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546发布日期:2018-07-13 18:4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泵,属于真空泵领域。



背景技术:

轴流泵主要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提取介质。轴流泵叶片旋转时对介质所产生的升力,可把介质从下方推到上方。轴流泵的叶片一般浸没在被吸介质中。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在叶片产生的升力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将介质向上推压,使介质沿出管道流出。叶轮不断的旋转,介质也就被连续压送到高处。介质在轴流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相吸入、轴相流出,因此称轴流泵。现有的轴流泵体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生产出的水温度过高,因此,轴流泵对水进行运送时,过高的温度会对轴流泵产生一定的影响,过高的温度容易使轴流泵产生发热变形等问题,导致轴流泵体的工作效率降低,轴流泵运行不够安全可靠,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成为众多厂家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流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流泵,包括轴流泵,所述轴流泵下端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端设有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外侧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之间设有冷却装置以及散热管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设置在第一外壳下端,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冷却管道与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冷却管道,相邻两个第二冷却管道之间设有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包括外管道以及内管道,所述外管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内管道上设有第二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孔为圆形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散热孔为矩形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管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轴流泵,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道外侧设有冷却机构,可以对进水管道进行冷却,有效防止水温度过高而对轴流泵产生一定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轴流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流泵,2、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冷却机构,5、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冷却装置,8、散热管道,9、进水口,10、出水口,11、第一冷却管道,12、第二冷却管道,13、第二散热孔,14、外管道,15、内管道,16、第一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轴流泵,包括轴流泵1,所述轴流泵1下端设有进水管道2,所述进水管道2上端设有出水管道3,所述进水管道2外侧设有冷却机构4,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第一外壳5以及第二外壳6,所述第一外壳5设置在第二外壳6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壳5以及第二外壳6之间设有冷却装置7以及散热管道8,所述冷却装置7包括进水口9、出水口10以及第一冷却管道11,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设置在第一外壳5下端,所述进水口9通过第一冷却管道11与出水口10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上设有至少2个第二冷却管道12,相邻两个第二冷却管道12之间设有散热管道8;所述散热管道8包括外管道14以及内管道15,所述外管道14上设有第一散热孔16,所述内管道15上设有第二散热孔13。

所述第一散热孔16为圆形散热孔。

所述第一散热孔16的数量为至少2个。

所述第二散热孔13为矩形散热孔。

所述散热管道8的数量为至少2个。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水从进水管道2进入轴流泵1内,并经出水管道3排出装置外,进水管道2外侧的冷却机构4对进水管道2进行降温,冷却水从进水口9进入至第一冷却管道11以及第二冷却管道12内,并对进水管道2外侧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经过出水口10排出装置外。

散热管道8可以对进水管道2进行散热,进水管道2中水的热量依次从第二散热孔13进入至第一散热孔16内,并将热量排出装置外,从而有效实现对管道的降温效果,有效提高了降温效率。

进水管道2内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孔13进入至散热管道8内,部分空气通过第一散热孔16排出装置外,部分留在散热管道8内的空气经过第一冷却管道11以及第二冷却管道12内的冷却水同时对散热管道8内的热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留在散热管道8的内的气体可以对进水管道2继续进行降温。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