和所述下消音器容置于所述壳体中;

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电机容置于所述壳体中,用于为所述曲轴提供旋转力。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换向阀和上述的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下缸盖的斜面能够对流经下消音腔的制冷剂起到导向作用,有效降低制冷剂的传输阻力,提高压缩机的排气效率和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现有的压缩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泵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缸盖的立体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缸盖的俯视图。

图5C是图5B的下缸盖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1,包括:具有偏心部31的曲轴30、泵体40和下消音器50。

泵体40包括:汽缸41、活塞44、叶片(未示出)、上缸盖42、下缸盖43和第一贯孔45。

其中,汽缸41具有汽缸室413、位于汽缸室413内周面上的叶片槽(未示出)和与汽缸室413相通的汽缸下排气口411,汽缸室413大致呈圆筒状结构并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曲轴30的偏心部31位于汽缸室413内。活塞44位于汽缸室413内,活塞44套设于曲轴30的偏心部31外,在偏心部31的带动下做偏心旋转运动以压缩制冷剂。叶片从叶片槽内向汽缸室413内突出并与活塞44抵接,将汽缸室413分隔为高压侧和低压侧,制冷剂从低压侧进入汽缸室413内,经活塞44压缩后,从高压侧排出汽缸41。上缸盖42位于汽缸41的上方,大致呈圆盘状,用于封闭汽缸室413的上开口。下缸盖43位于汽缸41的下方,大致呈圆盘状,用于封闭汽缸室413的下开口,下缸盖43具有与汽缸下排气口411相通的下缸盖排气孔431。第一贯孔45贯穿上缸盖42、汽缸41和下缸盖43。

下消音器50设置于下缸盖43的下表面,与下缸盖43形成下消音腔51,下消音腔51与下缸盖排气孔431、第一贯孔45相通。参照图4中的箭头,汽缸下排气口411、下缸盖排气孔431、下消音腔51、第一贯孔45构成泵体40的下排气通道,经泵体40压缩的制冷剂经该下排气通道排出泵体40。

参照图5A和图5B,本实施例中,下缸盖43的下表面具有向第一贯孔45延伸并向内逐渐凹陷的斜面432,该斜面432延伸至第一贯孔45,换言之,距离第一贯孔45的距离越近,斜面432凹陷的深度越大,但未贯穿下缸盖43,且由于斜面432延伸至第一贯孔45,使得第一贯孔45周围的部分下缸盖43被切除,并露出第一贯孔45,泵体40压缩的制冷剂经汽缸下排气口411、下缸盖排气孔431、下消音腔51流向第一贯孔45时,制冷剂能够沿该斜面432流进第一贯孔45,该斜面432对流经下消音腔51的制冷剂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制冷剂的传输阻力,进而提高压缩机1的排气效率和性能。

进一步地,泵体40还包括邻近第一贯孔45的第二贯孔46,第二贯孔46贯穿上缸盖42、汽缸41和下缸盖43,第二贯孔46与下消音腔51相通,斜面432向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延伸并向内逐渐凹陷,斜面432延伸至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换言之,距离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的距离越近,斜面432凹陷的深度越大,但未贯穿下缸盖43,且由于斜面432延伸至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使得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周围的部分下缸盖43被切除,并露出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泵体40压缩的制冷剂经汽缸下排气口411、下缸盖排气孔431、下消音腔51,在斜面432的导向作用下同时流向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进一步提高泵体40的排气能力和排气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上缸盖42具有通孔,下缸盖43具有轴承部433,曲轴30还具有位于偏心部31两侧的长轴部32和短轴部33,曲轴30的长轴部32穿过上缸盖42的通孔并向外突出,曲轴30的短轴部33容置于下缸盖43的轴承部433中。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A和图5B,轴承部433自下缸盖43的下表面向外突出,斜面432自轴承部433的边缘延伸至第一贯孔45和第二贯孔46,其具有较大的斜面长度和较佳的导向作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5C,斜面432与下缸盖43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5~45度,该夹角α是指下缸盖43的下表面所在平面与斜面432之间的夹角,经检测,该角度范围内的斜面432在对制冷剂进行导向时,制冷剂的流体阻力更小,排气效率更高。可选地,斜面432与下缸盖43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5~33度,以进一步降低制冷剂的流体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压缩机1还包括上消音器60,上消音器60设置于上缸盖42的上表面,与上缸盖42形成上消音腔61,汽缸41还具有与汽缸室413相通的汽缸上排气口412,上缸盖42具有与上消音腔61、汽缸上排气口412相通的上缸盖排气孔421,参照图4中的箭头,该汽缸上排气口412、上缸盖排气孔421和上消音腔61构成泵体40的上排气通道,经泵体40压缩的部分制冷剂经该上排气通道排出泵体40,使得泵体40具有两个排气通道,能够提高压缩机1的排气能力和性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5A和图5B,下缸盖43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辅助孔434,排气辅助孔434贯穿下缸盖43、汽缸41和上缸盖42,与上消音腔61相通,经汽缸下排气口411、下缸盖排气孔431流入下消音腔51的制冷剂在第一贯孔45排气能力不足时,可以经排气辅助孔434流入上消音腔61,然后排出上消音腔61,从而提升压缩机1的排气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下缸盖43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孔435,以减少流入下消音腔51的制冷剂的气流噪音,提高下消音腔51的消音性能。可选地,下缸盖43的下表面设置有邻近下缸盖排气孔431的安装孔436,该安装孔436可以是铆接孔或螺孔,排气阀片(未示出)的一端通过铆钉或螺钉固定在安装孔436的位置,排气阀片的另一端可开闭地封住下缸盖排气孔431的下开口,排气时制冷剂能够推开排气阀片排出下缸盖排气孔431,不排气时则盖住下缸盖排气孔431的下开口。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上缸盖42、下缸盖43与汽缸41的连接固定方式,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中,上缸盖42、下缸盖43和汽缸41上设置有多个螺孔437,通过安装螺钉47使上缸盖42、下缸盖43和汽缸41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叶片槽底部设置叶片弹簧(未示出),在压缩机1运行过程中,叶片弹簧的弹力能够使得叶片和活塞44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有效隔离高压侧和低压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为电动压缩机,压缩机1中还包括为实现压缩所需的其他结构,包括壳体10和电机20。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主壳盖11、上壳盖12和下壳盖13,其中,曲轴30、泵体40和下消音器50均容置于壳体10中,本实施例中,泵体40容置于壳体10内的下部;电机20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电机20容置于壳体10中,用于为曲轴30提供旋转力,本实施例中,电机20容置于壳体10内的上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位于压缩机1的壳体10外的储液器(未示出)、位于壳体10上的与电机20电连接的接线柱(未示出)等。同时,上述实施例以立式压缩机对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进行了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还可以应用于卧式压缩机中。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换向阀和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压缩机1,该制冷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是空调器和冰箱。

综上,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下缸盖的斜面能够对流经下消音腔的制冷剂起到导向作用,有效降低制冷剂的传输阻力,提高压缩机的排气效率和性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