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底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76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压机底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空压机底板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能。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

安装使用所述空压机时,通常需要将所述空压机安装在一个支撑底板上,用以支撑和固定所述空压机。但是,现有的支撑底板通常为一体的钢结构,虽然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但是减震性能不足,容易导致空压机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减震缓冲性能的空压机底板组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压机底板组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及设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多个减震垫;所述下底板朝向所述上底板表面设有两个相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平台,每一所述支撑平台沿所述下底板的侧边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平台相对于所述下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上底板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减震垫。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至少两个风扇,所述上底板形成有至少两个风扇孔,每一所述风扇对应一个所述上底板的一个风扇孔设置,并固定于所述上底板。

优选地,每一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相对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底板相对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于所述下底板。

优选地,每一所述减震垫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固定的减震垫相对于所述下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底板对应两个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个侧边分别形成有延伸边,每一所述延伸边向所述下底板方向垂直延伸。

优选地,所述上底板的延伸边遮挡并接触相对应的所述减震垫。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内,所述上底板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减震垫,因此可以通过所述减震垫可以对空压机进行缓冲减震,提高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的减震缓冲性能;

2、在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内,每一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相对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板,使得所述支撑平台整体为梁式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对空压机的减震缓冲效果;

3、在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内,所述上底板形成有至少两个风扇孔,每一所述风扇对应一个所述上底板的一个风扇孔设置,并固定于所述上底板,使得风扇易于拆卸维护,降低安装难度;

4、在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内,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固定的减震垫相对于所述下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使得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均匀受力,提高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的承压能力;

5、在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内,所述上底板对应两个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个侧边分别形成有延伸边,每一所述延伸边向所述下底板方向垂直延伸,使得所述延伸边可以遮挡和限位所述减震垫,从而保护所述减震垫以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底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空压机底板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空压机底板组件中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空压机底板组件中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包括上底板10、下底板20、至少两个风扇30和多个减震垫40,所述至少两个风扇30和所述多个减震垫40均设于所述上底板10和所述下底板20之间。

所述上底板10整体为平板结构,且所述上底板10形成有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风扇孔10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底板10还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风扇孔101。

而且,所述上底板10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形成有延伸边11,每一所述延伸边11向所述下底板20方向垂直延伸。

所述下底板20朝向所述上底板10表面设有两个相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平台21,每一所述支撑平台21沿所述下底板20的侧边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平台21相对于所述下底板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所述上底板10和所述下底板20之间,所述两个延伸边11分别对应两个所述支撑平台21设置。

每一所述支撑平台21包括支撑板211和与所述支撑板211相对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板212;且所述支撑板212与所述下底板20相对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212垂直固定于所述下底板20。

每一所述风扇30对应一个所述上底板10的一个风扇孔101设置,并固定于所述上底板10。可选择地,每一所述风扇30通过螺栓与所述上底板10固定连接。应当理解,如果所述上底板10还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风扇孔101,则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可以设有三个或至少三个所述风扇30。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所述风扇30与所述下底板20相对平行间隔设置,从而保证了所述风扇30和所述下底板20之间存在合适的进气通道,以满足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的进气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减震垫30设于所述上底板10和所述支撑平台21之间。具体的,每一所述减震垫30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底板10和所述支撑板211,且两个所述支撑板211上固定的减震垫30相对于所述下底板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而且,所述上底板10的延伸边11遮挡并接触相对应的所述减震垫30,从而为保护和限位所述减震垫30以提高所述减震垫30的使用寿命。

当使用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支撑空压机时,所述上底板10和所述下底板20之间的减震垫40可以对空压机进行缓冲减震;此外,所述下底板20的支撑平台21整体为梁式结构,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所述空压机底板组件对空压机的减震缓冲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