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装置及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46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供油装置及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油装置及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因其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运行平稳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制冷空调和热泵等领域。一般来说,涡旋压缩机由密闭壳体、静涡旋盘、动涡旋盘、支架、曲轴、防自转机构供油装置和电机构成,动、静涡旋盘的型线均是螺旋形,动涡旋盘相对静涡旋盘偏心并相差180°安装,于是在动、静涡旋盘间形成了多个月牙形空间。在动涡旋盘以静涡旋盘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并以一定的旋转半径作无自转的回转平动时,外圈月牙形空间便会不断向中心移动,此时,冷媒被逐渐推向中心空间,其容积不断缩小而压力不断升高,直至与中心排气孔相通,高压冷媒被排出泵体,完成压缩过程。

专利文献20111017352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供油装置结构,采用该结构可以解决压缩机供油问题,且制作简单、成本低。该现有技术方案中,整机通过供油装置给各摩擦副、滚动副供油润滑,润滑油分散后,与流动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形成油气混合物,并被排出压缩机外,使得压缩机内部油量减少,压缩机可能会处于缺油状态。

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压缩机在制热切换到制冷工况运行,例如在冬天制热化霜时,通过四通换向阀1’压缩排气高压侧4’会与蒸发器2’低压侧连通,这样压缩机3’内部润滑油在压差的作用下大量被带出,同时回油需要一定时间,在缺油的状况下,油泵会出现短时间供油不足的情况,压缩机3’得不充分润滑,降低了可靠性。

另外,卧式压缩机停机后,供油装置内的润滑油会在重力作用下回到压缩机储油池内,下次开机需要先排空供油装置内的冷媒才能连续供油,在排空冷媒过程中压缩机有可能出现缺油导致异常磨损。压缩机如果频繁停启动,该现象出现的几率更大,进而影响压缩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油装置及涡旋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容易缺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油装置,包括:储油器,储油器上设置有储油腔,储油器上设置有与储油腔均连通的出油通道、回油通道以及上油通道;阀,阀将上油通道打开或关闭;油泵,油泵与出油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油泵为容积式油泵。

进一步地,阀包括阀片,当储油腔内的压力大于上油通道内的压力时,阀片将上油通道关闭,当储油腔内的压力小于上油通道内的压力时,阀片将上油通道打开。

进一步地,供油装置还包括吸油帽,吸油帽设置在出油通道的远离储油腔的一端,油泵与吸油帽连接。

进一步地,吸油帽包括盘状帽檐和位于盘状帽檐中央的空腔,盘状帽檐的外周设置有外翻边,吸油帽通过外翻边扣在油泵的末端,出油通道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外翻边的内径小于油泵末端的外径。

进一步地,供油装置上还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用于将供油装置安装在预定结构上。

进一步地,出油通道为设置在储油器顶部的出油管,回油通道为设置在储油器底部的回油管,上油通道为设置在储油器底部的进油管。

进一步地,上油通道具有位于储油腔内的出口,出油通道具有位于储油腔内的进口,出口到储油腔底部的距离大于进口到储油腔底部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供油装置,供油装置为上述的供油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储油腔内部,以储油腔底部为基准,上油通道的出口要高于出油通道的进口,便于进行油液的存储和泵送。回油通道的进口与上支架回油孔连通,将上支架内的油回流到储油腔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能够达到涡旋压缩机各种状态稳定供油的效果,防止压缩机缺油,实现压缩机各个摩擦有效供油润滑,提高可靠性及空调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空调系统的运行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的立体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的储油器的立体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运行状态时供油装置处的剖视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停机状态时供油装置处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涡旋压缩机;2、压缩机构;3、驱动部分;4、电机;5、静涡旋盘;6、动涡旋盘;7、十字滑环;8、上支架;9、上支架回油孔;10、吸气管;11、封闭上盖;12、动盘滑动轴承;13、曲轴;14、主滑动轴承;15、排气管;16、主平衡块;17、转子;18、定子;19、副平衡块;20、副轴承盖板;21、下支架;22、副轴承;23、供油装置;231、储油器;2311、储油腔;2312、出油通道;2313、上油通道;2314、回油通道;232、阀;2321、阀片;234、油泵;235、吸油帽;2351、盘状帽檐;2352、空腔;236、定位件;24、安装底脚;25、封闭下盖;26、封闭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见图2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本实施例中的涡旋压缩机尤其指卧式涡旋压缩机。

如图2所示,涡旋压缩机1包括密封容器,密封容器围设形成安装腔,该安装腔内有压缩机构2和驱动部分3,密封容器是由封闭上盖11、封闭下盖25、以及封闭壳体26组成,封闭壳体26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对涡旋压缩机1进行支撑的安装底脚24。压缩机构2由静涡旋盘5、动涡旋盘6、十字滑环7构成,动涡旋盘6通过动盘滑动轴承12安装在上支架8上,驱动部分3主要由电机4与曲轴13构成,曲轴13的上端通过主滑动轴承14安装在上支架8上,下端通过副轴承22安装在下支架21上,下支架21的靠近上支架8的一侧设置有副轴承盖板20,电机4包括定子18和设置在定子18内部的转子17,电机4驱动曲轴13转动,为了保证曲轴13转动过程中的平衡形,本实施例中电机4的上设置有主平衡块16和副平衡块19。涡旋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由驱动部分3驱动动涡旋盘6运转,与静涡旋盘5相互啮合从而形成月牙形压缩腔。随着曲轴13的旋转,制冷剂经过吸气管10进入压缩机构2的吸气腔,动涡旋盘6做继续回转平动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啮合状态,吸气腔不断向中心推移,容积不断缩小,腔体内压力不断上升;当压缩达预定压缩比时,制冷剂由静涡旋盘5的中心排气口排出,进入密封容器左部空间,经过静涡旋盘5与上支架8排气通道进入电机4上部空间与密封容器右部空间,对电机4进行冷却,然后经排气管15排出涡旋压缩机1外。

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中的涡旋压缩机出现供油不足的显现,本实施例中的涡旋压缩机还包括供油装置23,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23如图3、如图4所示,供油装置23包括储油器231、阀232以及油泵234。

其中,储油器231上设置有储油腔2311,储油腔2311能够存储润滑油,储油器231上设置有与储油腔2311均连通的出油通道2312、回油通道2314以及上油通道2313,上油通道2313的进口与涡旋压缩机1底部的油池连通,出油通道2312的进口在储油腔2311内部;阀232用于将上油通道2313打开或关闭;油泵234与出油通道2312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1的结构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中的涡旋压缩机1中设置有供油装置23,该供油装置23具有中间储油腔2311,始终能存储一部分润滑油,保证涡旋压缩机1在各种状态都能得到充分润滑,能将一部分润滑油始终保存在供油装置23内,克服了涡旋压缩机1启动过程泵体零件缺油现象,另外,在空调系统从制热切换到制冷工况运行压缩机回油完成前、缺油,能够保证可靠供油,提高涡旋压缩机1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的上油通道2313具有位于储油腔2311内的出口,出油通道2312具有位于储油腔2311内的进口,出口到储油腔2311底部的距离大于进口到储油腔2311底部的距离。也就是说,在储油腔2311内部,以储油腔2311底部为基准,上油通道2313的出口要高于出油通道2312的进口,便于进行油液的存储和泵送。回油通道2314的进口与上支架回油孔9连通,将上支架8内的油回流到储油腔2311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油泵234为容积式油泵,安装时,本实施例中供油装置通过定位件236固定在涡旋压缩机1的预定结构,即本实施例中的下支架21上,并与穿过下支架21的曲轴13驱动连接,工作时,曲轴13驱动油泵234的内外转子实现泵油,并且通过出油通道2312与储油器231内部的储油腔2311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件236为定位螺栓,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定位件236设置为定位螺钉、定位销钉等结构,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供油装置23还包括吸油帽235,吸油帽235设置在出油通道2312的远离储油腔2311的一端,油泵234与吸油帽235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吸油帽235包括盘状帽檐2351和位于盘状帽檐2351中央的空腔2352,安装时,油泵234安装在盘状帽檐2351上,出油通道2312与空腔2352连通。盘状帽檐2351上开设有螺栓通孔,盘状帽檐2351的外周设置有外翻边,吸油帽235通过该外翻边扣在油泵234末端,且该外翻边内径小于油泵234末端配合处的外径,保证油路密封。安装时,通过螺栓将整个供油装置23固定在下支架21上。

本实施例中的阀232包括阀片2321,该阀片2321通过螺栓固定在储油腔2311内,当储油腔2311内的压力大于上油通道2313内的压力时,阀片2321将上油通道2313关闭,当储油腔2311内的压力小于上油通道2313内的压力时,阀片2321将上油通道2313打开。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出油通道2312为设置在储油器231顶部的出油管,回油通道2314为设置在储油器231底部的回油管,上油通道2313为设置在储油器231底部的进油管,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如图5所示,涡旋压缩机1启动以后,涡旋压缩机1内部润滑油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封闭下盖25侧聚集,此时曲轴13驱动油泵234高速运转,将储油器231内部的冷媒气体排空,油泵234排空冷媒使得储油腔2311内的压力急剧较小至Pm。储油腔2311外为涡旋压缩机的排气高压Pd,储油腔2311内外压差为Pd-Pm,此时阀232的阀片2321的弹力T<Pd-Pm,阀片2321被打开。涡旋压缩机稳定运行时,润滑油的流动方向如图5中箭头方向所示,其中一路是从回油通道2314回流到储油腔2311,另外一路是从上油通道2313进入储油腔2311,最后汇集从出油通道2312通过油泵234供给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

如图6所示,当涡旋压缩机1停机时,储油腔2311外的压力急剧减小,此时阀232的阀片2321的弹力T>Pd-Pm,阀片2321被关闭。阀片2321关闭后润滑油被很好的保留在储油腔2311内,这样涡旋压缩机1下一次是以图6的状态启动,油泵234能在启动第一时间就能吸到润滑油,保证各个摩擦副得到充分润滑,避免启动时异常磨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该供油装置23在空调系统从制热切换到制冷工况运行时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在冬天制热化霜),通过四通换向阀压缩排气高压侧会与蒸发器低压侧连通,这样压缩机内部润滑油在压差的作用下大量被带出,回油需要一定时间。通过该结构能够很好的解决系统在回油不及时、缺油问题,保证压缩机的充分润滑,提高可靠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达到涡旋压缩机各种状态稳定供油的效果,防止压缩机缺油,实现压缩机各个摩擦有效供油润滑,提高可靠性及空调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